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在几年的习作教学实践中,我感到学生在面对习作时往往有一些共性的问题反复出现,比如"怕写""生活体验的缺乏""个性表达的不足"等问题。细细分析,这些问题中有很大一部分似乎是课内习作(大作文)"专有"的顽疾。因为在日常的教学中,学生在一些相对自由的  相似文献   

2.
作文是一个人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它需要有比较好的观察能力,有一些生活阅历,有一定的语言储备,有比较敏锐的思维和语言组织能力。《北京市中小学语文学科教学改进意见》中提出"要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社会生活,乐于表达内心思想"。这其中"细心观察,乐于表达"是教师实施习作教学的关键所在。一直以来,学生每临习作,总是觉得没的写,这也是困惑教师的一个很大的问题。习作需要生活,它也是生活的  相似文献   

3.
于漪老师指出 :“充分重视习作讲评这个环节 ,抓牢、抓实、抓活 ,能激励学生写作的上进心 ,调动他们练笔的积极性 ,有效地培养和提高他们的分析能力、鉴赏能力和运用语言文字表情达意能力。”笔者在实践中通过以下方法抓牢、抓实、抓活习作讲评环节。  一、牢 :讲评内容 力求“集中单一”习作讲评的过程是一个不断调动学生作文积极性 ,不断提高学生作文动机的过程。其目的是要让学生通过讲评扬长避短。但是讲评时间有限 ,要想通过一次讲评解决学生习作中的全部问题不大可能 ,必须根据目的要求 ,集中“兵力”,选择具有共性的单一问题作为…  相似文献   

4.
蔡春龙 《中国教师》2013,(14):42-43,56
小学生的"自能作文"能力需要在习作实践中培养,这就要让习作课堂成为"学习的场所",即学生在课堂上开展探究性习作实践,教师在课堂上进行探究性习作教学,最终让学生学会运用习作方法构建习作体系,具备"自能作文"能力。一、引导学生与"素材"对话,发展"规划习作"能力在习作教学中,"素材"主要解决写什么的问题。对学生而言,  相似文献   

5.
如何还学生一个"自由空间",打开心灵窗户,自由表达,让学生习作展示其个性和创造,是作文教学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因此,加强写法指导和培养"自能作文"能力是作文教学改革的切入点和突破口。下面我就此谈谈几点做法:激发兴趣,引发学生写作欲望;指导观察想象,丰富习作资源;读写结合,扎实作文的基本功;评改文稿,提高学生习作能力。  相似文献   

6.
语文写作能力是学生发展中一项不可忽视的重要能力,在这项能力发展中往往可以体现一个人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是一个人思维状态的重要表达手段。在信息化社会飞速发展背景下,人们必须掌握和具备的一项能力就是写作能力。针对这种情况,在小学阶段教师就更需要加强对学生习作能力的提升。但是在农村地区受到多种因素的限制,学生的语文写作能力并不能得到充分关注,甚至很多学生还会对写作教学产生抵触情绪,严重影响了习作教学工作的开展。基于此,将针对农村小学高年级的语文习作教学现状进行研究,从而针对当前教育问题提出合理的问题应对策略,希望对学生习作能力提升奠定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7.
<正>一、构建"阶梯式"习作教学内容学生习作能力的提高是一个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过程。所以,在习作教学中,教师应掌握整套教材的编排体系及教学内容,尤其要准确把握各类文体在各学段教学内容的分布情况,根据学情及教学实际,形成一个"阶梯式"的教学内容结构。在此,笔者以苏教版教材习作练习中的写人文章为例。  相似文献   

8.
王秀梅 《宁夏教育》2023,(Z2):105-106
语文教学的难点是习作教学。传统的习作评价往往强调学生发展的共性,用一个标准、一把尺子去衡量学生,有意无意地扼杀了学生个性的发展。采取恰当的评价方式激发学生习作兴趣,能让学生在习作中体验快乐,增强表达欲望,养成良好的习作习惯。  相似文献   

9.
哲人言:"给我一个支点,我将撬动整个地球。"试问,撬动整体学生习作水平的支点在哪里?众所周知,学生的习作能力是其语文水平高低的综合体现,没有好的方法,没能激发学生潜在的习作愿望,不让学生进行一定量的积累,不让学生掌握一些行之有效的表述方法,不培养一些良好的观察习惯,就不可能真正意义上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因此,学生习作能力快速提高的"支点"在习作评价,用评价的杠杆作用,培养学生良好的习作行为和浓厚的习作兴趣。目前学生的习作评价体系五花八门,有的  相似文献   

