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提出问题—自主探索—合作解决—当堂诊断把教学内容转化为要解决的具有现实意义的数学问题,让学生独立自主探索解决,通过交流掌握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实现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能够自己提出问题,并能够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2.
在解决问题的教学中,我尝试让学生通过阅读问题情境中的数学信息,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期望组织学生进行自主参与式的学习.下面结合北师大版教材一年级下册"小小运动会",谈谈自己的一些想法.  相似文献   

3.
课程标准指出:让学生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综合运用数学知识和其他知识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发展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现行的数学教材中不仅有专设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单元,教材还把"问题"隐含在一定的情境当中,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自己发现并提出问题,自主探究解决问题并作出解释.我们要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世界,提出相关的数学问题,并能用数学知识来解释、解决生活中遇到的数学问题.  相似文献   

4.
“数学问题自主解决”的教学 ,就是让学生在学习中不断自主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 ,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过程。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怎样培养学生自己解决问题呢 ?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入手。创设问题的情境 ,让学生发现问题 ,提出问题。“问题自主解决”教学的第一步是让学生发现问题 ,提出问题。学生有了问题才会去探索 ,只有主动探索才会有创造。由于小学生受知识水平、认知能力的限制 ,提出问题较困难。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怎样启发学生去思考 ,进而提出创造性的问题呢 ?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根据学生的认知经验与新的…  相似文献   

5.
"教是为了不教",这是教育家叶圣陶教学思想的集中体现,它追求的是通过我们的教导让学生学会学习。学生能够自主发现问题知道"学什么",自主解决问题学会"怎样学",养成自觉学习的态度变成"我要学",能够自主、合作完成学习全程达到"我能学",从而让语文课堂因自主而精彩。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一节渗透数学思想的复习课为例,基于"问题解决"的教学理念,对数学教学中如何将"问题解决"贯穿于课堂教学中,提出自己的一些见解.教师在数学问题引领中的教学过程,体现了精心设计问题,由浅入深,层层递进,有利于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探索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经历"问题解决",强化"数学思考",体验"学习评价"的学习过程,使学生逐步感悟数学思想——分类讨论.  相似文献   

7.
<正>新课标中问题解决方面的目标包括从数学角度发现、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四个方面。从原来的强调"分析与解决问题"到不仅强调"分析与解决问题",还要强调"发现与提出问题",其实质上就是进一步注重了创新,鼓励学生去发现和提出问题。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完整地经历问题解决的全过  相似文献   

8.
生动活泼、新颖有趣且富有思考价值、具有挑战性的情境创设,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那么如何创设有效的情境来优化课堂教学呢?一要有"吸引力",从"外在化"到"内在化"。让学生带着问题去研究,在研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主探索,学会方法。二要有"数学味",从"生活化"到"数学化"。让学生从生活中提炼出数学问题,然后运用数学知识来解决生活问题和现象,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  相似文献   

9.
冯强平 《学子》2016,(6):52
小学数学自主探究性学习是要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讨论问题和解决问题,通过这个过程让学生能够掌握知识,并且能够熟练运用知识。将自主探究性学习应用到小学数学教学当中,能够有效地提升小学生的数学水平。一、开展自主探究,促使小学生的学习能力有效提升小学自主探究性学习强调培养小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数学老师在课前要对教学内容进行系统规划,设计具有探究  相似文献   

10.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何使学生从"要我学数学"变成学生自己"我要学数学",关键在于如何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就会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课堂中学得主动,从而增强了数学课堂教育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1.
小学低年级学生接触数学时间短,提出问题、思考问题比较肤浅和片面,老师课堂问题生成时要尽可能贴近低年级学生的思考水平和心理认知能力。如教学用书中应用类知识的教学,主旨是"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老师的引导和启发下"发现、提出、解决"问题,且要确保学生理解并掌握相关知识。在此我校开展了相关的课题研究"三学一展示再提升",力求在此研究的基础上指导"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轻松和快乐的氛围中探索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杨霞芳 《考试周刊》2013,(27):65-65
<正>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数学上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一些教师经常会提出这样的问题:"看到这个课题,你已经知道了什么,还想知道些什么?"教师的本意是让学生自己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明确本堂课的学习目标,进行自主探究  相似文献   

