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些高校文学史教材中均能注意到《左传》中的行人辞令之美,这当然是正常的。但是,《左传》的作者本着实录的精神,也记下了一些起负面的作用,甚至是丑恶的行人辞令。而论者往往美丑不分,总是从美的角度去加以揄扬。给人造成这样一种印象——《左传》中的行人辞令没有不美的,这显然不符合《左传》的实际情况。本文试从《齐桓公伐楚》、《烛之武退秦师》、《秦晋崤之战》、《吕相绝秦》诸文中,选析一些人所共知的行人辞令,加以辨析。意在提示读者,《左传》中的行人辞令,既有其美好的东西,也有其丑恶的地方,切不可美丑不分,甚至美丑颠倒。  相似文献   

2.
《左传》中的战争辞令是其记言的主要内容和关注要点。战争辞令主要分为应战、求和、投降、复仇四种类型,纵观《左传》的战争辞令,呈现出崇礼的言说趋向。从修辞和句式两个方面的分析,可以洞悉战争辞令崇礼风尚的文本原因。从礼的发展、言说者文化修养和史官对礼的捍卫,可以了解崇礼趋向的社会时代原因。  相似文献   

3.
试论《左传》的行人辞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左传》记叙了春秋时代列国之间一系列的外交活动,保存了许多有力而精彩的行人辞令。这些辞令,不仅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面貌,而且也真切地说明了政治斗争、社交活动和论辩思维的辩证关系。单就古代散文而言,《左传》的行人辞令,可  相似文献   

4.
《左传》辞令的语言雍容典雅、委婉含蓄、雄辩犀利、刚柔得宜,具有高超的应对技巧;战国策士辞令是《左传》辞令的直接继承和发展,其语言雄辩阔论、流畅明快、铺张扬厉、虚实并用,蕴藏着大量的攻守之术。二者虽在风格上有明显的不同,但在论说艺术上都获得了巨大的成功。找出二者的论说方法,比较其间的异同,这对于深入研究《左传》辞令与策士辞令的艺术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一《左传》辞令与策士辞令各形成了自己的一套论说方法。由于二者之间有直接的传承关系,所以使用的方法中有很大一部分是相同的,这些方法主要有诱之以利、示之以…  相似文献   

5.
《秦晋殽之战》是我国先秦历史散文名著《左传》里的名篇,历来受到人们的称道,被奉为古典散文的典范,选人许多古代散文选集和现行的大、中学语文课本。这篇文章无论是记叙战争、刻划人物,还是描写辞令以及谋篇布局等各个方面都鲜明地体现了《左传》的艺术风格,而在辞令方面尤其突出。古代评论家对比赞不绝口。考察这些辞令,大多是作者根据原始记载,经过适当的润饰和加工熔铸而成的,写得颇有特色。有的委婉,有的激切,有的幽默,有的谦卑,显示出春秋时代外交辞令的高度技巧。但是,目前,对其中几段辞令的注释与讲析尚存疑窦。经过仔细推敲,愿将一管之见,略陈如下。  相似文献   

6.
《左传》的语言,简练而丰润,含蕴而畅达,曲折而尽情;尤其是外交辞令,十分委婉,富有情趣。前人将《左传》的这个特点称之为"行人辞令之美""行人"即指外交特使。《烛之武退秦师》就是其中的代表作。  相似文献   

7.
《春秋左传》作为一本史书,在人物刻画、语言描写上有着独特的艺术魅力。本文以《烛之武退秦师》为例,从行人辞令、君主之言、谋臣之语三方面入手,分析《左传》在描绘人物语言上的情态多姿。  相似文献   

8.
《春秋左传》作为一本史书,在人物刻画、语言描写上有着独特的艺术魅力。本文以《烛之武退秦师》为例,从行人辞令、君主之言、谋臣之语三方面入手,分析《左传》在描绘人物语言上的情态多姿。  相似文献   

9.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富有文采的历史散文巨著。在外交辞令的整理方面,记载了大量文采斐然、美不胜收的行人辞令。子产春秋时期郑国杰出的政治家、外交家、思想家,也是《左传》作者着墨最多、叙写最详的形象。本文重点从《左传》所载子产的外交实例中,总结了其外交辞令的特色。即刚柔相济,灵活多变,从容典雅、简约精炼而又字挟风霜,以礼德辩驳,用道义的力量使人折服。  相似文献   