10.
现实教学中.大多数教师教学思想上仍是重方法,轻能力,重形式。轻内容,过分强调共性,忽略学生的差异,拘泥于“统一内容、要求.指导成文”等模式。造成学生习作通篇假话、空话、套话。以至于学生谈文色变,害怕习作,讨厌习作。那么.如何让学生不再对习作说难.让学生爱上习作、乐于作文、易于习作呢?  相似文献   

11.
李云霞 《陕西教育》2006,(10):38-38
1、明确目标,确定重点   学生修改作文时,必须先让学生明确修改的目的,确定修改的重点.每次作文修改的目的和重点,可以根据单元的习作训练要求来确定,可以根据学生作文中出现的共性问题来确定.具体而言,可以是结构安排,可以是记叙顺序,也可以是人和物描写,还可以是多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重点的确定最好能形成一个体系,服从本学期习作教学的计划,从而由点到面,最终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  相似文献   

12.
<正>习作评改是习作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学生习作能力再提高的"助推器"。对于习作评改,有的人认为教师应是严厉的"改你没商量"的编辑;有的认为教师应是慷慨的"爱你没商量"的读者……笔者曾  相似文献   

13.
李素芳 《新教师》2021,(1):68-69
统编教材习作单元是一个全新的单元,体现了阅读与表达并重的理念,它改变了多年来小学语文教学重阅读轻习作的状况,不仅重视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同时还关注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形成,让阅读与习作并驾齐驱.习作单元建构了一个系统有序、内容丰富的教学体系,总共安排了"精读课文" "交流平台" "初试身手" "习作例文" "习作"五...  相似文献   

14.
这是一次三年级期末调研试卷,题目要求以"大灰狼、兔子、猴子"展开想象,编一个童话故事。命题者的意图是考查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想象能力以及编故事的逻辑思维能力。原以为童话是学生的最感兴趣的文体,学生一定能够编出想象丰富、生动有趣的故事,但在阅卷过程中却发现学生的习作想象力让人担忧,要么情节平淡,要么出现逻辑上的矛盾,好容易发现一个好点的,却是小时候就读过很多遍的翻版名著童话。现将学生习作归类如下:  相似文献   

15.
统编教材六年级上册的第八单元是"走近鲁迅"单元,其习作要素是"通过事情写一个人,表达出自己的情感",习作题目是《有你,真好》。教学这一习作,教师要认真解读教材,读懂编者的思想,确定教学目标,选择适宜的教学策略。在课堂上,教师可通过捕捉习作初感、分享美好事件、练写场景片段、完成整篇习作等教学环节,引导学生掌握选择材料、直接和间接抒情的方法,从而发现、表达生活的美好,使学生获得习作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16.
写人是统编语文教材习作教学的重点,它以不同的要求贯穿于学生的整个小学学习阶段。在以"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为主题的习作教学中,教师要从如何审题、搭建支架、完善表达等方面对学生进行细化指导,以使学生写人的习作能力能够逐步得到提升。  相似文献   

17.
作文评改难是许多语文教师的呼声,习作修改能力弱亦是许多学生的共性。立足于当今作文评改的现状,教师要在教学中寻求培养小学生习作修改能力的好方法,可从四个方面进行探索与实践:激发兴趣,使学生乐于修改;循序渐进,让学生学会修改;利用同伴资源,尝试互助批改;改后交流,分享习作的快乐。  相似文献   

18.
按新大纲要求构建习作教学评价体系 ,关键是明确一个目的、体现六项原则、确立三级标准、活用六种方法。本文就这几个方面 ,谈谈自己的看法。一、明确一个目的习作教学评价应该是习作者在组织语言的同时 ,借助群体的智慧 ,启迪个体积极反思、判定、纠正、逐步完善的过程。新大纲在“教学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中特别强调了这一点 :评价“要有利于激励和促进学生语文水平的发展” ,习作“讲评要肯定成绩 ,抓住带有共性的问题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因此 ,构建习作教学评价体系的目的应明确为 :目的不是选拔人 ,而是让学生认识自己的成功和不…  相似文献   

19.
习作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也是难点,如何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使他们不再"怕作文"呢?一直以来许多老师都在积极地探索着、实践着。众所周知,对于学生习作能力的培养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一个"细水长流"的过程,需要从小培养。  相似文献   

20.
确立“精准知识点”要遵循“精准、合适、新颖”的原则,教师可以从教材中,从课外阅读材料中,甚至是学生习作中进行比较阅读,发掘出一个具有共性的、典型性的习作方法,而且是学生“看得懂、学得会、用得上”的习作方法,可以“举一反三”的精准习作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