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多数人,包括科学家,曾经假定我们不能“嗅”出危险.我们曾经一度认为,只有当一种可怕气味的信息被大脑处理后,我们才能对这种气味产生恐惧,比如泄漏的煤气.但是,美国罗格斯大学的神经科学家通过研究小鼠的嗅觉系统后发现,这种恐惧的反应可以发生在感官水平,即发生在大脑把这种气味处理为危险信号之前.  相似文献   

2.
谦虚在中国被称为传统美德,但不一定“放之四海而皆准”。当美国人赞扬你道:“Your English is very good.”时,你可能会说:“No,my English is very poor(不好).”但是,美国人却并不会把你这种表示看作是自谦,相反,有些美国人会为他们的结论遭到了否定而感到尴尬;还有些美国人则会以为这种自我否定是为了引出更多赞扬的一种策略。实际上,美国人的这种赞扬不过是一种友好的表示,你不如愉快地接受,说一声:“Thank you!” 当英、美国家的人对你表达感谢时,你最好不要说:“It's my duty (This is what I should do).”因为这句话的引申意为:“职责要求我这么干。我自己可不一定乐意。”这会让他们感到很失望。为了表示主观上你乐意帮忙,应该说:“It's my pleasure.”或“My pleasure.”  相似文献   

3.
美国学校公民教育的评价及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美国学校的公民教育即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公民教育,使美国人的公民意识不断增强。在美国,学校被看作是“公民教育的中心机构”,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一、美国学校公民教育的主要内容美国是当今世界上经济和军事实力最强大的国家,是西方民主社会的所谓典范。美国学校公民教育的理论基础当数政治社会化理论,其主要目标就是宣扬西方核心意识形态,培养忠于美国制度的公民。其主要内容包括:1.爱国主义教育美国号称是世界上最民主的社会,自认为其政治制度、社会制度是世界上最优秀、最先进的。长期以…  相似文献   

4.
最近读到一本书,名为《学会关心——教育的另一种模式》。作者诺丁斯,是法国著名的教育哲学家。她曾任多年的数学教师。她提出的“关爱教育理论”随着美国“学会关心”的思潮而影响深远。她认为:“关心是一切成功教育的基石。关心和被关心是人类的基本需要。我们需要被他人关心。当一个人处于婴幼儿时期,或者病痛和衰老来临之际,这种需要显得尤其迫切和普遍。  相似文献   

5.
美国的中小学,被很多人想象成了天堂。关于美国学校如何活跃、如何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动手能力、以及创造能力,一直被去过美国的人或没有去过美国的人不遗余力地赞颂着。其实,与其说这是美国教育的有,不如说这是中国教育的无。我们常常按自己的需求去剪裁别国的教育现实,比如在美国去寻找“素质教育”,写出《素质教育在美国》这样的书便很典型。如果仅仅是“望洋兴叹”,那还不会带来多少危害;但如果要照搬,那  相似文献   

6.
美国高等职业教育办学特色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姝 《江苏高教》2008,(2):129-130
美国高等职业教育由注重知识的传授转为注重应用能力的培养,这种能力本位的高职教育观逐渐被美国职教界普遍认同。另外,美国社区学院与当地大中型企业关系紧密,相互之间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美国在高职教育方面积累的成功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相似文献   

7.
美国的中小学,被很多人想象成了天堂。关于美国学校如何活跃、如何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动手能力、以及创造能力,一直被去过美国的人或没有去过美国的人不遗余力地赞颂着。其实,与其说这是美国教育的有,不如说这是中国教育的无。我们常常按自己的需求去剪裁别国的教育现实,比如在美国去寻找“素质教育”,写出《素质教育在美国》这样的书便很典型。如果仅仅是“望洋兴叹”,那还不会带来多少危害;但如果要照搬,那只能再次接受橘淮而枳的结局;如果是借鉴,那也得知道事物全貌,避免知其一而不知其二。对于“素质教育”这样少有的源自本土的教育呼唤,与其绕着弯儿到国外去寻找合理性和范例,不如好生静下心来把问题研究透。对于美国的教育,看看这块金牌的背面,有助于我们去体会为什么大  相似文献   

8.
美国人的教育方式.曾令很多经历过传统中国教育的中国家长羡慕不已。但美国人对孩子的某些鼓励,也会令中国人感到匪夷所思。当中国人在探讨动画片《海绵宝宝》是否真的给孩子带来负面影响.令其养成幻想联翩、注意力不集中等坏习惯时,美国人其实正在鼓励这种“另类“的教育方式。  相似文献   

9.
美国的中小学,被很多人想象成了天堂。关于美国学校如何活跃、如何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动手能力、以及创造能力,一直被去过美国的人或没有去过美国的人不遗余力地赞颂着。其实,与其说这是美国教育的有,不如说这是中国教育的无。我们常常按自己的需求去剪裁别国的教育现实,比如在美国去寻找“素质教育”,写出《素质教育在美国》这样的书便很典型。如果仅仅是“望洋兴叹”,那还不会带来多少危害;但如果要照搬,那只能再次接受橘淮而枳的结局;如果是借鉴,那也得知道事物全貌,避免知其一而不知其二。对于“素质教育”这样少有的源自本土的教育呼唤,与其绕着弯儿到国外去寻找合理性和范例,不如好生静下心来把问题研究透。对于美国的教育,看看这块金牌的背面,有助于我们去体会为什么大  相似文献   

