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机器人是信息技术的载体,也是各种素质教育的理想载体,因此大批中小学正在或者筹划开设机器人课程,普及机器人教育。作为未来小学教师的小学教育专业本科学生,必须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技能,以及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机器人的基本思想和方法,才能担负起一个高素质的小学老师的责任。因此在小学教育本科专业中开设机器人课程非常迫切。分析我国小学教育中机器人课程的开设现状,阐述小学教育中应该如何开设机器人课程,如何讲授机器人课程;根据小学教育课程的要求,提出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开设机器人课程的思路和方案,并结合温州大学小学教育本科专业的教改实践,给出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开设机器人课程的实施经验和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2.
胡婷婷 《江苏教育》2022,(92):65-67
南京市上元小学的机器人教学活动以社团的形式开展,目前已成为学校特色社团,并相应开发出特色课程。学校近年来投入多方力量,在延时服务背景下,深入发展“儿童至上”的特色机器人社团,在机器人教育课程中积累了不少实践经验,对同类学校的机器人教育普及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技术课程中人工智能机器人教育课程在中小学课堂的实施给出方案,分析学生接受机器人教育的心里状态,探讨了在机器人课堂中的阶段性课程的设置,给已经具备或即将具备硬件条件开展机器人课程的教育机构提供参考,以促进机器人课程在中小学更好的开展。  相似文献   

4.
何伟 《科幻画报》2023,(4):188-189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工智能教育成为信息技术领域的热点。国务院发布的《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明确要求实施全民智能教育项目,因此,小学领域开发人工智能课程具有重要意义。新课标明确了小学人工智能教学内容目标,机器人课程对推动学校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科技素养,增强社会实践意识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小学人工智能课程中,机器人教学内容设计存在许多不足,如何优化教学设计提高教学质量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概述了小学人工智能课程教学目标要求,探讨小学人工智能课程中机器人教学内容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我国的科学技术研究取得了重大进步,机器人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中。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我国越发重视素质教育,提倡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对小学阶段的教育教学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信息技术是小学阶段的一门基础学科,教学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增强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将机器人技术引入小学信息技术的课堂教学中,能够提高教学的效率和质量。本文从开展户外活动教学、增设实践课程、游戏教学方式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如何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实施机器人教学,为广大信息技术教育工作者提供教学思路。  相似文献   

6.
机器人教育作为创客教育的主要形式,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综合实践能力等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针对机器人教育中教学评价指标不够明确、评价方式单一的问题,文章构建了PTA表现性评价设计流程,开发了小学机器人PTA表现性评价量规,包含设计、搭建、优化、展示等四个维度,采用德菲尔法、肯德尔系数法确定了评分信度和权重。并选择某小学开展机器人教学行动研究,结果表明学生的PTA成绩、课堂的满意度和创新能力都有了显著提升。  相似文献   

7.
各种各样有关机器人的科技创新与竞赛活动层出不穷,竞赛评比成为衡量学生学习机器人成绩的主要依据。在机器人教学尚未大规模普及和缺乏课程的引导下,如何科学评价机器人教育的课堂教学目标与效果,是目前中小学开展机器人教育面临的困惑,亟待探索。本文以中小学开展机器人教学的实体和虚拟两种主要环境为例,在学校开展机器人学习评价的实践研究,探究在机器人硬件环境并不优越的情况下,如何开展小学机器人教学和学习评价,建立相关学习评价标准,促进学生素质的提升。  相似文献   

8.
机器人教育即学习机器人的相关理论以及相关技能,旨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2000年,我国开启小学机器人课程教学。目前我国小学机器人课程教学尚处于初始阶段,在学习活动设计等方面还存在不足:有些学习目标不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学习活动多以教师讲授形式开展,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状态,少有动手实践的机会;评价的主体仍是教师,评...  相似文献   

9.
隐性课程作为一种着眼于学生全面发展的课程体系,全方位地影响着学生。在小学教育中,隐性课程具有提高小学生学习效率、激发小学生学习动机、促进小学生个体和谐发展的功能。提供具有隐性课程因素的课堂环境、开展体现学生个性特点的课外活动、提高教师对隐性课程的认识,是在小学教育中发挥隐性课程功能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随着科技发展,教育水平的提高,教育机器人顺利走向中小学校园,机器人项目成为学校特色科技项目,且随着机器人项目的发展,其逐渐由小组活动项目转型为面向全校的普及校本课程,很大程度上改善了课程开展师资和课时问题,使得各年级学生取得收获,在机器人项目方面实现了教育公平化。本文分析了中小学阶段开展机器人项目的现状以及开发机器人普及课程的意义,探究中小学机器人普及课程"走近机器人"的开发和实践。  相似文献   

