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创设情境,激发思维兴趣   教师可通过图画、音乐和语言的描绘,再现课文所描述的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对作品刻画的人物、抒发的感情、阐述的哲理产生一种亲切的感受,从而化难为易,激发学生思维兴趣。如教《草原》一课,学生对草原没有直接感受,因而对课文第一段理解比较困难,教师可运用录音磁带 (配有草原音乐 )和投影片 (表现草原风景的投影片 )以及有感情的朗读,把学生带入那茫茫草原,使学生获得身临其境之感,既陶冶了学生的情操,又培养了学生的想像能力。   二、进行思维训练,培养学生求异思维能力   教学中可引…  相似文献   

2.
一、以教师声情并茂的范读打动学生,激起学生朗读的兴趣小学教材中许多文章均出自名家之手,这些文章文质兼美,蕴含丰富,只有通过朗读,细心品味,才能真正领略其中优美的意境。例如老舍先生的《草原》,就是一篇意境优美、诗情浓郁的抒情散文。教学一开始,教师首先通过自己的朗读一下子把学生带入到辽阔美丽的草原画卷中:“这次,我看到了草原……”听着老师的朗读,学生也会情不自禁地跟着读起来,并且极其投入,富于情感,学生的朗读兴趣一下子就被激发起来。  相似文献   

3.
在阅读教学中,以情感为纽带,让学生在感受课文所描写的形象中动情,不仅可以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课文,而且能陶冶学生的情操,丰富学生的心灵。因此,引导学生认识、感受课文所描写的形象,是阅读教学中不容忽视的一环。一、以读激情朗读是理解作品思想感情的好方法,也是表达作品思想感情的好方法。因此,应引导学生在朗读中整体感知,在朗读中有所感悟,在朗读中增强语感,在朗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当然,教师首先要进行示范朗读。教师充满激情的朗读,可以把学生带入课文所描写的情境之中,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从而拨动学生情感的琴弦。如我在朗读《…  相似文献   

4.
正《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指出:"朗读是阅读教学中最经常最重点的训练,各年级都要重视朗读,充分发挥朗读对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陶冶情感的作用。"学生只有入情入境地朗读,才能在美好情感的氛围中,体味作者的感情,把握文章的脉搏,感受文意、文情和文境。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创设一个良好的教学情境能够唤醒学生主体意识,让学生产生强烈的心理共鸣,情感自然而然地会被调动起来。因此,在语文课上,教师要巧妙创设富有感染力的朗读情境,引导学生走入文本,感悟文本,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才能使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感情朗读之中,有效提高学生朗读水平。写美景的文章我们可以配乐朗读,如教学《草原》这一课的第一段时,在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播放一段旋律优美舒缓的琵琶曲,引导学生边听边把自己当作课文中的"我",正驰骋在广袤的草原上,让学生在这轻柔、抒情的音乐声中朗读,不但把握了作者情感,还提高了朗读水平,陶冶了情操。  相似文献   

5.
以读助讲读中领会《草原》朗读课型设计广东顺德市教师进修学校邓玉玲《草原》是我国语言大师、人民艺术家老舍先生写的一篇意境优美、诗情浓郁的记叙文。文章抓住事物的特点,静态与动态相结合,生动地描绘了蒙古草原瑰丽的景色和蒙族人民热情好客的情景,是一篇对学生进...  相似文献   

6.
教材:人教版教材一年级(下)第14课 设计理念: 语言学习要重视积累,朗读是重要的形式,它既是理解语言的有效手段,也有助于增强语感,发展语感.学生学习书面语言的主要途径是范文语言的内化,教学时,教师应该让学生直接去感受语言,积累语言.一年级的学生处在阅读的起始阶段,本课教学借助色彩明亮的图片、动画、音像手段等把学生带入课文情境.让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放声朗读,朗读词语、朗读句子,是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启迪,感受审美乐趣.  相似文献   

7.
《草原》一课,是著名作家老舍的作品.课文主要描写了草原的美丽景色和草原人民热情待客的情景.教学时,我按作者进入草原后的经历,引导学生将课文分两大部分进行理解.第一部分写草原的景,第二部分写草原的人.在分析课文的时候,我考虑到学生没有去过草原,有的学生虽然通过电影、电视见过草原,但对草原的认识理解不深.针对这一点,我充分利用幻灯片、录音等电教手段,把学生带入了草原特有的情境之中.一、利用幻灯、录音使学生进入情境面对学生的实际,备课时,我转录了抒发热爱草原情感的录音带,绘制了一系列美丽大草原的幻  相似文献   

8.
韦晓慧 《广西教育》2014,(13):65-65
一、教材分析人教版语文第十册课文《草原》是一篇融自然美、人情美、语言美于一体的散文佳作,作者老舍先生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感受,通过生动的笔触,描绘了草原的景色美和人情美,充分展示了蒙汉人民之间的深情厚意。二、教学目的(一)知识与技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和学习中感受草原的景色美、人情美。(二)过程与方法:领悟课文描写景物的方法,感悟、积累优美的语言,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9.
语文学科的特殊性决定了它教学方式的特殊性,语文情境教学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从而使语文教学达到其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渗透的目的。朗读是一篇课文情境教学的有效途径。教师要为学生进入课文情境设计教学语言,特别是对学生的朗读作必要的指导。  相似文献   

