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天文学家弗里兹·扎维奇曾经如此解释暗物质:遥远的星系团里有一些物质很独特,它们既不发散光,也不吸收光、反射光,它们对自然界的绝大多数“力”拥有免疫力,星系团似乎没有足够的可见物质可以将它们“捆绑”在一起。在宇宙中,眼睛看得见的物质只占5%,剩下的约25%来自暗物质,约70%来自暗能量。  相似文献   

2.
由于幼年时期宇宙温度太高,光在那时根本无法闪亮。那么宇宙中的第一缕光线是从哪儿来的呢?通过研究距地球2.81亿光年的一个小星系发出的辐射,天文学家认为,星系内部恒星的诞生可能促使宇宙发出了第一缕光。  相似文献   

3.
天文学家发现冥王星上含有丰富的氮天文学家首次对冥王星进行氮和一氧化碳冰的探测。研究结果表明,氮是这个行星的冻结层上含量最丰富的物质,几乎占表层的97%。一氧化碳冰约占冥王星表层的1-2%。现在看来,过去在冥王星上唯一被发现的物质甲烷,其含量与一氧化碳...  相似文献   

4.
由于幼年时期宇宙温度太高,光在那时根本无法闪亮.那么宇宙中的第一缕光线是从哪儿来的呢?通过研究距地球2.81亿光年的一个小星系发出的辐射,天文学家认为,星系内部恒星的诞生可能促使宇宙发出了第一缕光.  相似文献   

5.
科技     
美天文学家称适合人类居住行星可能有数十亿颗;以科学家试图通过网络传递气味;世界最长光海底电缆2008年底将建成;世界首份个人基因组图谱诞生。  相似文献   

6.
1几何光学的建立光学作为物理学的最早分支,与古老的力学一样,我国古人对光学的认识和研究都走在了世界的前列。早在公元前五世纪,对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和折射现象就有较为详实的文字资料记载。一千多年前的希腊天文学家托勒玫(Ptolemy,约公元90—168年)通过对光折射现象的定量研究,测出了光从空气进入水中入射角与折射角的相关数据,并得出“折射角与入射角成正比”的近似结论。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Kep ler,1571—1630年)对托勒玫结论进行了修正,但是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人们始终没有找到一个满意的答案。直到1621年折射定律的精确形式才…  相似文献   

7.
点点的繁星好似颗颗明珠,镶嵌在广表的天幕下,一眨一眨,阏阗地发着光。遥望浩瀚的天空,天文学家试图去认识每一颗星,并为它们取一个美丽的名字。文学家总觉得星空是最富有诗意的,  相似文献   

8.
前言聚乙烯醇和聚醋酸乙烯是敦煌壁画的主要修复材料。针对其存文物修复中的主要应用特性,已作了许多研究工作。作者曾在前一阶段,就这两种材料成膜后在窑气中的老化情况,进行了人工加速老化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聚乙烯醇和聚醋酸乙烯薄膜在相对湿度为0、30%、50%、75%、100%的空气中,常温下经历了相当于莫高窟洞窟中2年和9年光照能量的人工光照老化试验后,其化学结构没有明显的改变,显示了较好的耐光性和对各种温度的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9.
通过案例分析,总结光与影在景观和建筑之间的运用方法:光塑造形体虚实;光渲染情绪氛围;使用人工光源等,从而利用光达到的更好地景观效果.自然光和人工光源在景观与建筑之间起到了良好的中介作用.强调要合理地运用光.  相似文献   

10.
爱丁顿(Eddington,Arthur Stanley.1882-1944,),英国著名的天文学家和物理学家,广义相对论的阐述者和倡导者.为验证爱因斯坦关于光在引力场中发生偏转的预测,格林威治一剑桥联合考察队观测了1919年5月29日的日食现象。爱丁顿在这次考察中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水稻短光低温敏雄性核不育系D38S在宜春的育性表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自然光温条件下分期播种、越冬蔸再生和高温季节人工控光处理,研究了水稻短光低温敏雄性核不育系“D38S”在宜春的育性表现.结果表明:在宜春自然光温条件下,育性随光温变化而发生变化,变化规律为:不育一可育一不育,5月下旬前基本上为不育,6月上旬以后至9月中旬全为可育,8月下旬至9月上旬花粉染色率达30%左右,套袋结实率达44.6%,自然结实率达51.4%,9月20日开始育性稳定下降,10月1日后表现完全不育;育性变化与光温的关系为:日平均温度23℃~28℃时,13h以下的光照条件,诱导雄性不育,花粉不育度为99.9%。100%,自然结实率为0,13.5h以上的光照条件诱导雄性可育,自然结实率可达51.4%,光长主导育性转换;长光条件下遇30℃左右的高温会导致可育性下降;相对偏高的高温条件下要求相对较短的短光务件才能诱导完全不育.  相似文献   

