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林业的生态效应是巨大的,其正效应可以使人类受益无穷,负效应可以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难。本文从外部性理论入手,阐述了林业的外部性和林业的生态效应。  相似文献   

2.
<正>生态问题日益突出,人类对生态系统的认识也不断加深。解决生态问题已成为今后一个时期政府工作的重点,必须坚持以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为主的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党的十七大提出了社会和谐的问题,强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推动社会更加和谐,使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历史的经验表明,搞好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是国民经济与社会的组成部分之一,保护和建设好生态环境就是保护人类的生态环境和生活空间。  相似文献   

3.
田尤春 《科技风》2013,(16):187
在生态环境保护实践中,以反对"传统人类中心主义"为主旨的绝对生态主义曾起到积极的指导作用;但该理论自身和实践功能上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消极作用不可忽视。人类应该辩证看待绝对生态主义在生态环境保护实践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生态环境危机的实质与生态伦理的价值取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态环境危机是人类错误的价值观导致的;是人类消费需求增长而引起的对自然的过度开发而造成的毁坏;是建立在工业革命基础上的经济活动和科技发展所造成的恶果;是由社会本身所带来的问题。生态伦理的价值取向:科学技术应该造福于人类,利用科学技术应有利于自然环境的保护和改善;需要改变人类中心主义的传统观念,重新确立人对自然的价值标准;科学技术必须有利于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的持续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5.
人类的发展伴随着生态环境的发展而发展,随着生态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人类的文明也不例外地随着社会生态环境的变化而改变着。人类的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威胁已经进入了一个非常严峻的时期。尤其是21世纪以来,生态环境的变化已经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发展,尤其是在中国这种人口大国对各种生态资源的掠夺已经到了一种几近疯狂的程度,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受到了严峻的威胁。因此人类要实现可持续性生存和发展,当前这种生存发展模式必须得到改变,此时作为一种新型的文明的社会发展形态应运而生,这就是我们所倡导的生态文明。本文将从我国生态文明的现状进行分析,探讨我国现在生态文明的建设状况并给出我国生态文明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6.
从道德维度对生态文明建设进行了分析。认为,生态伦理的确立是生态文明社会道德建设的前提,从人与自然协同进化的生态世界观出发,要注意人之"小"与人之"贵"的特殊性;从人与自然和谐论的生态价值观出发,要处理好人类价值取向和所取与所予适度的问题。生态文明的道德维度建设关键是区分人的类内关系和类外关系两大维度,提出了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类的自我关系等的基本态度和方式。  相似文献   

7.
作为英国伟大的小说家和诗人,哈代在《苔丝》中不仅揭示了维多利亚社会转型时期农民阶级所面临的悲惨命运,也传达了自己的生态伦理观念:作为客观存在的自然与人类活动紧密关联,人类要尊重自然;人类要学会和自然的各种要素和谐相处,尤其要学会尊重、关爱动物;自然不仅可以为人类提供生存之处,更能够给陷入困境中的人类提供精神慰藉。  相似文献   

8.
生态学:学科视界的扩充与研究层次的提升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生态学这一科学术语自著名学者海克尔提出以来,以其与时俱进的强大生命力,不断地扩充其学科内容,扩展其理论视界,扩张其势力范围,直到全面关注并深层关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的生态文明前景。从生态哲学的发展视野审视,随着人类生态环境问题的日趋凸显和生态学理论与实践的发展演进,生态学及其相关学科和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人类丰富多彩的生态实践活动的日趋深化,终于开启了人类社会生存发展的生态时代。  相似文献   

9.
本世纪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社会生产力的极大提高,人类一方面创造了前所未有的财富,另一方面人类过度征服自然的行为导致了资源枯竭、环境污染,使人类自身也面临自己所造成的全球性生态危机。我国过去工业化进程与经济建设发展缓慢,环境问题相对来说不是很突出。随着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环境的潜在问  相似文献   

10.
山东省森林覆盖率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 环境与发展是当今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直接关系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前途,林业在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中,始终处于优化环境与促进发展的基础和主体地位,发挥着无可替代的支撑和保障作用。要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首先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而森林覆盖率又是评价林业现状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并可以它为依据,制订林业发展规划计划。  相似文献   

11.
<正>长期以来,生态系统过度开发利用和巨大的人口压力使我国生态系统和生态系统服务与功能发生严重退化,生态系统呈现出由结构性破坏向功能性紊乱方向发展的趋势,由此引发的水资源短缺、水土流失、沙漠化等问题持续加剧,对我国的生态安全和人类福祉  相似文献   

