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作文教学是语文知识、技能和综合能力运用的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运用现代电教媒体,优化组合指导小学生作文,不失为一种先进的作文教学方法,它以生动形象的视听效果,吸引着学生的学习注意力,调动学生多种感官的综合作用,从而产生“我要写”的积极心理。一、激发写作兴趣,使学生产生写作的欲望将电教媒体运用于作文指导中,开阔了学生的视野,给学生提供了更广大的空间,丰富了学生的想象力。如利用录像进行教学,其声画并茂,视听结合的教学效果,令学生入情入景,激  相似文献   

2.
运用电教媒体指导学生作文,不仅走出了“一支粉笔,一块黑板,教师定调子,学生填格子”的写作困境,更重要的是通过人与网络之间的互动,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产生强烈的写作欲望。实践证明,依托现代教育媒体构建作文教学平台是可行的,也是大有文章可做的。  相似文献   

3.
作文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一直是教师头痛、学生发遵,却又必须面对的问题。那么如何进行好作文教学,让学生有效地提高写作能力呢?笔者通过对江苏省苏南、苏北数十个小学的调查了解发现,在作文教学中恰当地运用了电教媒体的都能取得明显的教学效果,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利用电教媒体提高学生收集素材的能力1.引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直接推动小学生作文的强大内动力,要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就必须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小学生的心理具有喜新好奇的特点,如果教师单凭一支粉笔、一张嘴是不能引起小学生兴趣的。只有采用生动活泼的…  相似文献   

4.
运用电教媒体指导学生作文,不仅走出了“一支粉笔,一块黑板,教师定调子,学生填格子”的写作困境,更重要的是通过人与网络之间的互动,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产生强烈的写作欲望。实践证明,依托现代教育媒体构建作文教学平台是可行的,也是大有文章可做的。一、运用信息技术,营造“写好作文”的氛围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现代教育理论也认为,兴趣是学习的基础和前提。以往的作文教学是教师出一道文题或一段材料后,学生便静坐冥思、苦苦思考却难以激发灵感,收效不大,也未达到教学的预期目的。究…  相似文献   

5.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有效地运用电教媒体.能使教学如虎添翼.如鱼得水.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巧用电教。激发兴趣 实践证明:生动可感的电教媒体具有展示直观形象的立体画面的优势.它能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获取知识。  相似文献   

6.
运用电教媒体培养学生观察品质深圳光明农场教研室曾天祥运用现代教学媒体来指导学生观察作文,不仅能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还有助于培养学生观察的品质。观察有序是观察最基本的品质,只有观察有顺序,作文时才能言之有序,条理清楚,层双分明。我们在“多媒体组合指导小...  相似文献   

7.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也是难点之一。学生认为难写,教师认为难教,使作文教学陷入了“两难”境地。笔者认为,在作文教学中合理运用电教媒体,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营造良好的写作氛围,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目的。[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作文教学是语文听说读写一整体训练的重要内容,是学生认知水平和文字表达能力的集中体现。因此,作文教学就成为语文教师一直苦苦探索的课题。电教媒体具有形象生动、感染力强的特点,它能引发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诱发他们的求知欲望。那么,怎样发挥电教媒体的优势,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呢?下面,笔者谈谈教  相似文献   

9.
作文是小学生最头痛的事儿,究其原因,一是学生无话可写,二是有话不会写。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发现灵活运用电教媒体指导学生作文,可以充分发挥电教媒体方便快捷、直观形象和感染力强的特点,很好地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解决学生无米可炊、有米难炊的困难,从而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收到快捷高效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0.
运用电教媒体手段教学是优化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在教学中,可以采用电教媒体优化课堂视听效果、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恰当运用现代教育媒体改革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利用电教媒体优化课堂教学栗素坤运用电教媒体优化课堂教学,是教学工作迈向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对改进教法和提高教学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1、运用电教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电教手段以其形象、生动、直观的特点,很容易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进...  相似文献   

12.
语文教学从某种意义来说是情感教学,体现在其学习材料多数是古今中外的名家名篇,是作家情感的结晶。为了更好地使学生理解作品,就必须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随着现代化教学设备的广泛运用,如何利用电教媒体去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其审美情感,以下从几个方面进行初探。 一、运用电教媒体激发学生兴趣,提高积极性 兴趣是学习的最好老师。学生没兴趣,教师讲得再好对他也起不到任何作用。在教学中,通过运用电教媒体所特有的生动、形象以及调动声、光、色、动画、特技等表现手段和方法,创造出一种愉快和谐的情境,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的积…  相似文献   

