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品德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促进学生的社会性发展为目标的课程。在品德教学中,如何真正发挥典型图片的作用,如何运用典型视频音乐,如何抓住典型事例生成新的认识,真正做到学生的社会性发展,这是值得广大教师深入研究的。  相似文献   

2.
3.
《品德与社会》课程注重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并注重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反映儿童的需要,帮助儿童参与社会,学会做人,培养学生乐于探究,热爱生活,促进儿童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  相似文献   

4.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指出:品德与生活教育应当引导儿童在体验自身生活和参与社会生活的过程中,学会热爱生活,创造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同样指出:本课程学习是知与行相统一的过程,注重学生在体验、探究和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形成良好道德品质,实现社会性发展。随着新版课标的进一步实施,体验教学得到空前的重视,犹如雨后春笋。教师们大展身手,或紧密联系生活,或创设情境,  相似文献   

5.
《品德与生活》课实验已有两年,从面对新课标和现实生活的角度出发,从一切为了每一个孩子的发展出发,在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倡导自主、探索和研究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与创新思维的同时,突出《品德与生活》课的三性:社会性、生活性、实践性。  相似文献   

6.
一、要尊重学生人格,建立平等关系 教育的前提是尊重,师生在人格上是完全平等的。教师尊重学生的人格,建立一种民主、平等、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处理师生关系的基本原则,也是教育活动得以良好实施的前提和保证。处在成长期的学生的自尊心非常敏感、脆弱,更需要教师的细心呵护。课堂上要进行师生之间平等的对话,教师首先必须用自己的爱心去感化学生的心灵,用个人高尚的人格魅力与合乎人性的平等师生关系去打动学生。在此前提下,学生才会在健康、自由、愉陕的环境中接受教育,自觉学习。  相似文献   

7.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我国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是按儿童的社会生活为主线,将品德、行为规范和法制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国情、历史和文化教育、地理和环境教育等的有机融合。它强调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必须贴近儿童的生活.要从儿童自己的世界出发,要用儿童自己的眼睛观察、  相似文献   

8.
杨菊芬 《广西教育》2014,(5):121+127-121,127
正爱是一种情感,是对人或事物亲近、关切、扶助、投入的心理取向。爱祖国爱学习爱劳动(以下简称三爱)是当代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正能量。爱祖国是个人成长的根基,爱学习是衡量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标准,爱劳动是学生走向幸福生活的根本途径。《品德与生活》和《品德与社会》是促使小学生走向生活、适应生活、认识社会、适应社会、学会做人的重要课程。小学品德课程具有生活性、综合性、活动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的特点,它  相似文献   

9.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小学品德学科中地理内容的教学目的是要引导  相似文献   

10.
小学品德教学的最大特点是生活性。品德教学只有坚持教学目标个性化、教学内容本地化、教学方式体验化、教学评价生本化,才能使学生在具体的品德课堂教学活动中获得与生活密切相关的丰富经验和真切感受,从而形成社会主义合格公民所需要的道德品质。  相似文献   

11.
现代教学论和评价论认为,有效的课堂教学其实是在一步步或明或隐、或大或小的评价活动基础上展开的。教学评价是组织品德教学的有效环节,是促进学生发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措施和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2.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小学高年级阶段的基础课程,是一门以小学生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及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良好的品德与社会课堂对小学生优秀素质的培养与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具有重要促进作用。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中,教师使用生活化教学更容易使学生接受知识,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优良品德及良好的社会性。  相似文献   

13.
活动是《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教学的重要载体和途径,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是在各种活动中通过自身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这一理念旨在引导老师根据品德课的培养目标,创设各种各样的活动,通过活动化的课堂教学给学生播下“美好品德”的种子,为学生提供让“美好品德”这颗种子生根、发芽、开花、结果的机会和空间。  相似文献   

14.
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中,基于学生的社会生活,能够促进学生形成良好品德,并逐步实现社会性综合发展。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学,实际上也是在不断地通过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将其中的认知与所教学内容紧密联系在一起,从而引导小学生从中体会并形成正确的思想与理念运用于日后的生活中。而由于这一课程具有生活性,学生对此自然会产生一种比较亲切的情感,由此借助这一课程来进行情感教育也成为一种必然。  相似文献   

15.
孙维平 《四川教育》2009,(12):46-47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课堂教学越来越关注学生的参与。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是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而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综合素养的发展,正是在各种活动中通过自身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因此,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的着力点应始终致力于引导学生自主参与生活化的实践学习活动,在深度参与中探究、体验、自悟、共享和习得。  相似文献   

16.
列宁曾经说过:“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心理研究同样表明,情感在品德形成中具有巨大的动力功能和调节功能。品德教学更离不开情感的支持。教学中的情感,一方面源自学生对事理的基本认识,另一方面来自教师的有意识激发、引导。情感到位了,明理导行也就水到渠成了。  相似文献   

17.
活动是教与学的中介,是实现课堂教学目标的有效载体。《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儿童期是品德与社会性发展的启蒙阶段,有效的教育必须采用儿童乐于和适于接受的生动活泼的方式,帮助他们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因此,在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中,  相似文献   

18.
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总目标分别提出:培养具有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和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可见品德教学的终极目标之一是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相似文献   

19.
郭华 《云南教育》2004,(31):7-8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总的目标是培养具有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21世纪的教育,不仅要关注人的身体健康问题,更要注重培养人的健全的心智和完善的人格,让人充分领悟和体验生活的价值、生命的意义。然而,审视过去的品德课堂教学,不难发现由于学生主体参与性不强、教学设计单一,导致学生只能枯燥、乏味地接受教育,影响教育教学目标的达成。要改变这样的课堂教学状况,需要把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的目标、内容贯穿于教学的各个环节中,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相似文献   

20.
本课程是本次新课改设置的一门新课程。它的设置反映了加强和改革德育课程的时代要求。中华民族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对于人的思想品德和社会性发展也就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同时也是顺应了课程综合化的时代潮流,是一门综合课程。因此,要切实实施《品德与社会》的课标。完成好它的教学任务.从本人的教学实践中感悟到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