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军 《安徽教育》2013,(1):27-28
<正>教师是"为迁移而教",学生"为迁移而学是现代教学的基本特点之一。由读到写是一种由"入格"到"出格"的过程,这就是迁移。在语文的读写中,存在着语言形式的迁移、言语材料的迁移、文本感悟的迁移、写作方法的迁移等诸多因素。一、言语形式的迁移儿童学习语言的初始步骤是模仿。这一方法虽原始,但却是丰富学生语感图式的好方法。教  相似文献   

2.
语文教学中,探究性学习能令每一个学生的语文学习更加有趣、有效。在《麋鹿》的教学中,可指导学生探究"外在之形",生成"灵活复述"的言语智慧;探究"传奇经历",生成"精要概括"的言语智慧;探究"内在之情",生成"感情朗读"的言语智慧。  相似文献   

3.
薛海燕 《教育教学论坛》2012,(2):246-247,244
近几年,一线教师越来越关注言语形式,越来越重视在言语实践中提高学生的言语能力,不料却走入了"空有形式,缺少实质"、"程序僵硬,目的单一"的误区。文章通过对这些现象的分析,提出将教学立足于"言语形式",具体阐述了通过梳理、发掘,找准言语感觉训练的着眼点、生成点;阐述了"朗读涵泳"、"比较品评"、"融情体验"、"模仿迁移"等基本的言语形式教学策略,培养学生的言语感觉,提升言语能力,使我们的语文教学始终朝着真淳和高效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4.
促进学生言语能力不断提升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之一.在课堂上,教师应当借助语文课本做例子,引导学生领会、体悟、赏析、品味课本语言的特点,教会学生说话和写话.小学生言语能力的提升,要求教师必须关注学生内在语言积累的量,并引导学生从量的积累逐步转化为质的飞越,即从最初的积累逐步走向仿写,再到个性的化表达.  相似文献   

5.
在课内外阅读中,引导学生关注文章的言语形式,在"品味词语、学会修辞、感悟写法、掌握文体"的过程中,由词到句、由句到段、由段到篇地学习写作,激励学生用充满童趣、好奇、智慧和真情的语言表达生活中的真善美,学生将在"品书香学写作,写童言抒童心"的过程中快乐写作、快乐生活、快乐成长。  相似文献   

6.
新课标中重视学生体验的理念使初中语文阅读教学逐渐恢复"人性"的活力,但在具体实践中教师往往局限于"言语内容"的层面,有意无意中忽视了对"言语形式"的重视,使阅读教学滑入"重言语轻形式"的危险。当下的语文阅读教学呼唤"言语形式"的体验。阅读教学可让学生从比较差异中感受、体会详略中欣赏、研究反常中感悟到"言语形式"。  相似文献   

7.
著名特级教师薛法根说过: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通过阅读课文,在获得课文所传播的信息的同时,获得如何传播信息的言语智慧才是更为本质的行为。因此,语文课堂教学应该将培育学生的言语智慧作为一种自觉的追求。那么,在我们的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入情入  相似文献   

8.
韩非 《教学与管理》2010,(11):52-53
教学内容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15课。 设计理念 新课标指出,高段阅读教学要注意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这就要求我们在阅读教学中不仅要关注到语言内容,还要推敲语言的形式。通过言语形式理解言语内容,再凭借对言语内容的理解,品味、推敲作者表情达意、遣词造句、谋篇布局的方法,领悟言语形式的妙处,力求做到既能批文入情,又能因文悟道。  相似文献   

9.
冯新 《广西教育》2011,(34):58-59
福建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潘新和说:“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语文教学是一种言语感觉、言语智慧的传递,是用教师的言语感悟和言语睿智,唤醒鸿蒙未启的学生的言语灵性和悟性。”在写话教学中,教师可巧妙运用例文的言语智慧,唤醒学生言语的灵性和悟性,使之成为学生写话的“拐杖”。  相似文献   

10.
语文教学的核心内容之一,就是引导学生品味语言的形式和表现手法。语文教学理应由关注"写什么"向关注"怎么写"转身。学生从言语内容中得来的东西,只有在言语形式的炉中整理、归纳、熔炼,才能化入心灵,融入骨髓。  相似文献   