13.
高钰艳 《考试周刊》2014,(12):50-50
电教媒体作为一种较为先进的教学工具,是重要的教学辅助手段,合理运用电教媒体,可以使声、形、融为一体,创造立体化环境,使学生多种感官协同参与学习,提高教学效率,优化教学设计,推进素质教育。针对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电教媒体优势,优化课堂教学,本文主要从以下方面加以阐述:一是利用电教媒体,激发学习兴趣;二是运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情境,促进直观教学;三是运用多媒体技术,激发想象;四是运用多媒体技术,突破重难点。  相似文献   

14.
电教媒体引入公民课教学,可优化政治课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电教媒体的应用主要体现在:运用投影,分解难点,突破重点;运用录音,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运用录像,拓宽视野,启导悟性;计算机辅助,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推广运用电教媒体,要增强电教意识,把电教媒体的运用与传统的教学手法结合起来,重视做好教学设计,积极开发新的电教媒体软件应用于教学。  相似文献   

15.
<正>随着教育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电教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日益广泛。电教媒体以其生动的形式,强大的容量,互动的特性,丰富了语文内容的感性天地,拓展了学生的想象空间,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遵循学生学习的心理规律,依据教材内容恰当地运用电教媒体,能提高教学效率,增强教学效果,最终实现教学的最优化。一、运用电教媒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新教材的兴趣"。可以说,兴趣在小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小语教学  相似文献   

16.
电化教学是合理运用幻灯、投影仪、电视机、录音机、录像等电教设备及相应的电教教材进行的教学活动。合理运用电教媒体是符合小学生心理特点和认识规律 ,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 ,诱发学生的情感活动 ,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 ,使学生身临其境。尤其是在语文教学中 ,电教手段起着很大的优化作用。1 利用电教媒体 ,创意设境 ,激发学习兴趣运用电教手段 ,创设愉快的学习环境 ,让学生在愉快的心情下学习 ,不但能激发学生乐学的兴趣 ,还能在其学习过程中 ,体验到学会的快乐 ,相信自己通过努力 ,就能取得成功。如在教学《小壁虎借尾巴》一课…  相似文献   

17.
大千世界五彩缤纷,社会生活丰富多彩.然而在小学生的作文中,普遍存在着千篇一律、论调雷同、词汇贫乏、缺乏生活气息和个性的现象.究其主要原因是"应试教育"致使学生无暇走出课堂,有目的地了解自然、了解社会.那么如何改变这一情况?通过尝试,笔者认为,恰当地把电教媒体引进作文教学中,凭借电教媒体声画交融、化静为动、灵活多变等常规作文教学所无法比拟的各种手段,广泛地为学生提供写作素材,从而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促进学生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的发展,对提高作文教学质最是十分有益的.  相似文献   

18.
秦爱华 《教育艺术》2003,(4):62-62,61
电教媒体是现代化教学的信息传播载体.是实现教学目的与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手段。但它本身毕竟是一种工具,能否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优势,关键还靠教师去设计、使用,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在作文教学中,一般可分四个步骤:审题、读中学写、片断练习、连段成文。不同的阶段运用电教媒体的方式应有所不同。教学中要根据这些阶段不失时机地运用电教媒体,以求达到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19.
王璐 《山东教育》2010,(3):32-32
语文教学点滴录 电教媒体运用于教学,不仅可以传递给学生更多信息。而且可以更为有效地调控好课堂教学。在作文教学中恰当地运用电教媒体,主要是为了帮助学生收集、分析、运用写作材料,形成整体感知,提高口语表达能力,进行习作并评改,以强化教学目标,优化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0.
利用电教媒体导入新课。教学之初,学生的思想可能还停留在上一节课的某一情境上。为了使学生对新课产生兴趣,教师应先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入手。一幅漫画、一张投影片、一段录音材料、一节电影剪辑片都会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利用电教媒体引导思考。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教材的重点,突破难点,教师可运用电教媒体,促使学生独立思考,讨论探究,得出结论,从而培养、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利用电教媒体巩固知识。教学结束之前,学生的注意力极易分散。教师可把相关知识设计成表格、网络图等,制成投影片,刺激学生的感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