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世祥 《中国教师》2014,(14):50-51
<正>小学品德与社会教材中留有诸多空白,在教材中留白体现了新课程教学的理念,即通过留白促使学生展开对话和探索,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品德教育专家鲁洁教授曾明确指出:"我们在教材中留出了大量的空白,为学生表达思想和感情、进行创造活动提供方便。"在留白处创设适当的活动,使学生不再是旁观者而成为课堂的主体,主动与课本对话,引导学生自己去选择、判断和体验,让他们在亲身经历中理解品德的含义,从而提高自身的素质。  相似文献   

2.
留白是品德新教材的一大亮点,它体现了教材的开放性、引领性和生成性。我们应该关注它.理解它的内涵,更应该灵活巧妙地运用它。本文简单阐述了留白的作用,着重论述了运用留白激活教材的三种方式:在寻找留白中活化教材,在理解留白中深化教材,在填补留白中建构教材。试想,当教材成为思想交流、情感沟通、生命对话的栽体时。我们的品德教学会更灵动、更精彩!  相似文献   

3.
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运用教材留白,使之成为引发和指导学生开展学习活动的载体,从而构建有效的品德课堂。  相似文献   

4.
教材留白是新课程理念的一种体现,蕴涵着多重意义。它拓展了教材的功能,为教师的创造提供了空间,为学生的展示提供了舞台,让我们的课程愈加精彩。各种版本的《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的教材中都有大量的留白,成了新课程下品德教材的一大亮点。  相似文献   

5.
三、适度整合,丰富有意义的德行建构叶圣陶先生在<读书和受教育>中指出:学生读课本并非目的,真能懂得事物,真能明白道理,真能实践好行为,才是目的.而品德教材中的"留白",是引导学生进行对话交流、探究和道德实践的重要载体.因此,有效地处理品德教材的"留白",还应通过老师的适度整合,积极为学生创设情境,提供平台,使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得到提升与发展,丰富有意义的德行建构.  相似文献   

6.
综观小学《品德与生活》课程,教材中有大量的留白这为学生创造性地活动参与提供了舞台,是新教学理念的一种体现。其目的是给学生提供自由想象、自主思考的空间,力求在启动学生思维的基础上,在鼓励他们尝试探索的过程中,体现新教材的开放性、诱导性和引领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理留白时,  相似文献   

7.
综观小学品德新教材,仅以导语、提示语及大量图片和少量说明性文字组成.在图文并茂处也有大量的留白,呈现方式与以往教材有着天壤之别.这为学生的创造性学习提供了舞台。鲁洁教授曾明确指出:“我们在教材中留出了大量的空白。为学生表达思想和感情、进行创造活动提供方便。”可见,这些“留白”是编者专为学生表白内心感受、体验,抒发情感、进行创意、  相似文献   

8.
《考试周刊》2021,(6):96-98
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初中牛津英语(沪教版)尤其是低年级段,教材多处留白,这些留白恰是教材最灵动、最具张力、最有延展性的部分,为教师与教材互动,学生与教材互动,师生互动及生生互动提供了丰富的机会和足够的空间,文章以初中牛津英语(沪教版)为例,探讨如何巧用教材留白,使之成为教师引导学生开展学习活动、学生自主探究等的有效载体,从而构建高效的英语课堂。  相似文献   

9.
<正>笔者在几次借班上课中发现,部分教师对教材中留白的作用认识不清,产生了两个极端:有的认为这些都是要学生完成的"作业",埋怨作业量大,形式太多无法完成;有的认为留白只是可有可无的摆设,不需要过多关注,一册书教完了,但全书的留白还都是"空白"。编著者设置教材留白时想要体现的意图没能得到很好的体现。鉴于以上问题,笔者通过本文的研究,探索一套切实可行的方法,让教材中的"留白"空间发挥最大的功效,彰显《品德与社  相似文献   

10.
翻开《品德与生活(社会)》教材,我们会发现,在精美的彩页和插图之外,几乎一半是文字,一半是空白,这些空白也就是教材中所谓的“留白”。诸多空白,有着许多意犹未尽之处.它体现了教材的开放性、引领性和生成性。为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关注留白,理解它的内涵,更应该善于借助这些特定的空间,  相似文献   

11.
随着课程改革,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了一门品德与社会综合实践活动课,综合实践活动是在老师的带领下,让学生自主对社会生活进行学习,从中提高学生的品德累积社会经验。学生通过品德与社会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综合实践活动与各门学科彼此交融,没有统一的教材教参,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走向社会、走向大自然、走向生活,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学到新的知识。  相似文献   