11.
在"言语内容先于言语形式而存在,言语形式仅仅是表达言语内容的"这一以言语内容为中心的传统观念影响下,我们现在的语文教学常将焦点聚集在文本的言语内容上,给学生的思考的空间不够,教师常常将语文课本中的言语作品从句意、段落大意到中心思想进行条分缕析式的剖析,不厌其烦的重复着,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也不见提高,使语文教学陷入"高投入、低产出"的困境.要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需正本清源.  相似文献   

12.
阅读教学必须将文本的言语形式作为教学的重要内容,在读写结合中促进学生言语智慧的有效提升。在教学中,教师要在解读文本中遴选文本形式的典型价值,引导学生在解构中掌握文本的表达形式,让学生在感知言语中推进言语训练,在读写交融中发挥文本形式的范例作用,从而促进学生言语智慧的提升。  相似文献   

13.
语感就像空气,看不见摸不着,却无所不在,它"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但是任何一种能力都是在体验和训练中得以培养的,语感能力同样如此。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语感,必须立足言语实践。教师只有在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安排不同形式的言语实践,才能使学生的语感延伸到学习言语过程中的各个"角落",真正品尝出它的"真"滋味。  相似文献   

14.
语文学习是"文本言语—内部言语—外部言语"的体验,历经了"言语—思维—言语"的往复运动过程。语文教学的指向是学生"言语智慧"的生成。言语智慧,实际包含两层意思,一是言语内容的智慧性,即内容中有精辟的见解、洞见、哲理;一是言语表达本身机警、妙趣、含蓄、幽默等,即言语形式包括遣词造句的艺术。思维是智慧的载体,让言语智慧在言语思维上落脚,语文教学就不再虚无缥缈。  相似文献   

15.
正言语能力是指个体在与他人交往时运用语言工具顺利进行信息传递的稳定的心理结构,具有阶段性、反复性、实践性等基本特征。在语文学科中,它包括听、说、读、写四个方面。言语能力建构则是指学生在学习和运用语言的实践过程中形成言语能力的过程,具体包括阶段性目标的合理设置、言语技能的反复训练、言语实践活动的开展等内容,其中学生是言语能力建构的主体,要努力让学生在探索和发现中自主建构言语能力。  相似文献   

16.
阅读和写作是一个关系密切、不可分割的互动的整体。语文教学要善于引导学生发现教材中的精美读写材料,指导学生学会在阅读中积累写作素材,把读的过程转化为写的冲动,把写的体验再融入新一轮的阅读活动中,实现"以阅读帮助写作,以写作促进阅读"的良好循环。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开拓思维,积极设计丰富的读写一体化活动,以激发学习者的热情,明确借鉴、学习的方向,在文学作品的熏染中逐步培养言语敏感度和审美鉴赏能力。鉴于此,笔者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坚持阅读与写作的结合,并尝试开设"主题阅读写作课堂"。本文即从言、意、形、旨四个方面,探讨了开发利用课本资源以提升学生写作素养的有效途径和策略。  相似文献   

17.
小学生正处于语言发展的最佳年龄,进行语言材料的积累,是学习语文的首要任务。教师要充分利用课本这个工具,借助课堂这个平台,精心设计练习,借力使力,提高学生的言语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18.
在阅读学习中,"言语形式"有时比"言语内容"更重要,或者说"怎样写"有时比"写了什么"更重要。在《口技》一文中,作者用了七种写法来展现口技人表演  相似文献   

19.
语用预设也称语用前提.是应用语言学的一个概念,一般为言语交流双方都已共知的信息,或是根据言语上下文的语境至少可以推断出、无需陈述出来的信息。例如,教师说“请同学们把课本拿出来”,如果是在语文课上,学生自然会把本学期正在学习的语文课本拿出来.而不会将数学课本拿出来,也不会将以前学习的语文课本拿出来.因为句中的“课本”已经被预设成为“本学期正在学习的语文课本”了。  相似文献   

20.
张丽 《快乐阅读》2013,(24):118
努力营造学生学习的情境与氛围,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反复朗读,在品读过程中把抽象的文字还原成生动的画面,激发学生想象表达的欲望,让学生自觉自愿地投入到语文学习中来,使他们在读中感悟,悟中抒情,情中明理,健康快乐地学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