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许萃 《小学生》2013,(9):35-35
《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规定:"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作文批改中,"不仅要注意考察学生修改作文内容的情况,而且要关注学生修改作文的态度、过程、内容和方法。要通过引导学生自改和互改,取长补短,促进相互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写作水平"。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批改以教师批改为主,适当地让小学生进行作文自改和  相似文献   

2.
<正>针对作文批改现状:由老师一人改花费不少心血,精批细改的作文发下去,学生只看等级,很少关心老师批改的内容,这样,老师的批改成了收效甚微的劳动。俗话说:"诗文不厌改,佳作出苦心。"要想写出好文章来,必须进行认真、细致的修改。其实,修改文章的过程也是练习写作的过程。我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作文修改,实施以读促改,进行"导改、自改、互改、悟改"四步系列训练,培养、提高学生的作文自改能力,不失为  相似文献   

3.
《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习作训练提出了明确要求,对中年级提出:"能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句子";对高年级提出:"能初步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因此,只有改变教师"一统天下"的作文批改模式,放手让学生自己改文,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把批改作文看成是分内事,在作文批改中动脑、动手,提高作文素质,养成精益求精的学习品质。一、激发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培养学生自改习作的能力,关键  相似文献   

4.
放手让学生修改自己的作文,培养学生的自改作文的能力,是当前作文教学中一项刻不容缓的工作。只有改革教师"一统天下"的作文批改模式,放手让学生自己改文,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他们把作文批改看成是作者份内的事,让他们在作文批改中动脑动  相似文献   

5.
在作文教学中普遍存在着“教师批改作文,学生看评语”的现象,认为写作文是学生的事,批改作文是老师的事。教师要转变观念,把作文教学的着力点放在培养学生自己修改作文的能力和习惯上。帮助学生养成修改作文的习惯,重点要做到:读改结合,以读促改;处理好批与改的关系,以批促改;上好作文讲评课,为“改”创造条件;搞好第二次批阅,培养“改”的好习惯;提高他们对修改的认识和兴趣,让他们逐步养成修改文章的习惯,培养他们自己修改文章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指导学生自改作文是变革传统作文批改模式的重要举措。引导学生借鉴名家名篇的修改范例,学习修改方法和技巧,是培养学生自改作文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利用这些修改范例来指导学生修改作文的策略方法有:唤醒自改意识,激发自改兴趣,规范自改程式,导引自改实践。  相似文献   

7.
在小学作文教学中,作文批改是一种阅读享受,是一种沟通交流,更是一种自我提高。教师可以根据教材要求和学生实际设计合适的作文导学案,在导学案的支持下,把学生推到写作的另一前沿阵地——修改中,使学生在互评互改中取长补短,获得作文能力的提高。指导学生修改作文,教师要教给学生批改的方法,并进行示范修改,然后再指导学生互改互评。  相似文献   

8.
完全由教师承担的作文批改模式大大降低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从写作指导角度论述学生自改作文的尝试。教师要交给学生修改作文的方法,激发学生自改作文的兴趣。培养自改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有效地提高作文表达水平。  相似文献   

9.
在小学的作文教学中,修改作文是作文教学的重要一环。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学生作,教师改",常言道:"满纸批改言,一腔心血缀,都云老师累,谁解其中味?"之前,教师为改好一篇作文可谓是花尽心思,而学生却收益甚少。因此笔者认为培养高年级小学生自己修改作文的能力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0.
放手让学生修改自己的作文,培养学生的自改作文的能力,是当前作文教学中一项刻不容缓的工作。只有改革教师“一统天下”的作文批改模式,放手让学生自己改文,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他们把作文批改看成是作者份内的事,让他们在作文批改中动脑、动手,提高作文素质。  相似文献   

11.
正"文章不厌百回改。"好的文章不是一气呵成的,而是反复修改出来的。习作评改是学生习作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语文课程标准》也提得很明确:"培养学生习作修改能力,在修改中得以提高习作水平。"但是,我发现目前的习作评改仍然是教师在唱主角。许多教师花费大量的时间批改学生的作文,他们用自己的眼光来欣赏学生的作品,教师也认为自己辛苦批改作文是理所当然的。然而,这种工作方式换来的成效并不高。教师包办批改习作,与新课标提出的"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相悖的。所以,教师应该清楚地认识到习作教学不仅仅是指导学生"写",更重要的是指导学生"评"与"改"。在语文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勇于创新,跳出熟悉的教学模式,把作文批改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千方百计地让学生主动参与习作的"评"与"改"。  相似文献   