12.
在“品德与生活”课程教学实践中,教师不仅要重视教材中“留白”的运用,也要重视教师教学行为细节对儿童学习、生活的德育影响,还要善于挖掘教材资源,引导学生去体验生活,去发现真善美。  相似文献   

13.
<正>留白,顾名思义就是在作品中留下相应的空白。它是传统绘画的一种极高境界,讲究着墨疏淡,空白广阔,以留取空白构造空灵韵味,给人以美的享受。留白是一种智慧,也是一种境界。现在,这一说法被苏教版品德教材的编者加以运用,翻开我们的品德  相似文献   

14.
品德教材(包括《品德与生活》与《品德与社会》)的主要功能是"激活"。发挥品德教材的激活功能,需要教师确立作为教材开发主体的意识,学会"用教材教"。能根据不同的教学情境、教学对象,对教材进行修正、开发和创造。而这其实就是教师优化教材的过程。优化教材,应以发挥品德教材的激活功能作为衡量的主要标准,要让学生在课堂上有话可说,有事可干,有情可抒。而所谓道德实践,就是在一定的道德意识指导下有目的地开展社会活动。道德实践是一个过程,是学生在活动中体验、  相似文献   

15.
科学教材在问题聚焦、材料选择、图像信息、单元总结等板块中精心设计了“留白”,这些“留白”为学生的思考、研讨、交流及运用证据解释等探究活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比教材中“实体”部分的教学更具有活力。教师在深入研读和实践教材“留白”内容的基础上,巧妙地设计与应用,指导学生开展想象实验,有助于完善学生的实验结构,深化对科学概念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综合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相似文献   

16.
夏琰 《教育学报》2004,(1):28-30
《品德与生活 (社会 )》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新课程 ,如何开展丰富多彩的品德与生活 (社会 )实践活动 ,让学生在活动中实践 ,在实践中体验 ,在体验中成长 ,本文拟从“按照教材内容 ,积极开展与教材紧密结合的实践活动”、“遵循儿童身心发展规律 ,切实开展与少先队相结合的实践活动”、“挖掘儿童社会生活体验 ,大力开展与儿童生活经历相关的实践活动”三个方面阐述。  相似文献   

17.
正留白是国画的一种手法,即在整幅画中留下空白,给人以想象的余地。留白留得其所,画面上便会流动着生命,有了万千气韵。这种手法以无胜有,有无相生,实在是一种智慧。综观人教版《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教材,我们不难发现除了图和文字为主要的语言形式,大量的提问、句子省略及要求学生直接动手写写画画的内容占了相当的比重。这些留白,它是教学中的灵动部分,借助这特定的空间,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把自己的思想、情感、观点、创意及其分析和解决问题所获得的结论向教材进行倾诉和表达,这样学生和教材就进行了富有能动和创造性的双向建构。那么,如何在品  相似文献   

18.
综观小学品德新教材,仅以导语、提示语及大量图片和少量说明性文字组成,在图文并茂处也有大量的留白,呈现方式与以往教材有着天壤之别,这为学生的创造性学习提供了舞台.鲁洁教授曾明确指出:"我们在教材中留出了大晕的空白.为学生表达思想和感情、进行创造活动提供方便."可见,这些"留白"是编者专为学生表白内心感受、体验.抒发情感、进行创意、放飞自我而营造的空间.借助这特定的空间,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把自己的思想、情感、观点、创意,及其分析和解决问题所获得的结论向教材进行倾诉和表达.  相似文献   

19.
夏琰 《学科教育》2004,(1):28-30
《品德与生活(社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新课程,如何开展丰富多彩的品德与生活(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实践,在实践中体验,在体验中成长,本拟从“按照教材内容,积极开展与教材紧密结合的实践活动”、“遵循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切实开展与少先队相结合的实践活动”、“挖掘儿童社会生活体验,大力开展与儿童生活经历相关的实践活动”三个方面阐述。  相似文献   

20.
正苏教版小学《品德与社会(生活)》文本中有大量的"留白",这些"留白"是学生讨论和思考相关问题的有效资源。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这些"留白"的作用。一、利用"留白"丰富文本文本中的大量"留白",都是编者为学生表情达意、开展创造性活动而设计的。教师带领学生利用"留白"的过程,实际上是让学生敞开内心世界,用已有的知识和文本对话的过程,也是重新创造文本的过程,更是丰富文本的过程。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文本中的"留白",激发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