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安全感是人的基本需要,学生缺乏安全感会影响他们的生活和学习。本文以课堂教学过程中儿童的安全感问题为探讨对象,阐述了儿童缺乏安全感的表现,并分析了其原因,然后从生命关怀的角度,阐释了教师应该给学生以生命关怀,增加学生的安全感,促进其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2.
比起身体安全问题,心理安全事故带来的后果比较内隐,一是不易发现,二是大家对心理安全事故及其后果缺乏足够的认识,所以幼儿的心理安全问题并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而事实上,心理安全事故给幼儿带来的伤害对孩子一生影响深远。本文尝试从心理安全感及其对幼儿心理健康的影响、造成幼儿心理不安全的因素等方面来探讨幼儿的心理安全感及其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心理安全感及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354名大学生进行了研究,考察了大学生心理安全感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对如何有效树立大学生心理安全感进行了探讨。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安全感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但大学生心理安全感受到性别、专业、生源、是否学生干部和年级等因素的影响,大学生专业和生源也在心理安全感上存在交互作用,而其他变量间交互作用均不显著。  相似文献   

4.
安全感是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条件。然而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却经常对许多事物如雷电、黑夜、某些动物等感到恐惧。这就需要父母不断地帮助孩子克服恐惧心理,构建一个安全的心理环境。  相似文献   

5.
许多离异家庭的子女处于生理和心理发育的关键时期,其心理健康情况受到抚养人的直接影响。离异家庭青少年子女往往会产生被抛弃心理与失落心理、缺乏安全感、愤怒的心理和攻击的行为、行为退缩和逃学厌学等问题,作为家长要注意调整自己的心态,帮助孩子建立正确的认识,同时还要关注孩子的心理感受,给孩子创造一个爱的氛围,帮助孩子处理好与学校的关系,适应新的家庭环境,使离异家庭的孩子能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6.
许多离异家庭的子女处于生理和心理发育的关键时期,其心理健康情况受到抚养人的直接影响。离异家庭青少年子女往往会产生被抛弃心理与失落心理、缺乏安全感、愤怒的心理和攻击的行为、行为退缩和逃学厌学等问题,作为家长要注意调整自己的心态,帮助孩子建立正确的认识,同时还要关注孩子的心理感受,给孩子创造一个爱的氛围,帮助孩子处理好与学校的关系,适应新的家庭环境,使离异家庭的孩子能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7.
安全感是儿童成长和发展不可缺少的基础性心理需要,有利于儿童的心智发展、心理健康和顺利社会化.消极的家庭环境因素、非理性的家庭爱和不当的家庭教育方式是导致当前儿童安全感缺失的主要家庭教育因素.为此,家长们既要有足够的安全感教育意识,又要能针对上述问题采取措施,对儿童进行理性的家庭教育,以保障儿童安全感的确立,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8.
王超 《学周刊C版》2021,(16):109-110
小学生正是心理、生理快速成长的关键期,因此会产生各种心理问题。同时,小学生作为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其成长备受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和广泛关注,众多调查表明:影响小学生成长的主要环境还是学校。为此,教师可以当前形势下小学生心理、生理健康状况为基本出发点,分析和探讨学校环境中的积极因素对小学生健康成长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共青团云南省委对未成年人思想状况的调查,共收回问卷63501份,较准确地反映了我省未成年人的总体情况。我们来看一看学生心理需求的状况。问题:“你是否感到孤独?”调查显示:13.36%的小学生感到“很孤独”,51.26%的小学生“有时感到孤独”,“感到不孤独”的小学生只占40.37%,结  相似文献   

10.
在小学课堂上构建学生的心理安全感对小学生的学习及心理发展意义重大。重视教师良好情绪的引导作用、合理安排课堂教学的空间和时间、开发丰富的教学资源及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手段进行教学、重视学生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一,因材施教、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综合运用各种评价模式等都是帮助小学生构建心理安全感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大学一年级新生在初入校园时会面临各种适应问题,其心理安全危机一般高于其他年级的大学生。本研究以大学一年级新生为对象,重点考察新生的心理安全感,调查结果显示,大学一年级新生的心理安全感在性别、城乡、是否独生子女等方面都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小学生自杀事件屡有发生,究其根源,主要是由于这些孩子心理脆弱、意志力薄弱、责任心缺乏、外界压力大以及整个社会缺乏对小学生挫折教育关注。小学生是正在成长的一代,是祖国的花朵和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的健康成长是关系我国命运的大事,因此,对他们进行挫折教育迫在眉睫。而教育是个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的三方合力,只有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关注小学生挫折教育,建立全方位的挫折教育网络,方能有望实现小学生抗挫折能力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13.
夫妻关系不和谐,会使孩子缺乏安全感、归属感而导致心理失衡。家庭和睦,婚姻幸福,是孩子成长的最好温床。  相似文献   

14.
学生中蕴藏着巨大的创造潜力,需要教师去认真地挖掘、培养。研究如何培养、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是教师的永恒话题。一、为学生营造一种安全、自由的心理环境有学者提出,一个人的创新精神只有在他感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条件下,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表现和发展。所谓“心理安全”是指不需大限度的表现和发展。所谓心理安全是指不需要任何的戒备心,不担心别人会随时指责和批评自己,有一种安全感。如学生在回答问题时,不担心回答错了老师会批评自己,同学们会看不起自己,能够无所顾忌地发挥,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一个人的聪明才…  相似文献   

15.
蒙琰 《教育教学论坛》2014,(23):201-202
单亲家庭的幼儿在幼儿园的学习过程中相对于正常幼儿而言个性表现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他们会感觉到孤独和恐惧,容易焦虑、易怒、自卑、攻击性强,同时极度缺乏安全感。因此幼儿园教师要以幼儿为本,选择教育策略,让他们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6.
<正>自卑是一种自我否认,对自己没有信心,低估自己的能力,对自己不认同的心理表现。对于中学生来说,自卑心理主要影响以下几个方面:1.心理健康。自卑感强的学生难以体会到幸福感,他们会感到焦虑,缺乏安全感,并且长时间处于紧张的应激状态,长期保持这种状态会影响到心理健康和人格发展。2.人际关系。自卑感强的学生往往不擅长交往,他们在班级中时常不被人接受,没有朋  相似文献   

17.
对于小学生来说,安全感很重。有了安全感才会有孩子的快乐成长,快乐学习和生活。  相似文献   

18.
正安全感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准。它能使一个人最终成为内心安定、幸福的人。安全感可以让我们积极而坦然地面对生活以及生命中的风风雨雨,有一颗强大的心。安全感会让一个孩子充满自信,有意愿和能力去探索外面的世界。安全感也会让孩子成为一个有价值、受欢迎的人。安全感,才是每个孩子人生的起跑线。如何从一出生就培养孩子的安全感?如何判断你的孩子是否缺乏安全感?如何在复杂多变的世界中重获安全感?请和我们一起踏上寻找安全感之路。  相似文献   

19.
薛焱 《班主任》2012,(3):18-21
学生在校安全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千千万万家庭的幸福安宁和社会的稳定。近几年小学安全工作的力度明显加大,小学生伤害事故有所下降。但是,校园内特别是课问,或大或小的伤害事故还时有发生,影响了学生的健康成长,影响了教育教学工作,甚至引起家校纠纷,扰乱了学校正常工作。笔者对课间伤害事故进行了分类,并针对当事小学生心理状态提出相应对策,力求帮助学生增强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尽可能减少课问伤害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随着民众安全感的普遍逐年下降,对儿童进行心理安全教育也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而心理安全教育的价值取向则是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儿童心理安全教育应以让儿童体验到充分的心理安全感为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