12.
黄立参 《广西教育》2012,(25):45-46
在语文教学中,师生公认最难的是作文教学,让语文教师最头痛的事则是批改作文。传统的作文批改,一直遵循着“学生写,教师改”的原则,弊端是老师辛辛苦苦地改,学生走马观花地看,收效甚微。为此,笔者在《指导小学生自改与互改习作新思维》的课题研究中,尝试改变教师批改习作一包到底的做法,提倡作文由学生自改和互改,体现作文教学的过程性与合作性,激发学生作文的兴趣与潜力,  相似文献   

13.
陈然 《四川教育》2010,(2):95-95
好作文是改出来的。放手让学生修改自己的习作,培养学生自改作文的能力,是作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只有放手让学生自改作文,让他们在习作批改中动脑、动手.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作文素质。那么,如何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培养习作修改能力呢?  相似文献   

14.
为了培养学生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根据学生年龄特点,我经常采用故事诱导、巧设情境、成绩激励等办法调动学生修改自己作文的积极性。如讲述“推敲”“一字师”“王安石改诗”等故事.借以使学生理解文章修改的重要性。在学生修改作文的实践中。为他们创造条件。开展让学生充当“语病医生”做“攻堡垒”等游戏活动。在活动中,鼓励他们开动脑筋。提出问题。大胆质疑。培养学生自改作文的浓厚兴趣。在学生修改作文的实践中。我一般不作时间限制,不管是批改前还是批改后。只要学生修改得恰当。便适当增加分数。学生由于受到故事启发。看到修改前后成绩的对比,尝到自改作文的乐趣。修改的积极性就高了,为自改作文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小学作文批改是作文教学的重要环节,小学语文教师要从小学生的学段特点出发,把握小学作文教学的基本要求,针对本班学生的特点,采取灵活多样的作文批改方法。同时教师要重视发展学生自我、互相修改习作能力。尽量把修改作文的权利还给学生,教会孩子如何修改作文。  相似文献   

16.
小学生不喜欢修改自己的作文,针对这一问题,细细琢磨叶老师的教学之谈后,作者深深认识到:要打好学生写作的基础,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批改作文达到"省时、高效",必须教会学生自改作文的能力。所以作者在这一学年所教五年级中,着重培养学生自改作文能力,变被动为主动,收到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李翠 《教学随笔》2016,(3):98-98
小学作文批改是作文教学的重要环节,小学语文教师要从小学生的学段特点出发,把握小学作文教学的基本要求,针对本班学生的特点,采取灵活多样的作文批改方法。同时教师要重视发展学生自我、互相修改习作能力。尽量把修改作文的权利还给学生,教会孩子如何修改作文。  相似文献   

18.
王惠珍 《新疆教育》2012,(16):119-119,70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作文训练提出了明确要求,特别是学生自改作文能力的训练,对中年级提出:“能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句子”;对高年级提出:“能初步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高年级小学语文课本中,有近一半的作文题目明确要求学生作文写成后要进行认真修改。可见,放手让学生修改自己的作文,培养学生自改作文的能力,是当前作文教学中一项刻不容缓的工作。只有改革教师“一统天下”的作文批改模式,放手让学生自己改文,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他们把作文批改看成是作者份内的事,让他们在作文批改中动脑、动手,提高作文素质。在平时的语文教学和习作训练中,我有意从一些方面激发和培养孩子自改作文的能力,从而也培养了孩子做事认真负责的品质。  相似文献   

19.
叶圣陶说:“学生养成了自己会修改的能力.这是终生受用的。”在传统的作文教学中.尤其是作文的批改上.长期存在着不敢大胆放手让学生自改的问题.一贯都是学生的作文教师批改.这种越俎代庖的做法.  相似文献   

20.
学生作文完成之后,要进入作文批改环节。传统做法是学生互批,教师抽查抽批,然后由学生自己订正。由于作文批改与学生即时思维脱离,这样的作文批改难以形成有效促进。因此,建立作文"多元"互改新平台,是现代作文教学的实际需求,符合学生学习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