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马尔克斯的小说似乎总是少不了对恶劣的环境,痛残的人们,怪诞的现象的描写,因此呈现在读者眼中的世界是贫穷落后,愚昧野蛮,因循守旧,与世隔离的——这实际上是拉丁美洲的缩影。在《巨翅老人》中,作者在用魔幻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揭示拉美贫穷落后的同时,流露出作家的忧虑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也渗透着文化批判的意识和寻求文化重生的理想和愿望。  相似文献   

2.
对《巨翅老人》叙事结构的解读,是把握该小说思想内涵的关键所在。小说中叙事者?巨翅老人与众人之间的关系可比喻为实验心理学中主试?实验设计?被试之间的关系。巨翅老人与蜘蛛女孩是自变量,在叙事结构中地位十分重要,但却不是作家要表现的主要对象,被试众人的因变量才是作家要观照?反映的主要对象,被试才是主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3.
哥伦比亚魔幻现实主义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在其短篇小说《巨翅老人》中,运用魔幻现实主义的写作手法,生动地刻画了一位神秘地降落在一个小镇上的巨翅老人。通过客观地描述小镇人对巨翅老人的好奇、虐待、利用、抛弃等一系列反应,揭示了人类的无知、残忍、贪婪、喜新厌旧的本性,从而促使人类反思自我,完善自我。  相似文献   

4.
和很多现代小说一样,马尔克斯的《巨翅老人》充满了神话意识。它模拟了《圣经》中基督临世的神话模式。这种模拟暗含着一种反讽式的对话,即人话时代对神话时代的解构式对话。这一对话基建在苦弱的神和强大的人的不幸遭遇中,并昭示出现代人生的诸种荒诞性。荒诞性迫使我们来重新反思基督临世对于现代人的启示。《巨翅老人》的寓意则在于,通过对神的苦弱性的显示,来唤醒现代人对自身本质的深切认识,并由此衍生出对世界深切的分担意识与关爱意识。这才是世界应有的未来。  相似文献   

5.
巨翅老人     
正我们可以接纳一个没有翅膀的天使,却不能容忍一个生了翅膀的人。大雨连续下了三天,贝拉约夫妇在房子里打死了许许多多的螃蟹。贝拉约穿过水汪汪的庭院,把它们扔到海里去。他回来时,看到有个东西在院子深处蠕动,并发出阵阵呻吟。贝拉约一直走到很近的地  相似文献   

6.
笔者运用解构主义的理论全面解读《野草在歌唱》,通过对作品中"二元对立"的传统哲学的解构,分析出作品表达了消除一切种族、性别和社会等级,对立双方和平共处,最终走向所有文化和谐共处、全人类平等的自由民主社会的理想。  相似文献   

7.
梁吉 《现代语文》2010,(4):117-118
<正>非常地偶然,笔者在很短的几天内分别读到了苏童的短篇小说《天使的粮食》和加西亚·马尔克斯的短篇小说《巨翅老人》。《天使的粮食》中天使因人间遭难而下凡救济,《巨翅老人》中天使却因自己遭难而流落人间。但无论是救济人间还是流落人间,两位天使均遭到了"不公平"的甚至残暴的对待。天使们最后不得不远离人间,他们留下了巨大的遗憾,我们作为人间一员也将深深地羞愧。  相似文献   

8.
本文用德里达解构主义文学批评理论对谭恩美的小说《沉没之鱼》进行了新的解读,发现这部作品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作者初步的解构主义思想。通过文本细读.本文发现作者在这部小说中体现了对“逻各斯中心主义”的颠覆,并且有意无意地消解了几个主要的二元对立概念,进一步突出了其创作主题。  相似文献   

9.
多丽丝·莱辛的处女作<野草在歌唱>通过描写女人向男权社会的抗争及失败后导致的家庭解体,来解构男性中心主义;通过叙说大自然对人类更无情的"报复"来解构人类中心主义.在完成对逻各斯中心主义双重解构的同时,莱辛还以其远见卓识,揭露和批判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长期存在的"中心与边缘"的不正常关系,体现了作者强烈的生态责任感.  相似文献   

