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课前预习是一种良好有效的学习习惯。进行课前预习的价值,从短期来看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从长远来看则在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但是,纵观学生预习作业的反馈,学生对预习的兴趣不浓,学生预习的技能、独立思考和质疑的能力并没有随着年级的增长而提高。为了养成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培养真正意义上自主学习能力。教师采用循序渐进的方法指导,在预习作业的指引下,通过对预习作业的及时反馈指导和评价,强化学生学习的动机,帮助学生掌握自学技能,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相似文献   

2.
徐伟峰 《教育》2014,(30):60
课前预习,是小学生英语学习中的第一项内容,是一个学习任务的开始。俗话说得好,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学生预习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然而,很多英语教师,包括笔者自己,都没有足够重视课前预习,认为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主要靠课堂教学和课后作业,跟课前预习没有太大的关系;或者不相信学生的能力,认为学生不会预习;亦或者布置笼统的预习作业,“大家回去把unit5预习一下”,至于学生做与不做,一点也不去关心,很多不自觉的学生听到这样的作业,潜意识里就是没有作业,预习的效果显而易见。  相似文献   

3.
任何一项教学活动都离不开学生的课前预习,只有预习充分,学生才能学得扎实。叶圣陶先生说过:练习阅读的最重要阶段是预习。课前预习作为学习过程的起始阶段,是学生进行有效学习的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它能提高学生学习新知识的目的性和针对性,在提高学习效率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作为教师,我们都应该意识  相似文献   

4.
<正>任何一项教学活动都离不开学生的课前预习,只有预习充分,学生才能学得扎实。叶圣陶先生说过:练习阅读的最重要阶段是预习。课前预习作为学习过程的起始阶段,是学生进行有效学习的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它能提高学生学习新知识的目的性和针对性,在提高学习效率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作为教师,我们都应该意识  相似文献   

5.
《考试周刊》2020,(5):87-88
在一线教学工作中,初中数学的课前预习并没有健全的行之有效的方法,而且师生对数学课前预习的认识也存有很多误区,事实上,课前预习是初中教学中不可忽视的一环,它能够帮助学生主动建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为终身学习打下基础。在一线教学中,教师应重视提升自我素养,用人格魅力感染学生,可精心设计预习导学案,指导学生掌握预习的方法和技巧,针对不同的知识和课型,对课前预习作业设计多样化,注重对预习效果的评价。  相似文献   

6.
有效的课前预习应当能够培养学生课前阅读书本的良好习惯,增强学习主动性,同时帮助教师把握学生的认知起点设计教学内容,让课堂活动真正以学生为中心。在小学阶段,特别是处于低年级的学生,要想真正发挥课前预习的作用并提高学生课前预习的能力,需要教师有效地设计预习作业,结合学生预习情况调整课堂结构,同时对学生的预习情况进行及时有效的评价。  相似文献   

7.
朱琼 《生活教育》2014,(2):48-49
课前预习作为一个教学环节,不同的数学老师对此有着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数学课的课前预习对于提高教学效果是有利的,而有些老师认为数学课的教学没有必有进行课前预习。其实,课前预习的利与弊不应该是取决于"预习"这个学习环节的本身,而应该取决于预习作业本身的内容。好的预习作业应该是对课堂教学效果起到积极作用的。本文将对预习作业的内容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8.
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课前预习是保证学生顺利学习的前提,而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教师往往忽略了课前预习.以下是对50名小学数学教师开展预习工作的调查,大致可以分成三大类:"数学教师没有布置预习作业的习惯"的占18.7%;"偶尔说一下,去看看明天上课的内容"的占75.4%;"每天按要求布置数学预习作业"的占5.7%.从调查中看到,数学教师对于课前预习认识不足,能布置预习作业的很少,甚至部分教师认为:学生预习新知以后,课就没有办法上了,而学生直接掌握知识的结果,还会造成部分学生上课不听等现象.  相似文献   

