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所谓"临时词"(nonce word),是指作者在写作中为适应情景的需要,临时"编造"出来的新词语,这样的词叫做临时词,亦称仿词.临时词语在汉语中大量存在,在英语中,尤其是在英美文学作品中也存在着大量临时词语.  相似文献   

2.
何谓“仿词”?顾名思义,就是在现成词语的比照之下,更换词语中某些词或词素,临时仿造出新词语。仿词修辞的运用,别具表现力和艺术魅力。 仿词可分为四种方式: 其一是反义仿词。例如:“假使这也算一种‘信’,那也只能说中国人曾有过‘他信力’……中国人现在是发展着‘自欺力’。”(鲁迅《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这儿的反义仿词“他信力”和“自  相似文献   

3.
“义随境迁”,一个字、一个词只要进入文句,就会与文句中的词语、句子、段落乃至篇章发生联系并受其制约。因此,同一词语在不同的语境条件下有不同的含义,即语境义。理解字词的语境义,有助于理解句义,进而理解段篇内容,所以,解释词语语境义是中考阅读测试中经常出现的一个考查点。具体的语言环境,决定了词语的含义,这个含义有时是字词的基本义,有时是引申义,有时是比喻义,有时可能是“临时义”。这种“临时义”的语言形式,有时是隐含意义,有时是感情意义,有时是修辞意义。因此,要准确确定某个词语在文中的特定含义,必须坚持“词不离句,句不离文”的原则,根据上下文去推断词语含义。尤其是遇到生字词时,由于不让翻查字典,更须结合语境条件去解释,一味停留在这个词语上硬抠,是抠不出来的。  相似文献   

4.
现代汉语教材中所讲的仿词(我们称之为传统仿词),是指在现成词语的比照下,更换词语中的某个词或语素,临时仿造新词语,以达到一定修辞效果的一种辞格。它的基本形式是新仿词和被仿词同时出现,但有时被仿诃也可以不出现。它的类型有三:一是音同音近,如由“积极”仿出“鸡极鸭极”;二是语义相反,如由“大众化”仿出“小众  相似文献   

5.
仿拟,是为了使语言生动幽默、诗文别出新意而故意仿照既成格式的一种语言形式。仿拟在形式上是“旧瓶装新酒”,仿拟方法一般有仿词、仿句、仿文几种。巧妙地运用仿拟,能匠心独运地突出人和事物的本质,给人—种似曾相识而又出人意料的感觉,令读者耳目一新。1.仿词:比照现成词语,临时巧妙地仿造出新词语。仿词一般分为:(1)反义连用:以反义联想为基础,临时仿造出意义相反的词语。如:①读者定会觉得这是一条“新闻”,其实却是一条“旧闻”。(2)近义类仿:以近义、同义的形式,临时仿造出意义相近的词语。如:②过去,不识字…  相似文献   

6.
现代汉语中,大量的由“虫”作为后位附加词素构成的词语形成了“虫”词族,在具体分析“虫”词族词语包括感情色彩和表现风格色彩在内的语义特征和结构类型的同时,还论述了“虫”词族词语产生的语言内部原因和社会原因,最后利用语言的潜显理论对这些词语未来的发展状况做出了预测。  相似文献   

7.
汉语仿词是在特定的语境下比照现成的词语,临时更换词语中的某个词或词素仿造出新的词语的修辞方法。它改变了原来词语特定的词义,从而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鲁迅先生《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中的句子:“满心‘婆理’而满口‘公理’的绅士们的名言暂且置之不论不议之列,即使真心人所大叫的公理,在现今的中国,也还不能救助好人,甚至于反而保护坏人。”句中的“公理”、“婆理”是从熟语“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中仿造出来的,“婆理”对“公理”而言,因陈西滢等在女师大风潮中,曾组织过所谓“教育界公理维持会”,打着“公理”的…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以来,汉语词汇系统中有大量的词增加了新义住,这些词就是“新增义位词”.新增义位词以双音节为主,结构类型主要是合成词,普通词语多于特殊词语.  相似文献   

9.
先看例句:“我用儿童的狡猾的眼光察觉,她爱我们,并没有存心要打的意思。”有的文章认为句中的“狡猾”运用了反语修辞格。我们知道,反语是在特殊的语言环境里赋予词语或句子以临时的与本来相反的意义。而与“狡猾”一词相反的意义当是“忠厚”、“忠实”,但以此解释句中的“狡猾”一词又不准确,不能表现儿童天真无邪的心灵。显然,从词义的角度分析“狡猾”所运用的辞格不够妥当,应从词语感情色彩的角度来分析。“狡猾”本是贬义词,指“诡计多端,不可信任”,这里用来表现儿童天真可爱的童心,是指“调皮、机灵”的意思,感情色彩发生了变化,已不是贬义了。这种在特殊的语言环境中临时改变词语的感情色彩的修辞手法叫做易色。易色可分为两种。  相似文献   

10.
临时同义词外显词与潜显词的同义,是“转义同指”,外显词在具体语境中固有义消失或转变,产生临时义,临时具有潜显词的固有义。由此可见,外显词的固有义与临时义之间存在相当的变异,这便是临时同义词的性质之一——变异性。  相似文献   

