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问题意识、创造能力及其培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有质疑,才有创造,创造应从问题开始,本拟就问题意识与创造能力的关系,以及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与创造能力问题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2.
创造始于问题,有了问题才会思考、创造。因此,课堂教学中,要发展学生的创造力,教师必须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问题成为创造的有力支撑点。  相似文献   

3.
问题意识、问题能力可以说是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基础。有了问题才会思考,有了思考才有解决问题的方法,才会有创新。学贵有疑,有疑问才能促进思考。陶行知先生说:创造始于问题。问题意识是指人们在认识活动中遇到难于解决或疑惑的问题而产生一种怀  相似文献   

4.
创造意识是驱使创造者个体产生创造行为的心理动机。一个人只有产生了要彻底弄清楚活动对象或改变活动对象现状的愿望时,他的思维才会真正启动,这种愿望越强烈,思维就愈深入。而创造是思维的产物,可见,创造意识是创造的起点,也是进行创造的动力。在充满竞争和挑战的...  相似文献   

5.
问题意识,本是人与生俱来的本能,小孩刚开始会说话,说的最多的就是问题:“这是什么”、“那是什么”、“为什么”,表现出强烈的问题意识,但经过多年学校教育后,我们学生的问题意识却越来越薄弱。常听老师抱怨:现在的学生究竟怎么了?从来没有问题。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发现问题是创造过程的起点,也是创造过程的动力。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就曾经说过“创造始于问题”,有了问题,才会想办法去解决,才有了思考,才有问题解决的办法,才有找到独立思路的可能。  相似文献   

6.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发现问题是创造过程的起点,也是创造过程的动力。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就曾经说过“创造始于问题”,有了问题,才会想办法去解决,才有了思考,才有问题解决的办法,才有找到独立思路的可能。有问题虽然未必有创造,但没有问题肯定不会有创造。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问题意识是思维的动力,是创造的基石,要保护和发展学生的创造力,首先要保护和发展学生的问题意识。可见,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有着深远的理论和实践意义。那如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呢?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培养?  相似文献   

7.
何晓燕 《陕西教育》2011,(11):28-29
课堂中创造性教学策略的研究是整个创造教育的重点和难点。只有在各门学科中渗透创造教育的理念.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创造精神、创造思维和创造能力.创造教育才会真正推进素质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创新性思维意识是指人们推崇创新,追求创新,以创新为荣的观念和意识,是人们从事创遭活动的出发点和内趋力,是创造思维和创造行为的前提。它包括问题意识、个性意识.风险意识和信息意识,只有在强烈的创新意识引导下,人们才可能产生强烈的创新动机,树立创新目标,充分发挥创新潜能和聪明才智,解放学习和创新激情,只有具备了强烈的创新意识,才能使独具匠心的奇思妙想组合碰撞为创新火花,升华为科学的方法和策略。科学家所取得的成就,无一不是在强烈的创新意识鼓舞和推动下,投入常人难以想象的精力和热情,才获得的。可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就必须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鉴于此,我在教学中积极探索,做了一些尝试。  相似文献   

9.
张跃彩 《林区教学》2010,(10):13-14
创新教育就是通过教学有效地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所谓创新就是革新,创造出与以前不一样的新知识、新理论。教师要积极培养学生创新意识,鼓励他们独立思考,大胆质疑,只有这样,创新型人才才会层出不穷。  相似文献   