12.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逐渐致力于改造自然环境来获取更好的生存空间,而堤防的建设正体现了这一点。人们希望通过堤防的建设来实现防洪兴利的功能,但是由于水系统具有其自身的运动轨迹,而堤防的建设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其发展规律,从而带来了一系列的生态问题。为了确保堤防建设能够更好的服务于人类,注重其生态性成为目前堤防建设的重点,而且也将成为当代堤防建设的一大重要发展方向。本文针对生态堤防的含义以及建设必要性与建设原则进行阐述,并且分析堤防建设中有可能造成的生态问题,从而提出一系列的针对措施予以解决,为建设生态堤防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3.
薛梅 《科学大众》2014,(12):166-167
随着人类生态文明建设进程的推进,生态经济、生态消费方式正日益影响和诱导着人类的生产和消费方式。旅游作为人类文明进步的产物,具有响应生态经济模式、运用生态技术、推行生态机制、倡导生态消费方式的先天优势。以营造生态旅游吸引物、建设生态旅游设施、培育生态旅游体验环境和倡导生态旅游消费方式为主要实现路径的生态旅游发展方式,是旅游响应生态经济发展方式的具体行动,为生态文明新时代背景下的可持续旅游发展方式提供了新的发展指向。  相似文献   

14.
当前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受到严重威胁,已经危及到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因此,生态文明建设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生物课程贯彻着环境教育的内容和知识结构,因而在生物教学中渗透生态行为教育是非常重要的。本文作者基于在高中教学过程中渗透生态行为教育研究,分析具体教学案例,提出高中课堂引入生态行为教育办法。旨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正确、积极的生态观。  相似文献   

15.
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如松  欧阳志云 《中国科学院院刊》2012,27(3):337-345,403,404,254
人类社会是一类以人的行为为主导、自然环境为依托、资源流动为命脉、社会文化为经络的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自然子系统是由水、土、气、生、矿及其间的相互关系来构成的人类赖以生存、繁衍的生存环境;经济子系统是指人类主动地为自身生存和发展组织有目的的生产、流通、消费、还原和调控活动;社会生态子系统是人的观念、体制及文化构成。这三个子系统是相生相克,相辅相成的。三个子系统之间在时间、空间、数量、结构、秩序方面的生态耦合关系和相互作用机制决定了复合生态系统的发展与演替方向。复合生态系统理论的核心是生态整合,通过结构整合和功能整合,协调三个子系统及其内部组分的关系,使三个子系统的耦合关系和谐有序,实现人类社会、经济与环境间复合生态关系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伴随着人类活动范围的不断扩大,生态环境恶化已经成为人类生存道路上的一大拦路虎,我国在发展道路上正寻找不同的方法来走出生态环境恶化的困境.目前,浙江奉化腾头村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是符合客观规律、符合生态伦理,值得我国广大农村学习、借鉴的科学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7.
<正>我国有害生物发生十分严重,给森林、蔬菜、瓜果、粮食、园林、经济作物等造成了严重的经济和生态损失,甚至危及人类生命健康,造成重大社会问题。目前,对害虫的防治主要还是采用化学农药,大量使用化学农药给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和破坏,使农作物农药残留居高不下,食品安全问题突出,环境激素问题严  相似文献   

18.
生态理性的思维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理性是道德理性的进一步扩充,是一种人类从生态伦理学意义上选择行为模式的理性。文章试图通过对生态理性的分析与研究,以显示人类思维方式和价值理念的重大转向以及人类与自然关系的和谐、进步、文明。生态理性的思维模式主要表现为:1、“大自然观”———人类与自然同生共进中的整体论思维;2、“大生产观”———人类与自然物质变换中的最优论思维;3、“大社会观”———人类与自然相互关系中的双赢论思维。从构建生态理性的思维模式入手,必然导出与之相适应的基本规范和价值取向,这就是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与实践。  相似文献   

19.
伴随着人类活动范围的不断扩大,生态环境恶化已经成为人类生存道路上的一大拦路虎,我国在发展道路上正寻找不同的方法来走出生志环境恶化的困境。目前,浙江奉化腾头村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是符合客观规律、符合生态伦理,值得我国广大农村学习、借鉴的科学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20.
张丽平 《大众科技》2009,(2):213-214
今天的工业文明所引发和包含的危机,使得它作为一个文明体系已经与人类生存和持续发展的要求极不适应.生态文明是继工业文明之后的一个崭新的文明形态,生态文明的兴起并能最终得到全人类的认同是社会进步发展的必然。生态文明不仅是一种思想和观念,同时也是一种体现在社会行为中的过程。在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人类应该协调人与自然以及人类自身的矛盾,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进行,积极地与自然实现和谐,最大限度地实现人类自身的利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