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九十年代多元化文化语境中,"女性个人化小说"因其反传统写作方式和叛逆精神而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回顾其发展历程,可以发现九十年代"女性个人化小说"以自觉和艰难探索的姿态,对传统艺术手法进行了发展和创新,这为中国当代小说文体多样化的演变进程做出了建设性的成绩,开创了小说文体文化的审美新空间。  相似文献   

2.
德国人对中国小说的阅读很少是从作品本身出发,而更多是从其与中国现实政治相关的角度出发,小说相对于中国文学史的真正价值和意义他们未必读懂。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纪录片《黑戈壁·黑喇嘛》进行了评析,认为该片的成功之处,在于从"情景再现"手法运用、叙事方式选取、画面设计和后期编辑等多层面实现了"真实"和"艺术"的完美结合,对纪录片创作具有理论和实践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4.
纪录片是视觉艺术中的精神之巅,本文基于哲思性最强的历史档案形态的纪录片进行研究。基于近年来热播多部纪录片和节目,国内的《当卢浮宫遇见紫禁城》、《大明宫》、北京卫视的《档案》等,探讨其"口述历史"、"现代技术还原历史段落"、"演员再现历史情境"等具代表性的叙事手法如何再现"真实"。  相似文献   

5.
蒋成 《传媒》2023,(20):61-63
新时代,推进中国纪录片“出海”的驱动力建设,需要抓住立体、理性、多维三大建设要点,以立体化的内容生产展现流动、自信、担当的中国形象,以客观、平衡、个性的话语实现深层次的对话交流,以多方位、多平台的传播体系提高中国纪录片的国际传播力、影响力、竞争力。通过内容、话语、体系三个生态圈的交融整合来释放更多驱动效能,确保中国纪录片国际传播更加全面、深入、精准、有效。  相似文献   

6.
“中国文学史”,作为一种文体写作,是100年前的新生事物。它最早诞生于和中国文化有密切血脉关联的日本汉学界,尤以明治一朝蔚然大观。这一时期出现的中国文学史著作前后达到10佘部之巨,无论在数量还是在质量上,都堪执当时中国文学史研究之牛耳。  相似文献   

7.
徐明 《东南传播》2010,(8):125-127
纪录片是一种供人们观赏的艺术品,有故事是纪录片创作的核心。影像叙事中有故事的纪录片,总会令人有无尽的回味。纪录片怎样用影像讲好故事,并非是画面优美、解说精练、结构严谨、叙事顺畅,更重要是选好题材、设好悬念和情节、用好细节等,这才是讲好故事基础,是能让观众愿意看你讲故事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4G网络时代来临,人们的观影习惯和审美发生改变,传统纪录片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文献纪录片正在不断尝试“年轻态”的表达,拉近与年轻观众的距离。文章结合国内近期较为突出的几部纪录片,从文献纪录片在中国的发展情况、视听语言的美学嬗变、叙事策略革新三方面,浅析新媒体语境下中国文献纪录片的创新突破。  相似文献   

9.
未来国资委在考核央企时可能不再全部以经济效益为考核指标,对于主业利润会加分,而对于非主业的盈利在打分上会大打折扣,从这一点来引导央企退出房地产市场国资委发布"央企退房令"两年多后,真正退出的房地产的央企有多少?2010年3月,国务院国资委发布了"78家主业非房地产央企退出房地产行业",要求这78家央企应加快对其地产业务进行调整重组,在完成企业自有土地开发和已实  相似文献   

10.
11.
乔晓曦  左钊 《新闻战线》2022,(12):33-36
移动端信息平台的风起云涌,自媒体浪潮的此消彼长,媒体的发展格局和信息传播模式正在经历着深刻变革。语言,作为信息的载体,最重要的传播符号,同样迎来了一个空前活跃的时期。其中,网络语言因其自身特性,以各类样态充斥在人们的生活之中,其覆盖范围之广、呈现形式之多、传播速度之快,已成为传媒界不容小觑的研究课题。本文以包括河北广播电视台“冀时”客户端在内的移动平台为案例,从媒体发声渠道的更新、内容形式的拓展、叙事方式的转变等层面,尝试解读网络语言蕴含的“流量密码”。  相似文献   

