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现在我们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教学:上课,老师说,同学们已经预习了课文,那么,你们有什么感受,有什么问题,现在可以提出来,交流交流.然后就是同学们发言.学生一个接一个,讲自己的阅读感受,或者提出问题,老师有的时候重复一下同学的发言,有的时候就一言不发,只是听同学们说.学生的发言有的时候相互之间有点关系,有的时候各说自话.这样一直到下课.上完课,老师在说到自己的教学设计时,常常会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相似文献   

2.
通过调查 ,我们发现中高年级学生的作文水平不理想 ,除和阅读教学、作文教学自身存在的诸多问题有着密切联系外 ,低年级说话存在的问题更是直接的原因。在我们的说话课上 ,学生的发言却令人大失所望。首先是发言不踊跃 ,当教师让学生举手发言时 ,有的左顾右盼 ,有的低头不语 ,举手的寥寥无几。其次是发言质量差 ,表现在 :说话吞吞吐吐、结结巴巴、语无伦次、词不达意等。造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主要是 :①要求说的内容和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脱节。让学生说不熟悉的东西怎么能激起兴趣呢?没有兴趣的东西怎么能说好呢?②要求过高。对低年级学生…  相似文献   

3.
在课堂上,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现象:当一个学生发言时,总有那么些同学"不听话",有的抱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埋头干自己的事;有的大声抢着发表自己的见解,或数次打断同学的发言;有的与人说话、喧哗,对同学发言内容置若罔闻;有的只顾表述自己的想法,而不知前面发言的同学已提出相同或相似的见解与答案。  相似文献   

4.
初中语言课的说话教学还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学生在语言课上发言机会甚微,有的一学期下来没得到一次发言机会,其它场合发言机会也非常少,发言面也非常小。因此,导致了多数学生说话能力差。那么,如何改变这种现状呢?第一,必须对说话教学进行再认识。1.我们应牢固...  相似文献   

5.
<正>在英语教学中,我们常常会遇到学生上课不举手、不喜欢发言,或在口语操练的时候用中文交流的现象。那么,怎样才能让孩子们大胆开口说英语,和哑巴英语说再见呢?一、小学生产生哑巴英语的病因1.心理障碍的影响很多小学生都比较胆小,羞于说英语。再加上英语基础薄弱,平时说的机会也少,很多学生害怕说错,受到老师的批评和同学的嘲笑。有了这种心理以后,学生就更不愿意开口说英语了,或者说话的时候吞吞吐吐,结结巴巴,越怕就越不会说。  相似文献   

6.
初中语文课的说话教学还没有得利府有的重柳。学生在语文课上发言机会很少,有的一学期下来没得到一次发言的机会,在其他场合发言的机会就更少。因此,导致了多数学生说话能力差。那么,如何改变这种现状呢?第一,必须对说话教学进行再认识。一、我们应牢固树立“听说读写并重”的语文教育观。过去,语文传统教学一直把阅读和写作视为教学的重要内容,而忽视听说训练。这显然是与叶老一听说读写一把抓”的语文教育思想相悻的。叶老早在1924年就以“说话训练”为题,精辟地阐述了说话训练在语文教学中的必要性、重要性和迫切性。他认为“说…  相似文献   

7.
语文老师在课堂上经常会感到十分困惑的是:当我们让学生讨论问题的时候,学生在小组中讨论得很积极,甚至有时到了面红耳赤的程度,可在课堂上进行发言辩论时,往往是词不达意,不知所云,也就是说,"不知道如何围绕一个主题说话"。我认为,这种现象,主要是我们平时缺乏对学生进行口语训练造成的,所以我们要重视口语教学,只有重视了口语教学,学生的说话水平才能提高,我们的语文教学才能真正落到实处。我认为,要想做好口语教学,需要从学生的实际状况出发,做好以下几方  相似文献   

8.
在平时的听课中,我们发现,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令人堪忧。在有些课堂上,发言的同学寥寥无几,经常是个别同学轮流发言,多数同学沉默不语;即使老师硬让一些同学站起来发言,学生也是吭吭哧哧说不出话来,有的同学发言声音特别小,还有的同学发言句子不通顺、不完整。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语文教师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因此,要改变这种局面,首先要从教师抓起。  相似文献   

9.
大纲指出:“说话训练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而仅仅在课堂教学中进行说话训练时间是限的,我们应走出课堂,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指导学生主动说话,培养说话能力。  一、在班队活动中培养学生说话的主动性  有计划的班队活动是提高学生全面素质的有效措施,借此也可培养说话的主动性。  如有一次活动,我们以“保护眼睛”为主题让大家讨论:为什么要保护眼睛 ?怎样保护眼睛 ?保护眼睛有什么好处 ?有的同学谈了自己近视眼的感受,有的同学以亲人中近视眼影响升学填报志愿的实例诉说了近视眼的苦处,有的同学还别出心裁自编自演了小…  相似文献   

10.
又一节思想品德课。我领着学生学习第三课《诚实守信》。当我和同学们归纳了诚实守信的含义:“诚实是说话、做事表里一致,不虚假、不欺骗、不隐瞒;守信是说话、办事讲信用,答应了别人的事,就要认真履行诺言,说到做到。”后,我让学生议一议——结合课文谈谈自己对诚实守信的看法。讨论相当热烈。不到十分钟,就有七、八位同学发言。他们有的颂扬北宋词人晏殊,对他的诚实大加赞赏;有的成语用“一诺千金”来比喻说话算数,信用高;有的用实例说明诚实自古以来就是“立身”的根本……突然,李鹏飞同学举手要求发言。我感到意外,更感到高兴。因为李鹏…  相似文献   

