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在人们的心目中,是英俊、忠实、勤劳和勇敢的象征。人们欣赏它豪壮与雄健的体魄,更赞美它忠诚与坚韧的品格。龙马精神、马到成功等成语寄托了人们的美好愿望。甲午(马年)正月初一(2014.1.31),山东省邮政公司在全省17个城市的邮政中心局设专柜,以及高密县邮政局分别启用"甲午年春节"(JIA WU YEAR)拜年纪念邮戳,戳图各由历代文物的马图和古今书法名家的"马"字墨宝组成。  相似文献   

2.
单圈双月牙腰框圆形日戳是新中国最早自行设计的邮政日戳,1956年10月30日邮电部以(56)邮业字第52号通知颁布“邮政日戳戳面规格式样”,规定自1957年1月起在全国使用,其后20多年不断补充完善,直到1995年文件宣布该戳样“退休”。  相似文献   

3.
“改退批条”上的邮戳通常是普通邮政日戳,如图1为四川白沙的腰框戳。图2为上海嘉定的编码戳,多为投递员或“封发分拣”部门所盖。有的邮局,刻有一些表明邮政业务类别的邮戳,所以在改退批条上亦有加盖“投递”戳(图3,吉林延吉),或“封发”戳(图4,浙江绍兴),还有的加盖相应的天干或地支代号戳。如广西南宁戳的下月牙刻有“丙1”(图5),“丙”为函件分拣代号。  相似文献   

4.
建国之初,邮政日戳包括火车邮局戳依然沿用“三栏式”点线圆戳,直到1956年10月30日邮电部颁布“邮业字第52号通知”,决定自1957年1月1日起启用“腰框式”邮政日戳(含火车邮局戳)。“腰框式”邮政日戳由五部分组成,而规范款式的火车邮局戳占其四个部分,其布局如下: (图1) 一、上半环内刻有戳名(也称邮路区间),戳名一般是由邮路始终两站各取一字而命之,再加“火车”二字组成戳名。  相似文献   

5.
郑挥 《上海集邮》2005,(7):18-20
这种“木戳代票”,不同于1949年初湖广地区中华邮政因物价飞涨临时使用的“以戳代邮”,它已经属于人民邮政性质了。戳型多为长方或八角,此封之戳,即为八角双格式,上格“国内邮资已付”,下格为“龙游”二字,均为右书。代票戳中无日期,封背盖有“浙江龙游/溪口/卅八五月十四”寄发戳,封面另有“浙江/龙游/卅八五月十五”转口戳。  相似文献   

6.
癸巳(蛇年)正月初一(2013.2.10),山东省邮政公司在全省17个城市的邮政中心局设专柜,以及6个县邮政局分别启用"癸巳年春节"(GUI—SI YEAR)拜年纪念邮戳,戳图各由蛇图和"蛇"或"巳"字组成。  相似文献   

7.
尹立东 《上海集邮》2005,(12):33-35
建国初期,邮政总局规定国际业务邮戳的地名可保留洋。新疆沿用原中华邮政的汉英戳,如迪化戳下格为“TIHWA”(图1),有的还加注了少数民族语“URUMTSI”(图2)。  相似文献   

8.
龙是我国古代神话与传说中九不像的神异动物,它善变化、兴云雨、利万物的形象渗入社会的各个方面,成为一种文化的凝聚和积淀,是中国中华民族的象征。壬辰(龙年)正月初一(2010.1.23),山东省邮政公司在全省17个城市的邮政中心局设专柜,分别启用"壬辰年春节"(RENCHENYEAR)拜年纪念邮戳,戳图各由龙图和"龙"字组成。龙图源于不同时期生动活泼的龙型文物、石雕、帛画等,它们神态各异,栩栩如生。"龙"字为神形兼备的书法。  相似文献   

9.
上海市黄浦区第十届集邮活动日于2009年1月5日上午在黄浦区集邮协会隆重举行。120余位嘉宾及有关领导出席了“2009年己丑(牛)年首日封,贺清邮局”,而是民国期间建立的,从而纠正了错误的说法。1993年他又参与对上海真如邮局的调查研究,写出了《城市化推动了真如地区邮政发展》的调研文章,为上海邮政史、集邮史充实了史料。  相似文献   

10.
德国的邮政设备非常现代化,例如平常销票的机盖设备。机盖戳的右边与一般邮政日戳相似,只是上半环都有“Briefzentrum”(邮件处理中心)字样,后缀邮局编号,戳中是日期和钟点。这种邮戳的左边有两种内容,短波纹或是广告,为的是能较方便地盖销多枚邮票,整个邮戳的长度在不同的邮局亦有微小的差异。2004年3月1日起对初.盖戳的戳印作了小改动,即在下部增添了德国邮政徽志的图案(图1、2)。  相似文献   

