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基于科技带动经济发展产生的时滞效应与G7国家科技投入对我国经济增长影响的知识外溢效应,对目前的C-D生产函数模型进行改进,研究了2004~2009年中国与G7国家科技投入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关系.首先运用灰色时滞关联分析确定科技投入与我国经济增长的滞后期,然后在改进的C-D生产函数模型基础上,引入考虑时滞的技术知识存量代替研究与实验发展(R&D)投资额进行计算,得到中国科技投入与G7国家科技投入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度.  相似文献   

2.
对世博会影响下的上海市经济投入指标和经济产出指标进行定量分析,以期对世博会的作用做一个客观的评价.借助C--D生产函数等模型,测算2003年至2009年无世博会影响下的相关经济指标值,得出世博促使上海市资本投入年均增长速度提升1.90%,劳动力投入年均增长速度提升3.10%,科技进步速度提升1.15%,这三大投入指标的增长又促使上海市年均产出增长速度提升3.80%.而世博筹备期和申博前相比较,除科技进步速度外,其他三项指标均有明显提升.  相似文献   

3.
选取影响皖江城市带经济增长的2个基本因素:资本投入和劳动投入,并通过建立生产函数模型,对产出、资本和劳动进行回归分析,得出资本对产出的弹性系数为0.59,劳动对产出的弹性系数为0.41,进而得到资本、劳动和技术进步对产出的平均贡献率分别为:81.88%、10.12%和8.00%。此结果表明,皖江城市带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是资本投入的推动,而劳动投入和技术进步对经济的拉动处于次要地位。  相似文献   

4.
科技投入、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程度,是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集约型可持续性发展、社会发展(环境保护、文明程度、社会福利等)的重要指标。为此有必要研究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的定性、定量关系。文章采用2001-2005年山东省经济增长与科技投入情况的数据,建立山东省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的灰色关联度模型、生产函数模型,进而对山东省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进行实证分析,得到相关结论。  相似文献   

5.
潜在产出是与经济增长密切相关的经济变量,本文利用HP滤波对吉林省潜在产出进行估计,然后建立修正的内生生产函数模型,把科技投入主要分为人力资本投入和研究与开发(R&D)投入,计算科技投入对潜在产出的贡献率。研究结果表明,科技投入对吉林省潜在产出的贡献率,仅次于物质资本存量的贡献率。  相似文献   

6.
基于SFA的四川农业生产技术效率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依据四川省21个地区 2000-2006年农业投入产出数据建立了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并对各地区农业生产技术效率进行了测算和分析,结果发现四川的农业增长目前还主要依赖土地和流动资本的投入,农业生产技术效率水平随时间增加有下降趋势且地区差异明显,资本投入和社会经济条件对效率水平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7.
我国科技投入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C-D生产函数的基础上引入科技投入变量构建生产函数模型。采用1990-2005年的数据估计全国和部分省市生产函数,并通过所估计的生产函数确定各投入要素对产出的贡献率。研究结果表明:在引进科技投入要素后,全国和各地的生产函数中劳动L的弹性β的值都要远远大于资本K的弹性α的值,这说明在考虑科技投入的前提下,我国还是一个劳动密集型的国家;北京、上海和天津科技投入效率排在前列,同时受外来技术溢出的影响也是最大的。广东、江苏和浙江等地科技投入效率较低;从科技投入要素的贡献率来看,所研究的全国和各地区的结果差别不明显。  相似文献   

8.
一种测度科技贡献率的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Cobb-Douglas生产函数和索洛模型的基础上,运用灰色关联法计算出资本产出弹性系数和劳动力产出弹性系数,并对陕西的科技贡献率进行了测算,试图通过实证分析,说明该方法的科学性,为制定促进陕西省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政策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基于Solow改进的C-D生产函数模型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资本、劳动的投入和技术进步的推广应用是一国的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Solow改进的C—D生产函数模型用简便实用的形式描述了资本、劳动的投入和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情况。本文基于Solow改进的C—D生产函数模型模拟并分析了近二十年来我国经济增长的情况,指出了我国经济仍依赖于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提出我国应尽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并选择合理的经济增长路径。  相似文献   

10.
应用脉冲响应函数和阿尔蒙多项式滞后分布模型,对青岛市2005—2016年间的科技投入与产出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证明青岛市科技投入与产出之间的长期均衡的正向影响关系;经测算得出青岛市科技投入与产出之间的滞后期为4年,在此基础上提出降低时滞效应、促进科技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从多因素共生角度出发,将Solow模型中的资本进行分解,即交通基础设施资本投入、其他基础设施资本投入、非基础设施资本投入。利用1978—2009年的各种资本投入与经济增长情况的年度数据,构建反映交通基础设施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动态关系VAR(向量自回归)模型,并把其他基础设施资本投入、非基础设施资本投入纳入研究框架与模型中,运用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分析交通基础设施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动态效应。结果表明,交通基础设施投资与经济增长之间保持着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交通基础设施投资的变动趋势比经济增长更加敏感,并受经济增长的影响远远大于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与其他基础设施资本投入和非基础设施资本投入相比,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逐年增加并持久。因此,交通基础设施投资相对中国经济增长乃至整个经济系统来讲应视为内生变量。  相似文献   

