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诺丁斯的关怀道德教育理论,并阐述了其理论的主要观点:关怀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关怀的圈层理论,关怀的实践性。诺丁斯的以关怀为核心的道德教育理论为我们研究道德教育提供了新的视角,对我国当前学校道德教育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
赖丽 《科教文汇》2008,(20):4-5
本文介绍了诺丁斯的关怀道德教育理论,并阐述了其理论的主要观点:关怀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关怀的圈层理论。关怀的实践性。诺丁斯的以关怀为核心的道德教育理论为我们研究道德教育提供了新的视角。对我国当前学校道德教育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3.
本文反思当前我国道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对其产生的原因进行了综合探讨,认为学校、家庭和社会等环节上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科学主义思潮,社会转型期人们思想的躁动、网络环境以及青少年疏于加强道德的自我修养是道德教育实效性不高的重要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卢梭在《爱弥尔》中阐述了一系列丰富的道德教育思想.卢梭认为教育需顺应儿童成长的各个自然阶段,用“事物的必然性”替代理性说教来教导学生.他希望通过自然主义的道德教育使人返回“自然状态”,在现代理性主义启蒙哲学的废墟之上重新建构现代社会的道德基础,培养具有健全判断力、完整自足又可融入社会的“自由人”,将人从道德怀疑主义、相对主义甚至虚无主义的深渊中解救出来,克服启蒙哲学给人造成的多重分裂,恢复人性本身的完整和统一.其主张顺应自然天性的教育方法既体现出对启蒙哲学的批判,同时开辟了道德教育发展的新方向,具有承前启后的转折意义,富有鲜活的生命力,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体谅关心道德教育理论是西方很有影响的一种道德教育理论,该理论特别强调情感在学校道德教育中的作用,主张道德教育应以培养学生学会关心、学会体谅为要旨。这一理论的基本道德思想对我国的学校道德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马宁霞 《科教文汇》2008,(26):64-64
体谅关心道德教育理论是西方很有影响的一种道德教育理论,该理论特别强调情感在学校道德教育中的作用,主张道德教育应以培养学生学会关心、学会体谅为要旨。这一理论的基本道德思想对我国的学校道德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学习和正确理解密尔《功利主义》一书中的美德学说,对于当前高校大学生道德教育具有较强的理论指导意义。文章系统梳理了密尔的美德学说,包括他对快乐的分类、美德是手段和目的的合体、美德的培育等内容,并提出了基于密尔美德学说的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启示建议。  相似文献   

8.
学习和正确理解密尔《功利主义》一书中的美德学说,对于当前高校大学生道德教育具有较强的理论指导意义。文章系统梳理了密尔的美德学说,包括他对快乐的分类、美德是手段和目的的合体、美德的培育等内容,并提出了基于密尔美德学说的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启示建议。  相似文献   

9.
陈红梅 《大众科技》2006,(5):142-143
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涵盖了中国传统道德很多优秀的成分。对当代大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时候要关注中国传统道德,关注中国文化;对于西方文化中一些合理成分,要选择对我们有益的东西。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分析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内容,提出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实施方法,解决大学生思想上和生活中的问题;要使大学生树立为人民服务意识,增强集体主义观念.努力做到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0.
当前道德教育普遍存在着注重科学知识的教育而忽视人文素质的培养,造成了道德教育意义的失落,因此,回归生活世界的道德教育已经成为必然。  相似文献   

11.
黄耘 《科教文汇》2020,(5):38-39
孝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有珍爱生命、敬养父母、承志立身、忠孝相通等多重含义,形成了极具中国特色的孝文化。孝文化在中学德育中的继承和弘扬有助于中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价值观、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树牢责任意识。为更好地促进传统孝文化融入中学德育,要坚持以思想政治课为主渠道,加强对孝文化的时代解读,以校园文化为主要载体,增强学生孝文化意识,以家庭教育为主要支撑,促使孝文化付诸实践。  相似文献   

12.
刘海洋 《科教文汇》2011,(20):10-11
中国传统孝文化是儒家宗教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在历史进程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在社会飞快发展、科技高度进步的今天.它仍然有着促进家庭和睦、社会稳定的重大作用。因此,对中国传统孝文化进行现代解构十分必要,具有不可忽视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孝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核心部分,孝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谚道:“德为成事之本,孝为入德之门。”[1]孝对于每个人都具有深重而长远的意义。新时代的青年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中国青年人的代表,是推动国家繁荣发展的新生力量,更应该适应时代的发展,将孝文化传承下去。  相似文献   

14.
孝文化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以孝道为基本内核的传统孝文化,奠定了我国传统伦理型文化的基础。但是当前社会对孝文化的忽视,和当代大学生的特殊性,造成了大学生孝文化的缺失和推广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探讨孝文化对当代大学生的意义和如何在当代大学生群体中推广孝文化,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王凯 《科教文汇》2013,(30):20-21
尊重长者,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有无孝敬父母的习惯,不单单是子女对父母的关系,其实质是一个能否关心他人的大问题。在家里能养成孝敬父母的好习惯,到社会上,才能关心同事,也才有可能做到对祖国忠诚。因此我们千万不能忽视培养孩子尊敬长者,孝敬父母的好习惯。  相似文献   

16.
《大学》的德育思想主要集中在关于德育任务和德育方法的观点上,其中德育任务是对经典“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的解读。在其全文表述中提炼出其德育方法主要包括格物法、慎独法、榜样表率法、推己及人法。这些德育任务和方法对现代德育的影响深远,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王汉宗 《科教文汇》2012,(18):23-24
道德教育,是对学生道德品德的培养与塑造。道德教育在学校教育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其核心是关于人的道德修养。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孔子十分重视德育教育。他围绕着"仁"与"礼"的政治目标,向学生全面实施了包括人性、人伦在内的民族传统道德文化的教育,使"政治理想"与"道德行为"两大板块的教育达到了和谐统一。本文从"孝悌"、"财富观"、"诚信"、"知行"、"自省"等方面论述了孔子德育思想对中学道德教育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王健崭 《科教文汇》2012,(31):63-64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赋予孝明确内涵,并把孝作为宗法政治的伦理基础的是西周.西周的孝是集宗法、伦理、政治三位一体的重要概念,更是西周国家形态的伦理基础.西周孝的涵义是尊祖敬宗、保族宜家,其宗法形态是严格嫡庶之分与大小宗之别,以及宗庙之祭.  相似文献   

19.
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经过五千年的发展凝聚而成的智慧与力量,其是中华民族不断开拓前进的重要精神推力。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青少年德育教育中,能够塑造青少年健康的人格,从而使其成为具有中华民族优秀品质的合格接班人。本文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当代青少年德育教育的重要意义作为切入点,详细阐述了当下青少年德育教育存在的问题,并根据青少年的思想特征,提出了相关改进青少年德育教育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方海霞  金新元 《科教文汇》2014,(16):115-116
中西孝文化产生于不同的历史文化土壤,但它们的内涵既有差异也有相似。因此,有必要通过两种孝文化的比较,认清孝的本质,并取长补短,从而促进中国孝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