10.
《左传》作为一部编年史在文学上的成就向来为世人所称道。这主要归功于它的语言,尤其那些出使专对辞令。通过对《左传·成公》行人辞令的具体分析,可以发现,行人掌握并运用了丰富的交际语言技巧,不但能达到预期目的,甚至能起到“一言兴邦,一言丧邦”的效应。同时,行人辞令对后世的礼仪文化、文体及语言发展的影响也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1.
《古文观止》中《左传》选文及评点建立在《古文析义》基础上,《左传》评点里程碑之作《左绣》也从人物评点、辞令评点、文法评点等方面继承《古文析义》。综观清前期《左传》评点,《读书堂古文晨书》《正谊堂古文汇编》《古文析观详解》等都可见对《古文析义》的借鉴,其时众多坊刻本也反映出对林云铭《左传》评点的广泛引用。林云铭《古文析义》可谓清前期《左传》评点奠基之作。  相似文献   

12.
《左传》善于写行人辞令,其中的记言文字.有不少是出使它国的史臣专用之辞.这类文字,典而美,博而奥、婉约有致、简洁精练,逻辑性强,很有说服力。这些辞令作用非常:有的一言丧师.有的片言救国,《烛之武退秦师》就是典型的一例。  相似文献   

13.
《左传》中有大量的辞令妙品,形成了这部古代历史散文巨著的一大艺术特色,《烛之武退秦师》就是其中一篇代表作。辞令之美属于语言之美,善于写优美的辞令是本文的一大特点。本文辞令十分讲究语言艺术,又有充分的理由和雄辩的逻辑力量,使本文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说服力。烛之武  相似文献   

14.
西周春秋时期的经典对辞令的高度关注是这个时代的重要现象,从《尚书》对“辞尚体要”的提倡,到《诗经》对 “巧言如簧”的批评、对“出言有章”的艳羡,到孔子对辞令“辞达”、“慎言”的具体要求的提出,《左传》对辞令“三不朽” 的价值判断,《老子》对辞令“信言不美,美言不信”的“反动”,三礼辞令交际功能的强调以及《周易》“修辞立其诚”的 哲学之思,共同构成西周春秋时期关注辞令的脉络,体现出中国思想史上最有意义时代对辞令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5.
春秋论谏辞令大多收在《左传》和《国语》这两部史书中,虽然它们依附于史书,但有较高的文学价值.论谏辞令多运用“总分”式结构,在修辞上主要运用对比、排比、比喻、引用等手法.论谏辞令作家运用以上修辞手法和对辞令结构的精心安排,使文章说理更完整,气势更畅达.  相似文献   

16.
西晋杜预作《春秋序》,认为《左传》“其文缓,其旨远”。朱自清在《经典常谈》一书中将“缓”解读为委婉,“远”解读为含蓄,并认为这一点集中体现在《左传》对辞令的记述上。作为《左传》中的名篇,《烛之武退秦师》一文很好地诠释了《左传》的这一特点。  相似文献   

17.
该文例举了《左传》的几个描写行人辞令的精彩片断,对其中的行人辞令进行了美的归因和剖析,试图归纳总结行人辞令美的范式是利、礼、德三者的和谐统一,并希望通过挖掘发扬这种艺术之美,赋予其新的内涵和意义,使这种价值能对当今的外交辞令和交际辞令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8.
《左传》作为我国第一部编年史著作,不仅是研究先秦历史的重要文献,也是非常优秀的文学作品。作者以深刻的思想和娴熟的文字能力,既系统地记述了整个春秋时期重大历史事件,也具体地叙述了普通人物的事迹。尤其在表现战争方面,作者更是通过事件中人物的语言,把战争的过程生动地再现出来。如《左传》中的《烛之武退秦师》,就描绘了这样一幅历史画面:一位普通士人运用智慧巧言善辩,成功地化干戈为玉帛,化解了一场一触即发的战争危机。正如唐朝刘知己所言,“寻左氏载诸大夫辞令、行人应答,其文典而美,其语博而奥”,又说,“谈恩惠则煦如春日”。…  相似文献   

19.
《左传》的辞令(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左传》的辞令除在语言方面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外,还表现出了极高的论说技巧,值得今人认真地研究,例如烛之武何以能凭一席空谈使秦穆公退兵?申叔时何以能使楚庄王将已经吞并的陈国重新封立?逢丑父何以能  相似文献   

20.
<左传>行人辞令中委婉语在称谓选词方面经过了行人的慎重选择而务求与出使目的、外交场合氛围、礼仪惯例等相协调,生动地显示了春秋行人高超的语言艺术.本文立足于语言学的角度,结合行人辞令委婉语表谦敬语词生成的特定语境动态地剖析了其常见的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