10.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历来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当这种传统美德正面临被丢弃的严重局面时,我认为社会上每一个有责任感的人都有义务和责任去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如何教育好下一代珍视我们中华民族的美德,如何让学生学会“理解”和“感恩”?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实践教育活动:  相似文献   

11.
“当你伸出一个手指,指着别人进行责备的同时,剩下的四个手指其实是在指向自己”。“有些言语和行为能给人脆弱的心灵带来创伤,且这种伤痕会伴随人的一生”。这两句话摘自美国心理学博士卡罗琳·奥林奇《塑造教师》一书,是针对美国教育中出现的问题而提出的。纵观中国教育现状,  相似文献   

12.
“小美国人”是指中国改革开放后新移民群体在美国所生子女,他们取得美国国籍后被父母从美国送回中国寄养.本文通过考察福州市著名侨乡马尾亭江镇长安村的小美国人群体,探讨小美国人跨国寄养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以及小美国人在当地生存、教育的现状,并期待以此引起社会各界对这一群体的进一步关注.  相似文献   

13.
思政工作与个性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个性展现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个体差异性 ,其显著的标志是独特性。这显然与我们思想政治工作过去长期追求的目标的统一性存在矛盾与冲突 ,因而 ,富有个性的学生也往往被视为“不合群”,或者把“有个性”作为学生的行为与教育目标规范冲突时的“理由”和“解释” ,“个性强”被当作是对学生的委婉批评。在这种教育思想的指导下 ,我们更多的精力自然放在如何把个性差异性纳入到德育的统一性中来 ,而不是在德育统一性的前提下注重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个性 ,从而抑制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创造性潜能的发挥。这是思想政治教育在认识和实践上的一个不足 ,…  相似文献   

14.
感受"美国教育"的多样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初,笔有机会去美国,走访了哈佛、斯坦福等大学及美国众议院、教育部有关部门.在与同行的讨论过程中,涉及的问题杂多,诸如,为何而教、“在家上学”、“积极行动”、学券制、消费主义对学校教育的影响等.关于这些话题,人们都有不同意见,这既反映出当前美国教育的理论困惑,也使笔对美国教育的多样性和教育学话语的多样性有了切身的感受:当我们说“美国教育……”的时候,“美国教育”这个概念,所表达的不过是某种美国教育而已.美国教育的多样性特点格外鲜明,以致于不存在什么可以笼统地称为美国教育的东西.  相似文献   

15.
很多人以为美国的教育制度比中国好,还有想象中的、连美国人都没听说过的“素质教育”,于是美国年年有诺贝尔奖得主。因此,像“重点学校”“重点班”这种在中国早就被打倒永不翻身的东西,在美国肯定是没有的。  相似文献   

16.
消灭葛藤     
葛藤是一种来自于亚洲的藤蔓植物,其花的香气类似于葡萄酒的气味.1876年费城展览会上美国人被这种植物吸引.20世纪30年代南部人开始种植葛藤以防止水土流失.到五十年代,当他们发现这种耐寒的植物一年能长60英尺,长势失去控制的时候,南部人停止种植葛藤.从那时起,葛藤每年就侵吞15万英亩的土地--共计侵吞800万英亩土地.清除葛藤将是一场需要镰刀、牧牛和除草剂共同努力的长期战争.现在不需要这样的战争了.  相似文献   

17.
语文教育人本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教育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变革 :关注人的发展 ,实施人本教育是大势所趋。面对这种改革趋势 ,语文教育内部需要从理论和实践上做一些前卫性探索。为此 ,我们针对过去语文教育存在的突出问题 ,提出以下人本教育改革主张 ,以期引发大家对这一问题的深入讨论。1.把人当人 ,让人像人2 0世纪初 ,汉语文教育完成教育史上的重大变革 ,由传统的私塾教育 ,转向以“课堂—教材”为中心的现代语文教育。在教师的支配下 ,知识与学生直接“碰面”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实效性 ,大大提高了单位时间的教育效率。但这种以“本”(教本 )为本的物本教育 ,很少顾…  相似文献   

18.
在人的发展过程中有三大因素起着重大作用。这三大因素是遗传素质、环境和教育。环境是指人的周围能被人感知到的一切,它对人的发展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成语中“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口语中的“跟好人学好人,跟着猴子学爬绳”都生动地反映了环境对人的发展所起的这种潜移默化的作用。一个人长期生活在一个刺激丰富的环境中或长期接触一个高智力环境,这对他的智力和个性的  相似文献   

19.
教育是一个古老而又现实的话题,是一个脍炙人口而又众说纷纭的话题.当我们每个人每时每刻处在教育和被教育中的时候,当我们在关注教育、思考教育、谈论教育、实践教育的时候,可曾想到--教育自己也正承受着困惑和不解.  相似文献   

20.
青帝 《云南教育》2011,(15):48-48
如果你在电脑上键入“美国的爱国主义教育”,不管在哪个搜索引擎中,你都能看到不止一篇文章。这说明中国人对美国人的爱国主义教育还是很在意的。美国人的做法跟我们有些什么区别呢?比较自然,比较随意,但却是比较自觉,而且无时无处不在,十分巧妙地渗透在生活中。这种润物细无声的做法,效果更扎实,更有感召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