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据载,我国在四千多年的夏朝就出现了地图。那时的地图都绘制在树皮上,简策上,绘制较为粗糙,也不便于保存和摹绘。汉朝时,绘制在帛上。南北朝时期,开始采用纸绘图。古代不仅有平面地图,还制了立体模型地图。而最精确的我国古代地图,当属清朝康熙主持绘制的《舆全图》。  相似文献   

2.
地图     
从中学开始,我就对地理很感兴趣,而最感兴趣的就是地图。面对一张地图,我能够好几小时一动不动地测算从一个地点到另一个地点的距离,并且想象着一路的山山水水风光无限。直到今天,收藏地图依然是我的癖好。高考那阵子,我最骄傲的就是能够把中国地图和世界地图用飞快的速度画出来。并把一个个国家和地点标在上面,渴望未来有一天能够到这些地方走一走。  相似文献   

3.
本文主要论述地图从古代的原始地图到现代的地理信息系统以及数字地球的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4.
本文主要论述地图从古代的原始地图到现代的地理信息系统以及数字地球的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5.
本文主要论述地图从古代的原始地图到现代的地理信息系统以及数字地球的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6.
地图是社会发展与人类活动实践需要的产物:它的历史可以说与文字的历史互为伙伴。我国是一个有悠久历史文化的国家,古代过去人民在农业生产、丈量土地、兴建水利工程以及在军事等实践活动中产生了地图。我国是世界最早绘制地图的国家之一。早在原始社会后期。先人们就用简单的线条在地上或墙上画出狩猎、播种、危险、友邻各地之间的位置关系,有了人类社会初期使用描绘地形物象的“地图”。地图学的发展大体经历了原始地图、古典地图和实测地图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7.
第二章 地图     
本章教材从知识结构看,主要包括地图的重要性.地图上的比例尺、方向,地图上表示地形高低起伏的方法,地图的图例和注记等五部分基本内容。其中,序言部分揭示了地图与人们生活和工作等方面的密切联系,阐明了地图的基本概念和地图的重要性。第一节教材着重阐述了地图的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  相似文献   

8.
人生的地图     
从中学开始,我就对地理很感兴趣,而最感兴趣的就是地图,面对一张地图,我能够好几小时一动不动地测算从一个地点到另一个地点的距离,并且想象着一路的山山水水风光无限。直到今天,收藏地图依然是我的癖好。  相似文献   

9.
地图是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产物,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地图经历了古代地图——传统纸质地图——数字地图的演变.从学生、教师与地理学科发展的角度看,地图在地理教学中作用重要.数字地图对地理教学的影响存在有利与不利方面,在地理教学中应采取措施,降低不利影响,积极使用数字地图.  相似文献   

10.
地图是人们获取自然与社会现象的空间分布特性的重要信息源之一。在幼儿时期就让幼儿接触地图,对于他们识图能力和空间认知能力具有重要的启蒙作用。将地图应用于幼儿教育中,应该以轻松灵活的形式,从简单的趣味地图开始,遵循从易到难、寓教于乐的原则,以培养幼儿乐于接触地图的兴趣为主要目的,为他们今后进一步学习地图知识构造良好的认知基础。  相似文献   

11.
人生的地图     
从中学开始,我就对地理很感兴趣,而最感兴趣的就是地图,面对一张地图,我能够花好几小时测算从一个地点到另一个地点的距离,并且想象着一路的山山水水风光无限。直到今  相似文献   

12.
人生的地图     
从中学开始,我就对地理很感兴趣,而最感兴趣的就是地图,面对一张地图,我能够好几小时一动不动地测算从一个地点到另一个地点的距离,并且想象着一路的山山水水风光无限。直到今天,  相似文献   

13.
世界现存最早的地图是存放在大英博物馆的公元前6~7世纪的泥版地图,中国古代地图的萌芽在公元前800年已出现,周公在洛阳附近筑城时就参看过地图.地图作为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从事各种社会活动的工具,同其他文化一样有着悠久的历史.  相似文献   

14.
从目前学科分类的角度来看,地图和山水画隶属于两个完全不同的领域,但是在我国古代,地图与山水画之间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他们同源而异流,都根植于早期先民所绘制的原始图画,并且曾经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兼具地图和山水画性质的以描绘山水画的方式绘制的地图,由于具有形象直观、通俗易懂的特点,所以广为流传。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古今地图与山水画之间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15.
早在春秋战国的时候,我国就出现地图了。例如《管子》一书就讲到地图,据说《孙子兵法》中还附有地图。可惜这些地图后来都失传了。我国传世最早的地图,是现在还保存在西安碑林中的两幅古代石刻地图:《华夷图》和《禹迹图》。它们是南宋时候刘豫阜昌七年刻的。  相似文献   

16.
试论明代方志地图的编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古代方志中地图的编制情况目前还较少论及。该文依据对现存天一阁藏明代方志的阅读,认为明代方志地图的编纂情况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以旧志图、地方舆图、历史地图集等地图资料编纂方志地图;二是依据野外踏勘或口述绘制新图。  相似文献   

17.
钟爱地图     
我虽然是一位语文老师,却对地图有着深深的迷恋,就如同将军对地图的嗜好,工程师对图纸的钟情,所以不论是在办公室还是家里,一张世界地图、一张中国地图总是挂在我房间的墙壁上,与我朝夕相处。细想起来,这种情愫也许要追溯到上中学时那张老师的地图。  相似文献   

18.
一叶 《历史学习》2006,(2):43-46
历史地图展开说是关于历史的地图,大致可以分为三种,一是指古代的作者所绘的关于当时的地图,如最有资格被称为“世界上最早的地图”的公元前3000年画在一只银瓶上的地图、著名的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地图;二是指近代作者所绘的关于他以前的和当时的地图,如近代的作者所绘的腓尼基人航海图、美国内战形势图;三是指当代的作者所绘的关于过去的地图,如原始人类分布图、十字军东征路线图、唐朝疆域图等。但由于第一、二种地图的文字、符号、方位等地图要素与今天要么很不  相似文献   

19.
个性化概念地图的制作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念地图已经在教育、政治研究和科学哲学等方面开始得到了应用,它通过提供一个可视化界面来描述知识结构和争论的议题。它提供了对于自然语言来说是一个补充的可供选择的方法来传播知识。在很多学科和领域,概念地图已经作为正式知识描述系统加以应用。例如:人工智能的语义网络、机械和电子工业的工作流程图和作业研究中应用的计算机性能监控器和性能评审技术表等等。作为学习者来说,根据概念地图的基本原理可以从源头上了解这门学科的基本知识和所要学习的知识的基本内容。  相似文献   

20.
在我国古代,很早就出现了军用地图。《管子·地图篇》说:“凡主兵者,必先审知地图。轘辕之险,滥车之水,名山、通谷、径川、陵陆、丘阜之所在,苴草、林木、蒲苇之所茂,道里之远近,城郭之大小,名邑、废邑、困殖之地必尽知之,地形之出入相错者尽藏之。然后可以行军袭邑,举措先后,不失地利。此地图之常也。”从这段论述看,先秦军用地图的测绘技术已经非常先进,在战争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据文献记载,先秦时代的军用地图分为两种:一种是宏观的战略形势图,《史记·苏秦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