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新闻导刊》2006,(4):I0001-I0001
2006年,一场50年不遇的特大旱灾向我们肆虐袭来。7、8月来,巴渝大地烈焰似火、酷暑炙烤,不少地方溪河断流、禾苗焦死、草木枯萎、山火频发,  相似文献   

2.
15年前,大学刚毕业的海斯勒来到了中国,从那以后,他不但有了"何伟"这样地道的中国名字,还逐渐成为一名资深的中国二三线城市观察者。  相似文献   

3.
继红军长征之后,第一位走完原路全程,第一位踏着中央红军的足迹翻越全部雪山,第一位横穿草地中心沼泽地的记是罗开富。他的新闻观是——  相似文献   

4.
有那么一群人,他们甘冒风险,奔走在新闻的最前沿,用客观报道揭露事实的真相;有那么一群人,他们深入生活的最底层,将目光投向小人物和小事件,展示百姓的苦乐悲欢;有那么一群人,他们将自己无私地奉献给新闻事业,用手中的笔捍卫着道义和责任,他们就是“记者”。  相似文献   

5.
这是一群穿着军装的文人。昨天的他们,曾把狼牙山五壮士、董存瑞、邱少云……一个个普通士兵的英雄形象写入历史的画卷。今天的他们,活跃在喜玛拉雅哨所的风雪中,活跃在中国维和部队的装甲车里,活跃在巴格达街头枪声密集处,活跃在地动山摇的重灾区……他们的热血融入了八一军旗。这是一群在巍巍高山上慷慨放歌的人,他们唱道:"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於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文天祥《正气歌》)山河为之振奋,中华之龙升腾咆哮。他们的名字——军事记者。在八月一日这光辉的节日里,本刊特邀请了几位著名的军事记者谈谈他们的甘苦和感受。  相似文献   

6.
县(区)广播电视台一线记者是各台的支柱,他们支撑起了县(区)广播电视新闻的产出与效益,是我国庞大的广播电视新闻采编网和信息传递网最基层的采编力量。从这个意义说,他们的职业认知状况,不仅关系到县(区)广播电视业的生存与发展,也关系到新闻舆论导向与功能的发挥,理应受到更多的关注。为此笔者对他们进行了职业认知度的问卷调查。  相似文献   

7.
恩施日报社开展的记者到一线活动.组织33名记到30多个点采访,浓墨重彩地推出来自基层的鲜活报道.受到读者好评。此次推出的报道,不仅让读者感受到记者不辞劳苦走基层的务实作风,还看到了《大桥横空添美景》、《风情小镇浮眼前》、《越转越火“地盘子”》、《高山明珠惹人爱》、《昔日坡地变良田》等一个个生动感人的故事。  相似文献   

8.
对于一名记者,敏锐的新闻感觉和灵活的新闻采访技巧才是最关键的。采访是记者日常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特别是一线记者,长期奋战在重大新闻事件的最前线,更需要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和丰富的采访技巧。一线的重大新闻事件往往具有突发性,难以预测,这就对一线记者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只有掌握丰富的采访技巧,善于随机应变,才能够实现和采访对象的顺畅交流,从而保证新闻信息的质量。  相似文献   

9.
陈孚 《记者摇篮》2006,(9):13-14
想到这个题目,是因为自己在工作中的亲身经历。2006年中国沈阳韩国周开幕的第二天,栏目制片人找到我。让我参考《沈阳日报》发表的一篇有关韩国周活动的评论作一篇综述报道在当天的节目中播发,时间在3分钟。这  相似文献   

10.
杨天庆 《新闻三昧》2006,(11):44-44
陈忠和是哪位?他就是最近荣获2004年度中国十大风云人物称誉的现任中国女排主教练,率领中国女排重夺失去17年冠军的那个人!一次,陈忠和先生在电视屏幕上回答女主持人关于“你对媒体有什么要求”的问题时,郑重地声称:“当我比较顺利,带领女排取得好成绩时,你别把我说得什么都好;当我们遇到挫折和苦难,球打得不好时,你别把我说得什么都不是。”他是在“比较顺利”的情况下提出这个问题的。因此,就更值得咱们深思辩证唯物主义者承认,世界任何事物都不会十全十美,正所谓“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而我们的某些新闻采编者,却总习惯用形而上学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我对施瓦辛格随行的翻译说:“我是和那些记都不一样的记。”  相似文献   

12.
因了文学的缘故罢,2002年初,我一介农民也有幸被文联选送到省里的作家班学习了半年。期满后,我不想再回老家扛犁荷锄,耕种那仅有的几分田地,便左手拿一本作家班的结业证书,右手持一叠发表过的作品,在省城各大报、刊、社频频出入,想寻份既体面又高贵的编辑或记者之类的工作。但我狼奔豕突了半个月,却连工作的影子都没摸着:省城人才济济,遍地是博士生、研  相似文献   

13.
本文阐述了全媒体时代跑线记者转型为专家型记者的重要性,及跑线记者将自己塑造成为专家型记者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4.
丁四川 《青年记者》2009,(21):19-20
最近,中国新闻网“洛阳一记者采访时被打被拘禁长达8小时”的新闻引起了笔者的关注,该报道称,“10月18日,洛阳一媒体记者因拍摄社会新闻被警方带上手铐、限制人身自由长达8个多小时,身上多处受伤。”  相似文献   

15.
记得刚走进报社做记者之初,部门领导曾语重心长地对我说:“跑线记者,最好不要理解成跑固定战线的记者,而要理解为跑在一线的记者,否则,跑来跑去最后跑进去的会是一条‘死胡同’。”  相似文献   

16.
在记者的日常工作中,采访是至关重要的一部分,采访活动可以将记者的工作特点充分呈现出来。同样,记者工作水平的高低对新闻质量也有着决定性影响。而在实际采访中,要想实现对新闻素材的全面挖掘,就必须实现对采访技巧的熟练掌握,以此来促进采访工作价值的显著提升。为此,本文针对一线记者的新闻敏锐与采访技巧做出了深入探究。  相似文献   

17.
徐媛媛 《青年记者》2009,(21):18-19
“喂!”“喂!青浦有个男的劫持了自己的女友!你快去,到现场立即发回快讯和照片!”  相似文献   

18.
光阴如箭,时间如梭,1984年,从我步入新闻工作者的行列,屈指算起来已有二十多年了。二十多年的工作实践使我深刻地认识到,从事新闻采编工作深感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使自己不断地成长,逐步成熟,有所提高。通过实践,我有以下体会与同行共勉。  相似文献   

19.
吴伟洪 《青年记者》2006,(22):17-17
在纪念长征胜利70周年时,一些媒体选择最接近记者本色的"行走"状态,"重走长征路",亲历长征路上的艰险困苦,展开对长征精神的探寻与重拾。如何"重走长征路",既体现了媒体策划者的水准,也考验着行走记者的感悟力和执行力。  相似文献   

20.
段巍 《今传媒》2014,(8):171-172
采访是记者日常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特别是一线记者,长期奋战在重大新闻事件的最前线,担负着对重大事件的采访责任,更需要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和丰富的采访技巧。一线的重大新闻事件往往具有突发性,难以预测,这就对一线记者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新闻记者只有善于观察,才能抓住细节的闪光处,从而提前发现重大新闻,这样也能够极大的提升事件的新闻价值。同时,掌握丰富的采访技巧,善于随机应变,能够实现和采访对象的顺畅交流,从而保证新闻信息的质量。本文将针对如何提高一线记者的洞察力和采访能力,进行详细的分析,并提出有效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