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语文味儿",就是应充分发挥文本语言的魅力,通过生动、扎实的言语实践活动,让学生切实地把握文本语言,实现"语言"与"精神"同构共生",工具性"与"人文性"和谐统一,使语文教学具有圆融之美,整体之美。本文从对"语文味儿"的认识开始,进而产生思考,接着总结出四条策略,旨在通过这样的探索,让自己的语文课堂能洋溢着浓浓的"语文味儿"。  相似文献   

2.
小学说明文教学应培养学生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教师应引导学生在对比中感受语言的准确性;在迁移运用中感受方法的实效性;在体悟形式中感受构段的精妙性,让说明文教学也洋溢着浓浓的语文味。  相似文献   

3.
“语文姓语,小语姓小”,这句耳熟能详的话随着课改的深入已渐渐深入人心。近年来,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教师们的教学思想空前活跃,教学方法也日新月异,课堂教学变得开放而富有生机和活力。但我们在看到累累硕果的同时.  相似文献   

4.
在不断探索中,我们的语文课堂最终回到了原点,那就是“语文”就是以人为本,促进儿童的发展。所以我们的语文课堂要提倡精瘦不失“语文味”。  相似文献   

5.
理想的语文课堂教学应该是愉耳、悦目、赏心、怡神的,是散发着浓郁的语文味的。但在目前的小学语文课堂上,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一些现象:语文课变成了思品课、自然课,脱离文本的讨论太多,自由诵读的琅琅书声太少,合作探究流于形式……本文就语文课堂如何生成"语文味",谈谈自己的粗浅体会。  相似文献   

6.
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缺少了语文课独有的个性——语文味儿。语文课应该突出自身的特点,注重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提高,让浓浓的语文味儿充满我们的语文课堂。  相似文献   

7.
黄建军 《黑河教育》2014,(10):34-34
正近年来,由于语文新课程的实施,教师的教学观念和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发生了巨大的转变,语文课堂教学呈现出生动活泼的局面,但热闹背后,似乎欠缺"语文味"。那么,语文课堂如何体现"语文味"呢?前不久泰兴市小学张映蕾老师执教的《每逢佳节倍思亲》一课让我受益匪浅,也让我对"语文味"有了更多的认识和感悟。一、教学语言蕴含"语文味""为师不识‘语文味’,教尽经典也枉然",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自身就应该有"语文味"。曾有人说过,不同水平的  相似文献   

8.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必须要把握其语文性,本文探讨了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凸现语文味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正《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毫无疑问,数学教育是传承数学文化的过程,那么作为传承数学文化最重要的载体——数学课堂,应该涵育着文化意蕴。一、以数学故事激励在引导学生学完加法运算律以后,我曾经让学生尝试计算1+2+3+4+5+6+……+99+100。一看这样长的算式,中间还有未知的省略号,有的学生在那里直吐舌头,眉宇间流露出"难!真难"的  相似文献   

10.
<正>《负荆请罪》(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是一则小话剧,根据《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改编。一共两幕,通过对话,讲述了战国时期赵国大将军廉颇向遭其侮辱却不与之计较的上卿蔺相如负荆请罪的故事。故事通俗易懂,又是一则剧本,因此很多教师在教学时都注重课本剧的排演,这符合文本的体裁特点,也满足了学生的兴趣需要。但这样一来,语文味就相对弱化、淡化了。因此,在教学这一课时,我除了让学生兴趣盎然地演一演外,还抓住文本体裁特点,在读  相似文献   

11.
单华英 《现代语文》2011,(10):33-34
语文课堂缺少“语文味”是当下语文课堂存在的普遍问题。究其原因,一是对新课标的理解与执行存在分歧,存在误区:二是原有的高考目标依然严重干扰日常语文课堂,三是语文教师个人的专业素养不够理想。如何让语文课堂充满浓浓的“语文味”,语文教师可作四方面的追求:课堂诵读字正腔圆,语言锤炼细腻香甜,情感之泉绵绵涌动,思维之翼徐徐打开。  相似文献   

12.
记得,语文特级教师王崧舟老师在2008年《福建教育》第9期中提到:一堂好的语文课得有“三味”,第一味就是“语文味”。语文味表现在:“动情诵读、静心默读”的“读味”,“圈点批注、摘抄写作”的“写味”,“品词析句、咬文嚼字”的“品味”。王崧舟老师的这番话给了我很大的震撼,同时也引起我对自己教学行为的深刻剖析,让我开始对如何使自己的语文课堂富有浓浓的语文味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13.
语文课须具有浓厚的"语文味"。"语文味",简而言之就是要守住语文本体的"一亩三分地",最基本的是不折不扣地在课堂上体现"三味"。文章从三个方面入手对让课堂在读、品、写中充满浓浓的语文味进行具体分析,包括:分层诵读、对比品析和写作训练。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语文学科的本质特点出发,认为理工类高校语文教学应该体现出学科的特点,教师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品读,增强文本意识,让语文课堂洋溢"语文味".  相似文献   

15.
"这节课‘语文味儿’很浓!听得有劲!""这节课‘语文味儿’淡了些,好像少了点什么。"听完课后,"语文味儿"这个词经常被广大教师和专家所提及。那么到底什么是"语文味儿"呢?笔者觉得,语文味是近乎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按照程少堂先生的说法,所谓"语文味儿",就是指在语文教学中体现出语文学科作为一门既具有工具性又具有人文性的基础学科的性质来.体现出语文学科的个性所决定了的语文课的个性和执教者、学习者的个性来,  相似文献   

16.
前不久学校进行标兵评比.在十二节课中有一节科普说明文.给了我启发。纵观小学语文课本,科普文占了近八分之一的比例.但在很多的展示课、研讨课、评比课中却很少见到科普文.是它不受重视吗?不是。私下了解过一些老师.大多觉得科普文不如写景叙事写人的文章能上出语文味。  相似文献   

17.
明代哲学家王阳明曾指出“为学须由本原,须从本原上用力。”做学问如此,教育也不例外,就语文教学而言,他的本原在哪里?  相似文献   

18.
新课标理念强调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应注重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强调知识与技能、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整合,语文课要有"语文味儿"。  相似文献   

19.
陈乐秋 《成才之路》2011,(16):15-I0010
随着新信息的不断输入,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改革的步伐也正在加快了。每位教师,都在研究新的教学方法,向与形势不适合的传统的教育观念挑战。但是,尽管付出的努力不少,还有不少地方不太理想。不少内行感到语文课堂过于形式化了,缺少了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语文味儿”。在课堂比较活跃,学生活动比较多,花样变幻比较频繁的情况中,仿佛缺少了扎实的基本功训练,仿佛对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与发展起到的作用比较小。  相似文献   

20.
富有语文味的课堂应该追求一种返璞归真的简约之美,应该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丰富学生的生存智慧为宗旨,让人体验到一种富有教学个性与文化气息的自由境界。怎样才能促进课堂中"语文味"的生成,值得我们深思。 一、删繁就简,简出语文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