9.
王影 《成才之路》2024,(10):121-124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初中生物教学越来越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和自主性。课前预习是自主学习的重要环节,对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具有重要作用。文章概述课前预习的定义和原则,强调课前预习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重要性,从明确预习目标和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有效课前预习等方面对初中生物课前预习教学策略进行探讨,旨在帮助学生更有效地进行课前预习,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10.
预习在学习知识的整个过程中作用是很大的,是学生学习知识的重要一环。教师在平常的备课中往往能够做到备教材、备学生、备方法,但往往忽略了备学生的课前预习。只有正确对待预习作业,让预习发挥应有的效能,从而提高学生在课堂上听课效果,才能真正发挥预习对课堂教学的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11.
在新教材使用中 ,我实验了“自读质疑式”阅读教学 ,我觉得这个方法对培养学生勤查、勤问、勤思 ,促进学生发展行之有效。“自读质疑式”阅读教学分课前预习 ,预习情况展示 ,围绕课时目标自读、质疑、讨论、检测与迁移训练四个步骤。一、落实课前预习 ,培养学生独立学习能力为了不使课前预习流于形式 ,将课前预习落到实处 ,我的作业原则是布置预习就不留其他书面作业 ,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搞预习 ,明确要求学生预习作业不得轻视。并设计统一要求 :开学初每人准备一本读书笔记本 ,对每课预习内容做记录。统一的预习步骤是 :1自读全篇课文 ,勾…  相似文献   

12.
课前预习是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是课堂教学活动能否高效的基础,也是能否切实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和思维品质的一项重要训练。小学生语文素养和能力处于最初发的发展阶段;那么,如何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预习能力,让预习真正转化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呢?  相似文献   

13.
课前预习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环节,也是培养学生学习习惯的有效手段.在课前预习中,一定要提高学生对课前预习的重视,二是要教给学生预习的方法,让学生知道预习中如何有效地把握语文,课前预习做好了,语文课堂教学效果的提高也就有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冯文龙 《亚太教育》2019,(8):101-101
众所周知,预习是小学语文教学活动开展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有效的课前预习不仅可以使学生对新知内容产生感性的认知,为其积极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打下坚实的基础,还可以使其获得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笔者在小学语文高年级教学中,为了帮助学生提升预习质量,尝试设计前置性作业,引导学生在明确的任务驱使下,有针对性地自主学习。  相似文献   

15.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培养学生预习习惯和提高预习能力正是让学生学会学习的一个重要途径。因为数学知识是连续的、不间断的,新旧数学知识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数学学习要建立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进行,因此课前预习是十分重要的。要重视预习的哪些方面呢?我认为,要重视预习兴趣的激发、预习方法的指导、预习作业的设计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6.
学生的自学能力影响着学生后续的学习、生活和工作。课前预习是提高学生自学能力的重要方式之一。通过增强学生的预习意识,教给学生有效的预习方法,建立预习效果评价体系,培养学生的预习能力。  相似文献   

17.
<正>"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培养学生预习习惯和提高预习能力正是让学生学会学习的一个重要途径。因为数学知识是连续的、不间断的,新旧数学知识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数学学习要建立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进行,因此课前预习是十分重要的。要重视预习的哪些方面呢?我认为,要重视预习兴趣的激发、预习方法的指导、预习作业的设计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8.
在语文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做好课前预习是一项十分有用的功课,但不少高中学生因科目众多、各科作业多,而忽略了语文课前预习。本文中笔者将从语文课前预习的问题入手,谈谈课前预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旨在让学生重视预习,搞好课前预习。  相似文献   

19.
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除了课堂教学之外,还有一个与课堂教学拥有同样举足轻重,而且更加广阔的学习天地,那就是课前预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课前预习占据着重要地位,通过预习学生可以了解文章内容,以便教师更好地导入新课,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以及记忆;在预习当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掌握相应的预习技巧,提高预习质量;通过预习,可以提高学生的听课效率。要使课前预习收到实效,老师的指导方法应该是简易、实用、有趣、有效。  相似文献   

20.
课前预习是整个学习过程的第一个环节,对学生的学习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根据学生及年段教材等特点制订切实可行的预习目标,掌握预习方法,质疑问难,循序渐进,让学生自主有效地完成预习工作,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