11.
目前,各地启用的宣传戳数量有较大幅度的增加,对邮政宣传戳的收集也越来越受到集邮者得注重,但是,邮政宣传戳的启用从大的环境来看基本处于无序状态,部分刻制使用单位的随意性较大,几乎没有制约。我也赞成邮政宣传戳不是太多而是太少的看法,但是,“多”与“少”要从局部还是全局上来看,对于局部地区甚至部门来说,有泛滥的趋势是不可否认的,我们更愿意看的是有更多的邮政部门参与邮政宣传戳的使用。对邮政宣传戳的启用数量,各地邮政部门需要从爱护的角度去自律,亟待规范邮政宣传戳。  相似文献   

12.
邮政鼠名戳是指带有“鼠”字地名的普通日戳和风景日戳,如“鼠场”、“鼠街”、“白鼠”,但不包括在《戊子年》生肖邮票发行首日或春节时启用的各式纪念邮戳,那些纪念邮戳多半带有老鼠图案及“戊子年”字样。  相似文献   

13.
甲申(猴年)正月初一(2004.1.22),山东省邮政局在全省地市级邮政中心局分别启用“甲申年春节JIA-SHER YEAR”拜年纪念邮戳共17种(提前1天加盖,当天予以实寄),戳图由任怀平设计,各  相似文献   

14.
揭露假封     
下图所谓“邮政快件首日封”上盖有“北京6(支)1987.11.10.14日戳,快件标签上的流水号是“088610”。一般各支局快件标签上的流水号都是从“000001”开始,定期累积各支局流水号即是总件数。根据邮政总局1988年1月19日的(1988)邮政字10号《关于加强邮政快件业务管理和做好扩大开办城市准备工作的通知》的附表1《一九八七年邮政快件收寄业务量情况表》上,注明1987年北京快件收寄业务量总共只有5830件(52天)。  相似文献   

15.
邮政总局1987年7月11日(1987)邮政字96号文《关于不准复(仿)制邮电日戳和日戳印模的通知》指出:“最近,发现集邮总公司以非正常渠道索取和复制邮电日戳印模,制作和出售集邮品,使集邮品失真。”1988年7月13日(1988)邮政字98号文《关于调用集邮品所需邮政日戳印模的函》称:“我局同意集邮总公司为制作集邮品调用附表所列日戳印模(戳样),调用的具体事宜可与集邮总公司议定。”从中可见,就在此时,我国邮政出现了“复制日戳”。  相似文献   

16.
湖北省黄石市邮政局也曾刻用过一种“人民来信”邮政副戳(34×15mm)(图1,参见070345)。此外,还曾印制“人民来信绿色通道”专用信封一种,供信访者使用(图2)。[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在邮政日戳中刻有“市”、“县”等行政区域单位类别者不难寻觅,但刻有“区”字的邮戳却很少见。如图所示的两枚带有“区”字的邮戳是笔者早年收集到的,其中图1为“浙江北仑区”柴桥邮局用戳,图2为“浙江普陀区”平阳浦邮局用戳。邮戳中的“区”,是指“市辖区”,市辖区为城市的组成部分,是为直辖市和地级市所划定的行政分区。  相似文献   

18.
读2004年第2期《首见三野“优待作单挂号处理”戳》(下称《戳》文),对于作者的“解读”和“诠释”,笔者实在未敢苟同。这个戳封,笔者认为是一个残损的、撕掉邮票的保价信封。 如何解读保价封上盖用的“优待作单挂号处理”这个邮政副戳?笔者理解:这件保价信函,邮局给予优待,只作为单挂号邮件处理;也就是说,这件部队交寄的保价信函,平信邮资免了,保价费也免了,只要贴用单挂号邮资的邮票就行了。就是这么简单。 作为邮政副戳,用语都很明白,一  相似文献   

19.
邮戳和签条     
《上海集邮》2000,(1):41-42
邮戳是邮政部门使用的各种邮政戳记,邮政签条是邮政部门印制,用来粘贴在邮件上的各种标志。实寄封上的邮戳和签条与邮票同样重要,带有记录邮件收寄、分拣、封发、运输、投递过程的信息,成为邮政史集邮的研究对象。 邮戳包括日戳和副戳两个大类。日戳标有地名和日期,具有盖销邮票并认定邮资已付的功能,风景日戳、纪念邮戳、临时邮局日戳都属于日戳的范畴。副戳具有标记、指示、通知、表明责任或宣传的作用,挂号  相似文献   

20.
黄文秀 《上海集邮》2003,(11):44-46
本刊2000年《上海集邮》第9期,载曹国星《"处"字日戳的探讨》一文,对朱桐《中华人民共和国邮戳图鉴》中将"处"字戳定义为代办所的早期日戳提出质疑,我赞同曹氏的看法。我认为:朱氏误解了新中国建立初期邮政局所名称的性质,他没有认识营业所这个自办邮政机构与代办所这个委办邮政机构的区分。代办所或其他名称的委办邮政机构在清末、民国时期就存在;新中国成立后,它的名称早于营业处或邮政所,邮政营业所的名称则早于邮政所。因此,朱氏书中的错误必须纠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