12.
宇宙中的恒星像长河中的沙石一样繁多,为什么夜空会如此黑暗?科学家曾经猜测,可能是由于宇宙问有隐形的黑暗物质。最近,一些天文学家利用美国夏威夷凯亚山天文台的望远镜和超灵敏电子摄影机,证实了这一推断。科学家发现,一个远方星系发出的光经过一个星团时,竞受到重力的牵引而弯曲,呈光环状围绕星系团。他们认为,星系本身的重力不  相似文献   

13.
《日本平家蟹》是美国天文学家卡尔·萨根写的一篇科学小品,它通过传奇的故事、形象的描述和富有文采的语言,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在生物发展、进化的过程中“人工选择”和“自然选择”的作用,寓科学性、知识性于趣味性、形象性之中,既科学地传授了知识,又给人们以艺术的享受。  相似文献   

14.
《考试周刊》2014,(A2):127-128
伽利略是意大利的物理学家和天文学家,开普勒是德国伟大的物理学家和天文学家,牛顿是英国伟大的物理学家和数学家。  相似文献   

15.
1 几何光学的建立 光学作为物理学的最早分支,与古老的力学一样,我国古人对光学的认识和研究都走在了世界的前列.早在公元前五世纪,对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和折射现象就有较为详实的文字资料记载.一千多年前的希腊天文学家托勒玫(Ptolemy,约公元90-168年)通过对光折射现象的定量研究,测出了光从空气进入水中入射角与折射角的相关数据,并得出"折射角与入射角成正比"的近似结论.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Kepler,1571-1630年)对托勒玫结论进行了修正,但是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人们始终没有找到一个满意的答案.直到1621年折射定律的精确形式才由荷兰数学家斯涅耳(Willebrord Snell,1580-1626年)发现,1637年由笛卡儿(Descartes,1596-1650年)公布于世,至此几何光学才渐渐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体系.  相似文献   

16.
《初中生》2013,(4):55
彗星C/2011W3被天文学家喻为一个十分神奇的天体。天文学家认为,这颗彗星在抵达近日点时,会被太阳表面数百万度的高温吞没。出乎意料的是,就在天文学家认为彗星C/2011W3已经消失时,它竟然顺利地通过  相似文献   

17.
五星动态表是中国古代天文学家计算行星位置所必需的基本表格,其精密与否取决于天文学家对行星在一个会合周期中视运动规律的掌握程度。至迟从战国开始,天文学家通过对行星视运动的长期观测,逐渐掌握了行星的顺逆、迟疾和留等规律,并对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进行了深入的思考。梳理了西方近代天文学传入中国之前,中国古代天文学家对行星视运动规律的认识进程,这有助于我们审视行星运动理论的历史。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在邯郸构建了二级串联人工湿地系统,进行污水净化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构建的人工湿地系统对污染物去除效果良好,出水水质较稳定,系统对COD、TN、TP的去除率分别在25%~65%、29%-94%、30%-80%之间.在相同的水力负荷下,植物生长状况良好的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效果明显高于植物生长状况差的人工湿地.潜流人工湿地子系统对污水的净化效果和稳定性明显好于表层人工湿地系统.人工湿地处理污水受温度和季节影响较大,在温度较高的夏季去除率远远高于温度较低的冬季.  相似文献   

19.
许多人都在书本上读到过对夜空如诗如画般的描述:满天星斗、繁星闪烁。然而今天, 城市里的孩子已经很少看到这样美丽动人的景象了。1998年,英国天文学家在全英小学生和中学生中进行了一项调查,结果表明,仅有10%的孩子曾经看到过天空中的银河。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原来让人们无法饱览星空动人景色的是现代社会的光污染。光污染是指超量的光辐射对人类生产、生活和人体健康造成不良影响的现象。光污染使得原本清晰、宁静的夜空变得无法进行正常的观测,令天文学家也深受其害。  相似文献   

20.
郭倩 《初中生学习》2014,(10):24-25
1800年的一天,年过花甲的英国天文学家米歇尔,欣赏太阳光透过桌子的一面三棱镜形成的七色彩带。忽然,他想:“阳光有热量,可七色注中哪一种携带热量最多哟?”他灵机一动:“如果测得了每种光的温度不就知道了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