12.
作家纪录片用影像书写作家的人生道路和文学成就,成为观察中国文学发展进程的独特窗口。本文把作家纪录片中呈现出的作家人生和作品当作一个整体来考察和观照,分析作家纪录片的叙事策略及其文学史价值,从而引领受众深入地认识作家及其写作的全貌,达到对作家的人生经历、行为方式、精神品格和艺术境界的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作家纪录片的叙事策略作家纪录片的叙事策略有以下五个方面:一、以作家讲述推动叙事发展。作家纪录片用作家讲述进行叙事,  相似文献   

13.
孙健 《新闻战线》2020,(20):113-115
本文从短视频、叙事、传播三个方面对微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第三季进行分析,认为在新媒体语境下纪录片不断寻求创新,变化的是技术的呈现、表达的语态和传播的方式,不变的是对真实和艺术的追求以及对主流价值观的引领。把握纪录片的"变"与"不变",对于讲好中国故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利用地缘优势,涿州希望通过"去河北化"走出贫困,但"大树底下难长草"的现实依然困扰着这座城市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涿州与北京上演的"双城记",正衬托出这座城市的幸福与纠结。对于距天安门广场仅62公里的河北省涿州市,尽管地缘优势让这座河北小城迅猛发展,但首都的巨大气场和对资源强大的吸附力亦让这个县级市显得有些弱不禁风。  相似文献   

15.
衡洁 《传媒》2022,(2):66-68
纪录片作为能够跨越语言时空、融通中外文化的媒介形态,在积极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方面既有无可替代的优势,也承担着一定的责任。然而,想要让海外受众喜闻乐见并非易事,部分中国纪录片面临着传者热受者冷、故事弱宣传重的局面。本文以央视纪录片《人类的记忆·童话世界九寨沟》为例,从国际化呈现、国际化叙事、国际化表达三个维度进行分析,为提升新时代纪录片的国际化程度,探索讲好中国故事,进一步扩大中国纪录片在世界舞台的影响力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当年的"饥饿"沉默在乡村里,吴文光和一群80后年轻人试图展开一次跋涉,一点一点去寻找那些记忆,以免它们永远被埋葬吴文光留着圆寸,戴着黑框眼镜,穿着黑色对襟中式外套,在草场地并不引人注目,对于初来乍到者而言,他就像这片北京东北部城郊结合部的本地居民一样,自然地融化在灰色混杂的环境里。这位1956年生于云南昆明的导演,经历丰富,1974年中学毕业后到农村当"知识青年"务农,1978年国家开始推进改革开放时,吴文光进入云南大学中文系读书,  相似文献   

17.
“我相信奥巴马当之无愧。我有个朋友,结果公布前他说如果是奥巴马,他就吃掉一个盘子。现在我正逼他吃盘子呢。”10月10日,美国驻挪威使馆翻译盖瑞特向Ⅸ中国新闻周刊》聊起一天前传来的爆炸性新闻——奥巴马获得2009年诺贝尔和平奖,以表彰他“致力于加强世界外交和世界人民合作所做的非凡努力”。  相似文献   

18.
这是一部针对中国最具野心的大型工程项目的纪录片。但无论是解说词还是镜头运用都客观而中立。它努力打破"宣传伟大经济建设"的框架,尽可能客观地记录中国的进程"我们一定不能做成宣传片,这个路我们当时就把它堵死了,"回忆起制作纪录片《超级工程》的初衷,央视纪录频道总监刘文想了想,对《中国新闻周刊》说道。去年4月,《超级工程》正式立项。历时一年多的拍摄和剪辑,这部针对中国各类超级工程的纪录片最近出炉。拍摄对象包括  相似文献   

19.
常江  王晓培 《现代传播》2015,(4):102-106
本文使用"再现"理论与叙事学方法,对近年来西方主流电视媒体制播的11部(共24集)以"中国崛起"为题材的电视纪录片进行文本分析,尝试解读西方主流电视媒体对中国国家形象加以建构的意识形态机制。在文本分析的基础之上,勾勒西方电视纪录片对中国形象的主要叙事模式及其可能产生的影响,并在特定的国际社会与文化语境之下对其加以阐释。  相似文献   

20.
作为中国最知名的文学批评家之一,李陀在停笔30年后再次发表小说。虽一直旅居海外,但他此次写作的野心却要让文学与中国当下的现实不再隔靴搔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