11.
美国英语中有大量与总统相关的词语,反映美国总统选举就职、治国理政、言谈举止和私人生活等方面的内容。美国“总统”词语主要来源于在任总统的政治外交政策、国内经济发展政策,历史事件及总统丑闻等渠道。美国“总统”词语的构成主要是以总统名字为特征成词或运用英语构词法成词。20世纪下半叶以来,美国“总统”词语的发展呈现出新的趋势:以总统姓名为特征的词语大量进入英语;“总统”词语主要通过词义的扩展和变化构成。  相似文献   

12.
雷广金 《课外阅读》2010,(12):182-183
“咋”是多种方言共有的一个方言词,在东北官话中十分常用,由“咋”构成的词语,也大量存在于东北方言中,并得到广泛应用,在特定语境中,具有丰富的语义色彩,体现了“咋”这一东北方言词所具有的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13.
词的意义和用法都是由社会约定俗成的,一般人在用词时都应当遵守社会习惯,而不能随意更改。但在文学作品中,作家则可根据塑造形象和表达情感的需要,临时改变某些词语的固定含义和常规用法,把它用于本来不适用的对象,这种词语的“移用”往往能够收到常规用法无法企及的表达效果。例如:  相似文献   

14.
英汉语中存在大量的“笑”类动词。文章采用词化理论和语义成分分析法,着重探讨了英汉“笑”类动词的语义成分和词化模式。研究发现核心语义成分决定这些动词的语义场归属,外围语义成分用来区分它们之间的差异。英汉“笑”类动词在语义成分和词化模式上既存在普遍性,又存在特殊性,这类动词的词化模式可概括为“动作 方式 (情态) 原因(目的)”,但具体词语的词化模式存在各自的特征。  相似文献   

15.
词语的“别义引申”不同于词汇学上的引申这里是从语用学的角度来讨论词语的引申。在使用语言进行交际时,为临时交际的需要而申发出的非正式词语义,这就产生了词语的别义,这种引申方式即词语的别义引申。象这样引申出来的词语义(别义)和词语的原义是断层的、没有什么联系的。这些词语别义在一般性语文词典中是否收录的。词语的别义引申主要有三种类型:字面引申,译音引申和国俗引申。字面引申,是指通过词语的字面义引出与该词语  相似文献   

16.
“仿词”本是一种修辞法,它是指在现成词语的比照下,更换词语的某个词或词素(语素),临时仿造新词语的修辞方式和手法。从功能上看,仿词可分为修辞性仿词和构词性仿词。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运用自主-依存分析框架解释了仿词现象的认知机理,即仿词是一个在交际意向性的制约下和相邻/相似关系的作用下,通过拈连把自主成分和依存成分连通起来的认知推理过程。  相似文献   

17.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要让词深入儿童的精神生活里去.”词语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但是,现在一些教师在词语教学中却存在“就词解词”的现象,课堂上先让学生读一读、再写一写、最后说一说,这样就算完成词语教学的任务了.其实,这样的教学学生感受到的词语是枯燥的,是无味的.小学生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沉入词语的感性世界”,运用多种方法,拓展词语教学的“三度空间”.  相似文献   

18.
高晓玲 《学语文》2003,(2):45-45
“仿拟”指仿照现成的、通行的词语、句章、韵律,改变其中的语言成分,造成一种意义相反或相似、相近的新的语言形式和内容。常见的有以下几种类型: 1、仿词。即根据已有的词,临时仿造出新词,如: (1)大学的“烟酒生”令人忧虑 (2)好不值钱的干儿子!你有多少于儿子,湿儿子,我还不清楚! 例(1)中“烟酒生”,例(2)中“湿儿子”,是仿照“研究生”、“干儿子”,改变了其中的内容临时造出来的。  相似文献   

19.
<正>写作对大多数学生来说是一件令人犯愁的事情,尤其对小学生,究其原因是没有真正找到学习写作的好途径,随文仿写就是学生作文教学的新尝试,她注重从写作基础课——仿写做起,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让学生在阅读、思考、模仿中不知不觉地积累了词语、掌握了写法、增强了素养,提升了能力,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到了写作的方法,在仿写中体会到写作的快乐。一、夯实基础──仿词仿词是根据表达的需要,更换现成词语的某个语素或词,临时造出新的词语,临时仿造出新的词语,改变原  相似文献   

20.
炼字论纲     
古人非常重视“炼字”,但大多囿于具体用例的点评。在目前流行的现代汉语修辞学的教材和论著中,在谈到词语的运用时,又大多限于“词语的选择”,惜乎缺少对于炼字的较为全面系统的论述。本文借用传统修辞学中“炼字”这一概念,指代一般的修辞学论著中常说的“词语的锤炼”,即对词语的精心运用。其中的“词语”包含现代意义上的“词”和“熟语”,有时还包括某些临时组合,但具有特定含义的短语;其中的“锤炼”,则包含对词语的选择、修饰、加工、改造和创新。围绕这五个方面,文章论述了“炼字”的内容、途径、方式、目的、作用等,由此尝试建立较为全面的“炼字”的理论框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