10.
黄盛 《文教资料》2007,10(32):25-27
美国小说家霍桑的《红字》中象征意象丰富,情节神秘,长久以来被认为是一部关于描写一个名叫海斯特·白兰的女人的罗曼史。不过,如果我们从解构主义视角来看待这本书的话,就会发现它其实是对于作者所处年代美国白人社会的封建制和父权制的严厉鞭挞。本文从美国和欧洲、男性和女性、白人和印第安人关系进行分析对比,阐述小说中对传统的颠覆。  相似文献   

11.
象征意蕴是指文艺作品中形象或意境的深层意味。文学作品的象征意蕴是由文学话语含义的丰富性、文学作品的符号性以及读者理解作品的差异性等原因而形成的。《老人与海》的象征意蕴从根本上说是对人类的精神风貌,以及人类的生存环境、生存态度、生存心态的深刻揭示。  相似文献   

12.
“冰山”之下《老人与海》中的哲学伦理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谦 《宜春学院学报》2012,34(2):103-105,155
《老人与海》是美国作家欧内斯特.海明威的代表作品,小说通过老人圣地亚哥与鱼的搏斗,塑造了一个依靠意志与信念,最终赢得了人性尊严的"硬汉"形象。在"冰山"之下,蕴含着的是海明威丰富的人生哲学,其中包括孤独的感伤主义哲学,永不言败的生存哲学以及超前的生态伦理哲学。解析这些哲学伦理将帮助我们理解海明威的人生哲学,从而更深刻地体会其作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老人与海》这部小说通过描写老渔民捕鱼的冒险经历反映了人与自然的斗争,把作者一生所赞美和推荐的硬汉形象及人文精神提到了哲理的高度,文章分析了这部小说中人物形象的现实及象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刘泽江 《唐山学院学报》2005,18(3):33-34,67
海明威的《老人与海》不仅揭示了人与自然的对抗,更多的则是从悲剧性的视角去审视和表现人类的生存、命运与环境的冲突。作家用他的世界观对人类进行了人道主义的审视、评价与批判,潜藏着作家对自然、人类、社会诸种关系的深沉忧患和哲理性思考。  相似文献   

15.
海明威在《老人与海》中运用其“冰山理论”的创作原则 ,处理人与自然斗争的这一重大题材 ,赋予这一题材以丰富的象征意义 ,使小说表现出的主题远远超出题材本身的内涵 ,表现了更广大的思想空间。小说以其独特的语言风格、精湛的写作技巧、生动的描写 ,把无限的意蕴寓于有限的表象形式中 ,使作品充满着对有限的超越 ,对无限的神往。主要分析并探讨这部小说及象征意义及语言特色。  相似文献   

16.
所谓陌生化就是将对象从其正常的感觉领域移出,通过施展创造性手段,重新构造对对象的感觉,从而扩大认知的难度和广度,不断给读者以新鲜感的创作方式。《老人与海》这部著作在在选材立意,人物形象等方面都体现了陌生化手段的运用。  相似文献   

17.
当今道德教育实际效果的不尽如人意与道德和道德教育的外在性与“无我”的性质有极大关系;康德的“人是目的”的绝对命令,不仅为道德实践提出了绝对目的,它还指出道德教育必须先验地以人为目的,尊重人格尊严,这样才能使人自己展开理性的翅膀,形成自己的道德人格。所以,当代高校道德教育应当重视个体道德需要,以人为本,突出人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海内外的张爱玲研究是以其传奇作家身份为核心,对其文学创作进行了较为全面且深入的论析,而忽视了张爱玲的翻译活动与成就。文章通过阐述张爱玲的译者素养与翻译《老人与海》的缘起,探析其译本特色,可以管窥她作为译家的翻译才华。  相似文献   

19.
论《老人与海》中人物形象塑造的陌生化手法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人与海>的主人公桑提亚哥是哲理化的人类形象和人类精神的象征.在对小说文本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尝试运用俄国形式主义学派的"陌生化"手法解读桑提亚哥这一人物形象塑造的新颖、奇特之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