13.
<正>一、背景1.问题提出2011版《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把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作为四大培养目标,但我们发现,大部分学生在解决问题时都不善于反思,只是把解决问题当作一种任务,只求快速完成。培养学生反思能力的目的是学生在学习上能"瞻前顾后",通过"应用—反思—再应用"的模式逐渐成为学习的主人。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的不同,但每个学生肯定都会有自己的收获。教师要让学生通过反思看到自己的收获,并同时也要发现自己的  相似文献   

14.
数学是初中教学中一门基础性学科,它要求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锻炼学生的问题分析解决能力,学生要学习的不仅仅是书本中的基础知识,还要通过学生解决实际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数学教学要培养学生个性为前提,在最尊重学生个性差异的前提下发展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学会运用自己已有的知识去解决学生和生活中遇到的难题。探究能力是学生独立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它是初中学生必须具备的能力之一,它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过程中享受到学习的快乐,帮助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让学生得到全面发展。本文就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探究能力提出相应的策略,帮助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收获成功的喜悦,实现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5.
《考试周刊》2017,(95):70-71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要让学生"获得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发展创新精神。"标准中特别注重增强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画图"的策略,是小学数学问题解决过程中一种重要的策略,它以线段图或示意图的形式直观地表达了数量关系,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数学建模",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下面,笔者以苏教版四年级《解决问题的策略(画图)》一课的几个教学片断为例,探微问题解决的"可视化"与"深思考"。  相似文献   

16.
<正>一、教育理念的创新1.以学生为中心的学生观。如让学生自主地参与探索发现数学问题的学习活动;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要以学生为中心等新理论。如传统的教"三角形面积"时,经常是教师自己演示、说明"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和它等底等高的平等四边形",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并反复强调"完全一样"这个前题条件,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这种以教师为中心的  相似文献   

17.
自主学习是当今教育研究的一个重要主题,但它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却有程式化趋向,不少教师过于注重自主学习外在的"形"而轻视内里的"质"。自主学习应由学生主导,而不是由教师掌控。回归自主学习蕴涵的本源是学生,基点是学生的问题意识。由此提出判断自主学习构成的四个基本要件是:学生是否自己提出问题,学生是否自己解决问题,学生是否用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学生是否解决自己的问题。这四者之间既互相联系又层进提升的关系组成一个有机统一体,这正是基于学生问题意识的自主学习内涵的本质体现。  相似文献   

18.
<正>一、问题的提出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用"转化"的策略解决问题》:很多老师在处理这道题时,仅仅是为了让学生运用转化的策略解决问题,即把计算12+14+18+116的和转化成计算1—116的差来解决这个问题。我觉得这样处理过于简单。只追求学生会解答,注重知识与技能层面,忽视了挖掘蕴涵在  相似文献   

19.
刘影  赵锐 《林区教学》2015,(2):84-86
新课程改革提倡数学学习活动应该是学生自己的探究、发现、总结的活动,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只是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在教学中要因材施教,即从学生的自身实际情况出发,多角度地创设有利于学生进行自主探究的问题情境,使学生通过实践、思考、探索、合作、交流等方式解决问题,让学生真正地"走"进教学活动。数学探究性教学活动能让学生获得真实的体验,逐渐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有助于学生进行新旧知识的重组,进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相似文献   

20.
创造始于问题,要想让学生具备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就要实施以问题为纽带的教学,即以激发学生产生问题始,以产生新的问题终。教师在这个过程中所承担的任务是组织、引导学生实现这个再创造的过程。在没有问题的地方产生问题,在没有现成答案的地方寻找答案,真正实现老师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角色的转变。在具体实施中,应注意以下几点:1.培养学生以数学的眼光发现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老师尽可能的创设问题情景或数学或非数学的现象,让学生根据自己认知的最近发展区,提出自己想要解决的问题。这样的问题独具挑战性和吸引力,因为它代表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