10.
我是怎样引导学生读懂课文的内蒙古海拉尔市新特桥小学周立华一、精心设疑,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草原》一文是我国著名作家,一代语言大师老舍先生50年代去内蒙古参观访问时所写的一篇叙事性散文。文章语言优美,文字流畅。字里行间流露出对草原景色...  相似文献   

11.
正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是课文朗读。声情并茂、抑扬顿挫、字正腔圆的朗读会使语文课更有感染力,对帮助学生理解欣赏课文的内容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语文教师常会遇到这样有趣的事情:毕业多年的学生回校看望老师,在交谈中回忆起往昔上课的情境,往往会有学生惟妙惟肖地模仿当年老师朗读课文的声调,逗得大家哈哈一乐。可见朗读对学生印象之深。因此,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发音正确、吐字清晰  相似文献   

12.
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和智力,朗读则是达到此目的的重要途径之一。而教师的范读在教学中积极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它是引领学生对课文进行读解的“催化剂”。但是随着电教器材进入课堂,教师范读课文越来越少。很难见到教师声情并茂的朗读与学生的心灵产生强烈共鸣的情境。因此,我们有必要在教学中加强教师的范读。一、通过教师的朗读,能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感悟能力“语感”,反映人对语言文字的感知、把握和运用能力,是一个人语文素质的核心因素。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文字语言的训练,我以为最紧要的是训练语…  相似文献   

13.
情境式提问是通过语言的意义、声调、形象、感情色彩.激起学生的情绪、情感以及想像活动,把学生带入课文情境的一种提问方式。它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与效率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4.
朗读有助于发展学生的语言和思维;朗读有助于审美教育:朗读有助于让学生真切地感受课文。因此,采用“美读”不失为一种好的方法。所谓“美读”即是伴着音乐有感情的朗读。音乐的选择要符合课文的意境,要舒缓、轻柔,给人一种美的享受,再加上标准流利的普通话,抑扬顿挫地、有感情地朗读,一定会给学生创设美的情境,从中充分感受课文的意境,体会文字的美妙。这种方法适合于那种写景散文、抒情散文等。比如,巴金的《繁星》、朱自清的《春》、老舍的《济南的冬天》等文章。  相似文献   

15.
朗读是引导学生感受语言情境、体味语言情感、理解语言韵味的重要方法,学生朗读能力的逐步提高,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就会逐步加深。在课堂教学中,朗读越来越体现出独特的训练价值,应该不断强化。一、“趣”中引路,激发朗读欲望教师应根据朗读教学的特点,“趣”字引路,激发学生的朗读欲望。教师的教学活动要有趣,通过创设情境、巧妙答疑、激发想象、情境表演,实践活动等,引起学生的朗读兴趣。遇到篇幅较长、内容较复杂的课文,学生往往兴趣  相似文献   

16.
在课堂提问中,“通过语言的意义、声调、形象、感情色彩,激起学生的情绪、情感以及想象活动,把学生带入课文情境”,(李吉林《情境教学实验与研究》)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与效率的重要手段。这样的提问,称为“情境式提问”;创设的情境,称为“语表情境”。 在情境式提问过程中,教师以饱满的热情向学生提出问题,以生动形象的语言展示教材内容,创造和谐愉悦的课堂气氛与学习  相似文献   

17.
杨莉婴 《海南教育》2014,(10):26-27
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是课文朗读。声情并茂、抑扬顿挫、字正腔圆的朗读会使语文课更有感染力,对帮助学生理解欣赏课文的内容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语文教师常会遇到这样有趣的事情:毕业多年的学生回校看望老师,在交谈中回忆起往昔上课的情境,往往会有学生惟妙惟肖地模仿当年老师朗读课文的声调,逗得大家哈哈一乐。可见朗读对学生印象之深。  相似文献   

18.
朗读能力是教师的基本素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而且可以帮助学生加深理解课文内容和学习课文中生动、形象的语言。教师有感情的朗读可以再现作者的思想感情,把抽象的文字符号转化成形象的语言信号,有如给一张黑白相片加上色彩,使学生更形象、生动地理解文章,在自己的脑海中生成一幅幅图画,与作品的人物产生共鸣,促使学生思维和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19.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没有琅琅书声的课堂是失败的语文课堂,学生读不好课文的语文课是失败的语文课。因此,低年级闲读教学中必须通过创设情境、教师范读.想象表演读等形式进行朗读指导。  相似文献   

20.
一、巧妙创设对话情境1.再现课文情境。让人宛如身临其境的感受课文,既提供了对话的素材,又能很好地引起学生对话的欲望。如,《丰碑》一文,虽然悲壮感人,但与学生实际较远,人物形象在学生心目中只是程序化的故事英雄。因此,创设情境,让学生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进行自由朗读,才能够缩短时空距离,将语言文字还原成语言形象,从而激起学生体验、对话的欲望。我们可以让学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