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朗读是书面语言的有声化,是将无声文字变为有声语言的阅读活动.朗读能帮助学生以声解义,理解课文内容,对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的提高都有积极的作用.《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鼓励学生多诵读,在诵读实践中增加积累,发展语感,加深体验与领悟.”但是现在语文课上学生的朗读是越来越少了,这对于学生学习语文是很不利的.语文课,就应该让学生多读来理解课文,并获得审美感受,因此语文课的朗读不但不能削弱,反而应当加强.  相似文献   

2.
朗读训练是一项不容忽视的基本技能训练,是学习语文的重要手段、途径和方法。加强学生的朗读训练,有助于语文教学目标的完成,切实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3.
古语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情感是学习的动因。指导学生有声有色地朗读,关键要寻找最佳突破口,拨动学生情感之弦,方能读出文中蕴含之情,在实践中我是这样做的。  相似文献   

4.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在这个环节中,“朗读是最重要最经常的训练。”“各年级都要重视朗读,充分发挥朗读对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陶冶情感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朗读四忌     
朗读是把文章中的书面语言转化为有声语言。正确的朗读方式,可以给听者以美的享受、无限的遐想和深刻的情感体验。朗读有四忌:1.念字式(蹦豆式)这种朗读方式是单纯念字、照字读音,声调平直或随意高低,顿连位置错乱,停顿时间无序;没有重音,没有内在感受,更谈不上语气和色彩,只是  相似文献   

6.
小学生的朗读水平是其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语文教师我们都深刻地体会着朗读在语文教学中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在语文教学中,声情并茂的朗读,可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引导学生进入艺术境界,同时,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经常朗读语言优美的文章,还可以丰富词汇,增强语感,提高驾驭语言的能力。那么,语文教学应该怎样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呢芽首先,在朗读作品之前,必须整体感知作品  相似文献   

8.
语言是交流思想(communicarion)的工具,而语言首先是有声的.也就是说,有声语言是第~性的.正是通过人的发音器官发出的声音.凭借这有声语言,才能达到交流思想的目的。因此,学一门外语.也同样应从语音入手,这是学习这门外语的基础.我们必须首先掌握语音。  相似文献   

9.
在十几年的语文教学中.我深深地体会到朗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只有让情感的旋律在语文课堂中流淌.才能让学生享受学习语文的乐趣。那么,教师如何调动学生的情感。在朗读中感受作品的语言.领悟作者的气势和文法.探索语言的内在含义和形态.与作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让课堂因此而变得美丽呢?  相似文献   

10.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教学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语文课程标准》还规定了朗读的总目标:"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朗读,顾名思义就是运用响亮的声  相似文献   

11.
王娟 《考试周刊》2013,(26):57-57
<正>所谓朗读是把文字转化为有声语言的一种创造性活动,是一种出声的阅读方式,是小学生完成阅读教育任务的一项重要的基本功。就语文学习而言,朗读是最重要的。朗读是阅读的起点,是理解课文的重要手段。它有利于发展智力,获得思想熏陶。朗读有助于情感的传递,是语文教学中一项经常而且重要的训练。朗读有利于感受语言文字所描绘的情境,有利于体会语言文字所蕴含的情感,有利于领悟语言文字所体现的思想。  相似文献   

12.
朱君宝 《考试周刊》2013,(35):32-33
朗读是语文教学中一项重要的基本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有助于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使其受到情感的熏陶,从而达到阅读教学美感、乐感、语感、情感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13.
《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阅读教学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朗读,在朗读中整体感知,在朗读中培养语感,在朗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朗读已成为语文教学的重要手段,在阅读教学中提高朗读指导的有效性尤为重要。如何在阅读教学中提高朗读指导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李萍 《教师》2010,(24):88-88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鼓励学生诵读、在诵读实践中增加积累、咀嚼、消化、领会文章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所以,作为教师我们要在课堂上引导学生朗读,通过朗读感受文章的美妙,体会阅读的乐趣。领悟语言的魅力。那么,如何在语文课堂中进行有效的朗读指导呢?  相似文献   

15.
在阅读教学中,恰当地、充分地运用朗读手段,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训练思维和陶冶情感。同时,朗读也是一种艺术的再创造。它在使无声的书面语言变成有声有色的口头语言的过程中,眼、口、耳、脑等多种感官并用,既可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又可以帮助学生积累大量的词汇和句子,  相似文献   

16.
罗丹说:“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我这里谈的语朗读教学中的美育渗透,即叶圣陶先生谈的美读,“就是把作感情在读的时候传达出来……设身处地,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美读得其法,不但了解作说什么,而且与作的心灵相感通了,无论兴味方面或受用方面都有莫大的收获。”  相似文献   

17.
葛龙玲 《教育》2012,(25):55-56
朗读是把诉诸视觉的文字变成有声语言的艺术,它是对文本的再创造过程。这种再创造,需要调动口、耳、目、脑等多种感观参与。因而它既能加深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发展语感,培养良好的审美情操,又能使学生在反复吟诵之中,将词、句、段、篇收入语言仓库,积累内化为自己的语言。  相似文献   

18.
新的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朗读是阅读教学中最经常最重要的训练,各年级要重视朗读,充分发挥朗读对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陶冶情感的作用.”教学实践也证明,朗读可以提高学生的听说渎写能力。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恰当、充分地运用朗读手段,既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青,又可以丰富他们的想像,陶冶情操。  相似文献   

19.
《语文新课程标准》非常重视对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在各学段提出的共同目标是:“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所谓朗读,词典上释义:清清楚楚的高声诵读,使诗文语气连贯而见情意。可见朗读是把无声的书面文字转化为有声语言的一种创造性活动,是小学生完成阅读教育任务的一项重要的基本功,也是阅读的起点。  相似文献   

20.
苏东坡说:“三分诗,七分读。”朗读,可以声情并茂地把书面语言转化为富有感染力的有声语言。朗读对学生来说,是阅读的起点,也是理解课文的重要手段。因此,朗读历来是小学语文各年段教学中最常用的方法,对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非常重要的。下面就农村小学高年段朗读教学实践谈谈对朗读指导有效性的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