11.
第十三届"让青少年读懂中国"征文,涌现了不少佳作,比如潘悦同学在《不发光,成就发光》中,从厘清"发光"与"不发光"概念入手,层层深入剖析,最后落脚于自身;比如冯欣睿同学在《发光ing》中,着重阐述了"作为普通人的我们更应该明白,在没有发光时我们要接受平凡,但不能沦为平庸"。然而,也有一些同学,陷入"假大空"的泥沼而难以自拔。这类作文,在《向说声"谢谢"》一题中表现得最为突出。  相似文献   

12.
说羡慕     
我们都会遇到这种情况 :当看到别人学习成绩好 ,或者得到老师表扬的时候 ,便会不自觉地产生敬佩的心情 ,这就是羡慕。羡慕别人好不好呢 ?好 ,也不好。看到别人比自己强的时候 ,不同的人就会有不同的想法 ,这都是羡慕在起作用。比如班里的一个同学学习认真 ,成绩突出 ,羡慕他的同学就会不同的相法。有的同学会想 :嗬 ,他真行啊 ,他学习认真 ,能考出好成绩 ,我为什么就不能呢 ?于是便发奋起来 ,把羡慕别人的心理变成一股动力 ,最后终于如愿以偿。而有的同学也可能这样想 :哎 ,他什么时候都考得那么好 ,可是我呢 ?学习老是赶不上去 ,真没出息。…  相似文献   

13.
农村初中的语文教师都有这样的体会,随着年级的升高,课堂上举手的人越来越少,积极主动发言的寥寥无几,有的被老师点名发言的同学甚至会面红耳赤,语无伦次。原因可能有许多,但我认为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一些语文教师的观念还停留在应试教育的层面上,重读写,轻听说,满堂讲,满堂练,而忽视学生说话能力的培养,加之课后生活贫乏,学生缺少锻炼的机会,以致造成了学生不敢说话和不会说话的现状。对此现象,周德藩同志曾谆谆告诫我们:"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信息时代,人们的交际越来越广泛。因此,要从小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说能力。"语言作为交际工具,这个重要性越来越清楚地为人们所认识。因此,加强说话训练应该提高到一个相当的高度。鉴于此,我们结合农村初中的实际,作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4.
我们班从1984年下半年开始进行听说训练实验,实验的时间虽然不长,我觉得收获还是很大的。下面是我的几点体会。 一、通过一学期的实验,学生有了一定的听的能力,说话也初步规范化了。如教《小玲玲当检查员》,学生听我讲一遍故事后,就能准确完整地回答我提出的问题:这个故事里有几个人?讲了一件什么事情?经过训练,学生不但能认真听老师讲话,还能认真听同学发言。如有—位同学说到自己的手绢上有两支大红花,有的同学马上就指出,花不能说“支”,应该说“朵”我让同学们互相纠正语病,同学们感到很新鲜,学习积极性很高。  相似文献   

15.
情景描述: 这是一堂一年级的数学课,学习内容是"比高矮".课上,老师请一位学生站到讲台旁边,问大家:"这位同学是高还是矮?"学生有的说"有点矮",有的说"高",有的说"不高不矮"……嚷成一团.这时,老师让这位同学分别跟一个高个同学和一个矮个同学比身高,并要求学生用"××比××高,××比××矮"的句式说出比较的结果,最后还总结道:"高矮不是固定的,关键要看和谁比."  相似文献   

16.
英语中的"说"通常可翻译成say、speak、talk和tell,但是有的同学对它们的含义及用法不能正确区分,非常容易混淆。下面就来介绍一下它们的区分及用法,相信会对同学们的学习有所帮助。say:意为"说出"、"说过"、"说道",强调说话的内容,它的宾语可以是名  相似文献   

17.
每天,我们学校的操场上好不热闹,好几个班都在上体育课,老师们正在组织同学们活动:有的同学在打沙包;有的同学在踢足球……"滴滴——"体育老师们的口哨声也是此起彼伏,有的老师边吹边喊,经常出现上气不接下气的现象。曾经担任过体育教学工作的我,总结了体育老师吹口哨的几大缺点:1.口中有哨子,嘴不能说话,不能及时评价学生的表现;  相似文献   

18.
一、保护欲望,让学生敢说。这是进行说话训练最基本的要求,旨在鼓励学生解放思想,大胆地、轻松地、无所顾忌地说,激发说话的热情。1.对“抢说”者。教师首先要放下尊长的架子,置身于学生当中,师生间平等对话。同时,要肯定抢说者思维敏捷,观点鲜明,发言积极等优...  相似文献   

19.
在不少语文课堂上.除了教师滔滔不绝地说之外,学生的发言,往往只有少数几个优秀学生在撑场面。在有的语文课上。除了完成一些读的任务外,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甚至从上课到下课都不必开口说话。连语文课上都不必开口说话,久而久之,不少学生就养成了公开场合三缄其口的习惯——这样的学生必然会缺少交往能力和自信心。所以,语文课堂要面向每一个学生,让人人都有说的机会。那么.面对一个班级的四五十名学生,怎样才能做到呢?  相似文献   

20.
<正>《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但我在课堂教学中发现,虽然教师"一言堂"的现象有了很大改观,但仍有一部分学生不是没有积极参与表达,就是不知如何表达,甚至不愿意听同学的发言。如何让学生在课堂上多说话,而且有一定的质量呢?一、提高问题质量,让学生有话说说是思维外化的形式,要想说好,就必然经过认真的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