10.
唤醒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学生数学问题意识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问题意识是创造性、创新能力的基础.早在30年代陶行知先生就言简意赅地说“创造始于问题”,有了问题才会思考,有了思考才有解决问题的方法,才有找到独立思路的可能.因此,在教学中唤醒学生强烈的“问题意识”,发展学生创新能力是当前数学教学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1.
王小刚 《成才之路》2009,(15):46-46
我们小学数学教师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必须重视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叶圣陶说过,人人即是创造之才,时时即是创造之机,处处即是创造之地。我们要时时处处使每位学生的个性品质得以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2.
本文主要从博学之才、敬业之态、公正之心、严谨之风、创新之能、敏锐之眼、投入之情等七个方面对如何培养编辑的创造意识做了论述。阐述了编辑的创造意识,是报纸保持活力和吸引力的内在因素,需要不断培养,才能使编辑保持业务活力,同时也使报纸保持持久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3.
小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因为受到各种内外因素的影响,创造性的发展会受到一定的阻碍。尤其是在外部环境的消极影响下,学生内部会出现一些问题,如对自己的创造性没有信心、没有掌握有关的创造方法等。以下对小学生常见的创造性问题提出一些矫正的方法。一、创造意识缺乏矫正创造意识是指能够意识到自己有发明创造的潜力,在这种意识的支配下,他们好奇心强烈,敢于想象,敢于冒险,敢于向困难和权威挑战。创造意识是进行创造活动的动力和源泉,有创造意识的人,视创造为生活的必需品,他总想做点什么,发现点新东西,解决点新问题,这样才会心满意足。现…  相似文献   

14.
本文根据教育教学实际经验,比较系统的阐述了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有关问题。只有广大教师不断的更新教育观念,树立创新意识,优化教学方法,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5.
假借是人类的自觉的创造性意识和行为,尤其是精神性创造的重要因素。人类原始初期,在假借意识支配下,人们现实地改造客体,导致了工具的使用和制作,而当人们想象地改造客体时,假借则成了人类艺术创造的发端。同时,在艺术的创造过程中,假借意识将物与心两者沟通起来,并调节物象与心灵的关系,使物象形态与作者心态达到平衡。艺术由此才能够成为连接现实世界和理想世界的天桥。于是,假借就成了人们调节与周围世界的平衡关系,达到生存自由的精神需要,也就成了人们从事艺术创造活动的内驱力和原动力。  相似文献   

16.
素质教育理念的提出,要求我们在初中教学阶段要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而初中《新的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通过初中数学教学活动的开展,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创新意识。”而但凡有教学经验的人都知道,问题意识和质疑的能力是学生进行创新和创造的基础,学生在课堂中的质疑行为能够碰撞出创造性的火花,让学生形成创造的动力和欲望。在初中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积极参与数学知识的探索和研究活动,能够主动参与到数学问题的讨论过程中,并且能够勇敢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思想,善于倾听他人的想法和见解,能够从交流中获得有益于自己发展的思维和能力。俗话说的好:“发明千千万,终起于一问。”只有拥有超强的问题意识,能够对现有的知识或是现象发出质疑,才能够拥有思考的动力和方向,才能够促使自己不断地探索和创新,这样才能够逐渐地训练出创造的意识和能力。  相似文献   

17.
卷首语     
<正>要保护和发展学生的创造性,首先要保护和发展学生的问题意识,进行问题性教学。问题意识、问题能力可以说是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基础。早在20世纪30年代,陶行知先生就言简意赅地说,创造始于问题。有了问题才会思考,有了思考,才有解决问题的方  相似文献   

18.
符祖荣 《教育》2014,(8):51-51
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对物质有能动的反作用。创新意识,是人类意识活动中一种积极的表现形式,是人们进行创造活动的内在动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只有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才能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和积极动手实践的意识。在这样的意识下,学生的学习能力才能够真正提高。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下是笔者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9.
如何在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呢?我认为孩子只有在积极的探索活动中,让他们去发现自己的世界、丰富的经验,才能够培养他们的思维力与创造精神.  相似文献   

20.
倪杰 《考试周刊》2011,(62):172-173
基础教育是培养创新人才的主渠道.创新人才需要创新素质。作为基础学科的物理学,不仅要传授学生科学知识,掌握基本技能,而且应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等创新素质。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不断启发学生的创造思维。强烈的创新意识仅仅是创新素质的起点.创造思维才是创新素质的“内核”。创造过程中思维在不断地进行着发散和辐合两种操作.对于创造性问题解决来讲两种思维缺一不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