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现在,越来越多的父母为了家庭外出打工,留守儿童的数量也越来越多,孩子大部分都和家中的老人生活在一起。虽然家中的生活条件好了,但是留守儿童的教育却出现了问题,留守儿童的不良行为习惯越来越多,必须引起家长和教师的注意。  相似文献   

2.
正近几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形势的变化,农村有很多青壮年劳动力纷纷走向了城市,虽然他们给城市的发展带来了活力,但是他们的子女留在农村。这些留守儿童在生活、学习、情感等方面缺少父母的关爱,在行为方式上缺乏必要的约束,久而久之形成了不良的生活和学习习惯,出现学习品质不良,学习不求上进,敷衍应付,还沾染上一些不良的习气,甚至出现一些违法犯纪的事件。要纠正留守儿童不良的行为习惯,先要找准其不良习惯的成因,然后采取必要的策略措施。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的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农村一些进城务工的人员也在持续增加,这种现象的产生就导致农村的留守儿童数量不断的上升。留守儿童一般都是跟着爷爷奶奶长大,孩子的父母可能一年到头在家陪孩子的时间也不超过一个月,因此在留守儿童成长的过程之中会由于缺少父母亲的爱而受到一些影响,尤其是在留守儿童的日常行为习惯上有很多问题。本文通过对农村幼儿园留守儿童不良行为习惯成因及其建议进行深入探究,并对其中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相对应的改进策略,希望能够对我国的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做出一份贡献。  相似文献   

4.
"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流动到其他地区,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并因此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在一起的14周岁及以下的儿童。我区留守儿童在农村学校尤为普遍,因为农民工进城务工和经商是现代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一种必然的社会现象。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留守儿童自残行为有了蔓延的趋势而且极具危害性。导致农村留守儿童自残的因素很多,有学习压力、感情因素、家庭贫困、父母关系等,家庭教育缺位和贫困是主要因素。但从根本上来说还是留守儿童漠视生命,缺乏生命意义感导致的,所以,要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的生命教育。  相似文献   

6.
据统计,当前青少年刑事案件中,农村"留守儿童"犯罪案件占有较大比例。如何做好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工作,使其健康成长,需要社会、教育部门等认真思考、科学谋划。文章以两个典型犯罪案例引入,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环境三方面深入剖析了农村"留守儿童"犯罪的成因,并提出了完善家庭的教育功能、加强和改进学校的教育职能、充分发挥社区教育的作用、政府要营造良好关爱环境等策略。  相似文献   

7.
"留守儿童"是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个特殊群体,作为一名农村小学低学段数学代课教师,我对"留守儿童"不良数学学习习惯的负面效应深有体会。本文通过系统分析研究,试图为农村教师们提供一些改变留守儿童不良学习习惯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8.
父母的外出务工,亲情的脱离,学生第一负责人空位,学校教育的不足,及社会关注不充分等原因产生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根本原因之一。政府、学校、家庭的联合管理是解决留守儿童的心理的根本措施。因此,笔者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多年来深入研究,积极探讨出留守儿童产生心理问题的根本原因,提出了对其有效的教育措施和方案,使留守儿童的身心能够得到健康有效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留守儿童是农村学校中很常见的群体,他们中有的因为双亲外出打工得不到应有的关心呵护,心理方面存在阴影,很大一部分表现出内心封闭、情感冷漠、自卑懦弱、行为孤僻、缺乏爱心和交流的主动性,还有的脾气暴躁、冲动易怒,常常将无端小事升级为打架斗殴。在他们身上有很多不良习惯,作为一名农村教师,要想转变这些不良习惯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针对留守儿童不良习惯的现状及对策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0.
农村留守儿童的问题及成因:亲情疏远,心理失衡;监管缺失,行为失守;环境恶劣,学业荒疏;关爱意识淡薄,安全失保。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需要政府、学校、家庭、社会各司其职,密切配合,通力合作,共同构建起关爱留守儿童建康成长的体系。  相似文献   

11.
城镇化的进程异常迅猛,涌现了民工潮及农民外出经商、学习、出国务工等普遍的社会现象,在农村出现了一个新的特殊群体--留守儿童,学校也就有了"留守儿童"学生这个名词,也就给学校教育带来一个新的问题.本文从分析留守儿童问题学生的现状、成因入手,建议性地提出教育对策,以期达到抛砖引玉,切实做好留守儿童问题学生的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2.
作为社会转型中衍生的新群体,农村留守儿童的成长因父母外出打工具有鲜明的不健全性。关注农村留守儿童的成长状况,预防留守儿童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并对已经出现的问题寻求解决途径,以期为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创造更为有利的条件。  相似文献   

13.
柳文霞 《考试周刊》2010,(25):217-218
据公安部对全国未成年人犯罪案例的分析.发现这些案例的对象大多是农村留守儿童。所谓的“留守儿童”是指农村流动人口在户籍地以外谋生时.把未成年的子女留置在户籍地而产生的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由于留守儿童特殊的生活和教育环境。引发的生活、教育、情感、心理等一系列问题日益凸显。  相似文献   

14.
当前,农村小学留守儿童逐渐增多,他们长期缺少关怀和照顾,使得留守儿童性格孤僻,不愿意主动交流,并且养成了很多不良的学习习惯,不利于学生的成长。主要原因在于学校疏于管理留守儿童,教师没有对留守儿童给予更多的关心,没有及时纠正留守儿童不良的学习习惯,对此,提出了具体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5.
社会的发展带来各类资源的不断流动,其中人才资源的流动尤为重要,但同时也造成了不可忽略的留守儿童问题,以此作为探讨分析的切入角度,着重论述幼儿园大班留守儿童在口语交际方面存在障碍的原因,并提出切实可行的优化策略,希望能够真正对该领域的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6.
留守儿童的大量存在及其特殊的家庭和社会环境的影响,有必要关注这个群体的心理问题.重庆市留守儿童主要存在性格缺陷、价值观偏移、人际交往困难、情绪情感障碍等方面的心理问题,导致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有家庭教育不到位、学校教育不全面、相关政策不完善等方面.为此,应整合家庭、学校、教师、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和社会各方面力量来共同提升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7.
3~6岁是儿童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但农村幼儿园的留守儿童长期与父母分开,严重缺乏父母的关爱与教育,导致许多幼儿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口语交际障碍。这些问题是家庭、幼儿园、社会等多种因素共同造成的。我们要充分发挥幼儿园的教育主阵地作用,群策群力,让留守儿童感受到来自老师、伙伴、家长和社会的关爱,消除他们的口语交际障碍,提高他们的口语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市,农村留守儿童数量也随之增加.由于父母不在身边,使得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缺失,文章分析了使得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问题,积极探讨其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提出对“留守儿童”有效的教育政策,时期身心能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留守儿童”一词最早产生于20世纪90年代,主要指在城镇务工、经商的农村人员留置在户籍所在地的未成年子女。据有关资料统计,中国有1.2亿农民常年在城市务工或经商,其结果是产生了将近4000万的留守儿童。由于留守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期,却无法得到父母在思想认识及价值观念上的引导和帮助,生活中也缺少父母的关爱与呵护,成长过程中面临着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农村留守儿童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性分析,发现留守儿童的现状不容乐观。要解决留守儿童的诸多相关问题,需要构建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网络体系,尤其在政策措施、直接的教育机构、家庭教育等方面,应加大力度来改变现有状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