12.
俞立平  熊德平 《科学学研究》2011,29(11):1651-1657
 采用状态空间模型进行变系数估计,同时采用向量自回归模型、脉冲响应函数、方差分解分析财政科技投入与经济的动态交互效应。状态空间模型的研究结果表明,每年财政科技投入对经济贡献的弹性系数处于不稳定的正负波动中,绝对值较小。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的结果表明,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之间的互动关系要弱于劳动力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科技投入与资本的互动关系要强于科技投入与劳动力的互动关系。状态回归模型、脉冲响应函数、方差分解的结果是可以互相验证和互相补充的。  相似文献   

13.
本文首先在罗默模型的基础上引入卢卡斯把人力资本内生化的思想框架,内生化RD和人力资本,构造了一个新的内生增长模型,通过Hamilton函数推导出均衡解,并分别与罗默模型和卢卡斯模型的均衡条件进行比较,发现人力资本和研发资本对提振经济都很重要,但人力资本部门的生产效率对提振经济更为重要。然后利用2008—2013年31个省市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实证结果佐证了理论结果的正确性,同时还发现研发资本投入具有外溢效应,透过人力资本,研发资本的作用被增强。  相似文献   

14.
考虑人力资本的异质性,采用基于人力资本分类的生产函数模型,将作为生产要素的劳动力分为基础人力资本和人才资本,结合麦迪逊系数法对2001—2010年间上海地区的要素投入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定量分析,比较人才资本与基础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的差异,发现人才资本的贡献率最高,并得出加快经济转型应由依赖基础人力资本向依靠人才资本转变,要加强人才资本投资以促进经济发展,人才红利将成为继"人口红利"之后的又一大红利。  相似文献   

15.
运用灰色系统理论,构建了企业竞争行动相对效率的灰关联评价模型和评价矩阵,并以中国主要家电上市公司为样本进行了应用研究。结果证明评价模型计算简单,评价结果直观、贴近实际,不会出现评价结果与定性分析不一致的情况。并且由灰色关联分析法得到的结果定量地说明了实际指标值与企业要达到的最优指标值之间的差距,增强了评价结果的可比性。  相似文献   

16.
以Furman的国家创新能力理论为依据,加入社会资本变量因子形成改进的柯布—道格拉斯(Cobb-Douglas)生产函数,以此为评价模型探求影响湖北17个市州区域创新能力的因素。选择投入、产出变量,收集整理相关数据,建立湖北省区域创新实证分析模型,对湖北各市州的社会资本等影响区域创新能力的因素进行实证检验,依据结果提出增强湖北省区域创新能力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知识溢出对于省域经济增长和技术进步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本文采用C-D形式的知识生产函数,运用空间计量德宾模型,基于全国31个省份高技术产业的空间面板数据,对我国高技术产业知识溢出效应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RD资本存量和知识存量对知识产出都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而RD人员投入对知识生产的影响不显著;就外部溢出而言,其他地区RD人员投入对知识产出的贡献最大,其次是RD资本存量,知识存量具有显著负效应,针对研究结果对省域创新行为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以全球研发顶尖企业和中国大中型企业为对比样本组,运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建立计量模型,分行业检测全球研发顶尖企业和中国大中型企业的R&D投资与销售业绩的贡献。同时比较其他资本投资、人力投资的贡献;结果表明,全球研发顶尖企业的R&D投资对销售收入呈显著正相关,对销售业绩的贡献明显大于其他资本投入和人力投入;中国企业的R&D投资对销售业绩的贡献明显小于劳动力投入;R&D对销售业绩的贡献在行业间存在显著差异,高科技行业显著高于低科技行业。  相似文献   

19.
本文运用索洛-道格拉斯(Solow-Douglas)生产函数,对各经济量和参数估计,既吸收了国外研究和运用生产函数方面有益的东西,又从我国实际出发,作了分析取舍。然后,把杭州市1978—1987年历年的产出(y)、资本投入(K)和劳力投入(L)输入模型,做三元回归,将实际产出和理论公式进行最佳拟合,估计出参数α和β,再分别计算出技术进步、资本、劳动对产出增长的贡献。同时运用模型Y=A_0e~(rt)K~αL~β,对杭州市未来工业技术进步状况进行科学的预测。针对杭州工业技术进步状况,本文还对如阿进一步提高技术进步水平,提出了几条主要对策建议:a.要采取“需求拉动”的技术进步模式代替传统的“技术推进”模式;b.要大力加强工业企业的技术改造;c.要有选择地引进国外先进技术;d.要增加科技投入,加快科技进步步伐。  相似文献   

20.
研究在知识溢出过程中知识生产投入与产出之间存在的时间滞后性.分别研究了政府、高校、企业R&D溢出的时滞性,国外投资、引进技术的时滞性,以及不同类型知识溢出对区域经济增长的时滞影响.总结我国知识溢出时滞性研究的现状,分析知识溢出时滞性存在的原因,并归纳前人在该领域研究中使用的模型以及测量滞后期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