11.
AI机器人社团活动课是目前高中阶段普遍开展的一门社团课程,该课程因其具备创新性和趣味性等特点,现已成为极具代表性的校本课程之一.[1]该社团活动的开展不仅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而且对学生的学业成就有较大影响.[2]在AI机器人社团竞赛项目中,应用高中数理方法[3].能发挥较大作用.笔者以2019年WER(World Educational Robot,世界教育机器人)世界锦标赛为例,从以下三个方面谈一谈高中数理方法在该社团中的应用与实践.  相似文献   

12.
以江苏省句容高级中学开展的机器人教育为例,阐述了机器人教育在信息技术课程改革中的地位和作用。以机器人教育作为信息技术课程的重要内容之一,句容高中的做法和经验值得学习。  相似文献   

13.
伴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在新时期人们对于教育有了更高的要求,学校要不断地进行教学模式方式的创新,构建完善的课程体系,从而适应新时期社会发展对于教育的要求,提升我国教育的质量和水平。目前在全国范围内都在开展素质教育,学校一定要认识到小学品德课程在素质教育实施过程中发挥的作用,不断地整合和优化现有的小学品德课程资源,做好小学品德课程资源的发掘和利用,促进我国素质教育的进步与发展。在小学品德课程资源发掘和利用的过程中,要认识到小学品德课程与我国教育之间的关联,对小学生教学的作用,才能更有针对性的利用好小学品德课程资源,为祖国的现代化建设培养高素质的接班人。  相似文献   

14.
小学阶段的机器人课程旨在让学生在机器人项目的体验中了解机器人的组成、机器人的功能,激发学生对机器人项目的创意与兴趣,让学生感受到机器人就在我们身边,并为人类服务。要有效地开展机器人教学,就必须从学生认知与兴趣点出发,联系生活实际,充分开展合作交流,并在教学中融合新兴技术,提高教学效率。本文以《道闸机器人》一课为例,阐述了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做法和思考。  相似文献   

15.
机器人技术是一门综合学科,它包含数学、物理、电子、编程、机械等各种技术。在中小学机器人教学中,鼓励学生大胆想象,运用不同的方法和理念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和创新思维,提升其科学精神。文章详细讲述了学校机器人教育开展的课程框架模式、课程设置、课程实施,构建了中小学机器人教育体系,从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两个维度阐明了两者的关系和相互作用,为学校进行机器人科技教育提供了充分的理论和实践基础,对学校机器人教育普及和创新人才培养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6.
深圳市宝安区教育信息中心申报了国家教育技术重点课题《区域中小学创客课程开发研究》,通过课题研究为全区学校推进"创客教育"工作提供规范且符合本地区使用的实际的《创客课程》,引领全区开展"创客教育"工作,文章对基于课题研究而开发的区域中小学创客课程特色案例《萝卜圈虚拟机器人课程》《3D打印课程开发》《Cellrobot细胞机器人创客课程》《中文戏剧VR实验课课程设计与开发》《小学动漫创客课程开发研究》进行了分析,为创客课程体系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7.
<正>法治教育在推进法治社会建设过程中是不可或缺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是开展法治教育的重要阵地,在课程指导中融合法治教育目标符合培养小学生法治意识的要求。本文简述小学道德与法治课与法治教育融合的策略,旨在发挥道德与法治课程的育人功能。  相似文献   

18.
《考试周刊》2018,(67):1-2
小学德育体系中生活与成长教育的实施要走近自然,开展德育;走进社区,开展德育;走入内心,开展德育;推行良好心态的工程建设;推行成长记录教育模式;发挥课程作用输送成长价值,实行德育生活化,增强德育的实效作用。本文从生活化教育理论和成长教育理论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小学德育体系中生活与成长教育的实施要实现生活化教育与成长教育。  相似文献   

19.
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和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德育在小学教育中已经融合在各个学科的教学过程中。事实证明,德育在语文等课程的教学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也应该渗透德育,而且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势在必行。然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德育的渗透还存在很多的问题,我们需要找出问题的本质所在,结合问题和其他课程德育渗透的经验提出在小学数学教育中德育渗透的可行方法,让德育更好地渗透到小学数学教育中,让孩子们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实现德育和智育的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20.
张小武 《教育》2008,(10):18-21
2000年,北京景山学校以科研课题的形式将机器人普及教育纳入到信息技术课程中,在国内率先开展了中小学机器人课程教学。2003年4月,教育部正式颁布《普通高中技术课程(实验)标准》,机器人教育进入大众视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