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平面几何的证明一般都是根据几何公理、定理进行逻辑推理论证 ,似乎与所学的锐角三角函数没有关系。事实上 ,借助于锐角三角函数证明几何题 ,则出奇制胜 ,巧妙之处 ,令人拍手叫绝。现举例如下 :一、求证线段及线段的乘方间的关系图 1例 1.已知 :如图 1,∠BAC=90°,AD⊥ BC,DE⊥ AB,DF⊥AC,垂足分别为 D、E、F,求证 :AB3AC3=BECF(教材第二册 5.4 B组第 3题 )证明 :设∠ C =α,则∠ BDE=∠DAE=α在 Rt△ABC中 ,tgα=ABAC,∴ AB3AC3=tg3α;在 Rt△ BED中 ,BE=DEtgα;在 Rt△ CFD中 ,FC=DFctgα;在 Rt△ AED中 ,tgα…  相似文献   

2.
三角函数知识,不仅用于解直角三角形,在几何证明中也有广泛的应用,是中考的热点内容之一.灵活运用三角函数的定义、公式,能使许多几何题证明更加简捷,起到事半功倍之效.本文略举几例说明如下:  相似文献   

3.
证明反三角函数等式的常见方法是“同值同区间法”,即证明:等式两边的角的某一种同名三角函数值相等,等式两边的角位于该同名三角函数的同一单调区间内。但在证明一类含有变量的反三角函数等式时,往往由于同名三  相似文献   

4.
三角函数知识,不仅能用于解直角三角形,在几何证明中也有广泛的应用,是中考的热点内容之一.灵活运用三角函数的定义、公式,能使许多几何题的证明更加简捷,起到事半功倍之效.本略举几例说明如下.  相似文献   

5.
文章列举了多种证明方法,包括利用定义,利用性质,利用积分中值定理,许瓦兹不等式,变上限积分,泰勒公式等来完成含有积分的等式和不等式的证明问题.  相似文献   

6.
提出了三角函数等式的两个猜想。在4m+1=101和4m+1=109的条件下,证明了猜想1的正确,用反例说明了4m+1=9和4m+1=21时的猜想2。  相似文献   

7.
几何等式ab±cd=ef的证明具有一定难度,学生往往不知从何下手.一般地说,此类题目的解法有化简推导法和线段分解法.1 化简推导法此法是将要证明的等式的一边化简推导,使其等于另一边,或证某一个等积式后变换推  相似文献   

8.
我们往往习惯于用等式来证明不等式,而忽视了不等式在证明等式中的“反作用”.其实对于许多等式,包括用常规方法难以证明的竞赛题,倘若恰当地选择以不等式作为证题手段,便可出奇制胜.同时,通过这种证法,还可使我们进一步明确“等”与“不等”的辩证关系,深化对数学问题的理解.本文举例说明用不等式证明等式的三种常见思路.一、证明不等式A≥B与A≤B同时成立,得A=B.n(a β),求证(第十七届全苏中学生奥林匹克赛题)α-β可构成某△ABC的三个内角,由正弦定由余弦定理得cos(-综上两方面结果,必有例2已知实数x、y、z同时满足条…  相似文献   

9.
在数学等式证明中,人们很少把等式中的数字或符号形象化、具体化,给等式建立起一个形象,直观的数学模型。而许多等式运用常规方法也难以证明或根本不能证明。更说不上给等式建立起数学模型。本从构建数学模型的基本思想出发,对某些特殊类型的等式通过构建概率模型,给出它们的一种概率证法。  相似文献   

10.
吴捷云 《考试周刊》2014,(62):56-56
行列式是一个重要的数学工具,在众多的科学技术领域内有十分广泛的应用.本文介绍行列式在等式证明中的若干应用.  相似文献   

11.
有关证明条件等式的代数题,是一类综合性比较强的题目,如果能让学生掌握其各种不同的证明方法,对于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熟练的技能技巧都是大有益处的。下面介绍几种证明条件等式的常用方法。一、将已知条件直接代入欲证等式例1 已知:x=(a-b)/(a b),y=(b-c)/(b c), z=(c-a)/(c a) 求证:(1 x)(1 y)(1 z) =(1-x)(1-y)(1-z) 证明:∵(1 x)(1 y)(1 z) =(1 (a-b)/(a b))(1 (b-c)/(b c))(1 (c-a)/(c a)) =2a/(a b)·2b/(b c)·2c/(c a) (1-x)(1-y)(1-z) =(1-(a-b)/(a b))(1-(b-c)/(b c))(1-(c-a)/(c a)) =2b/(a b)·2c/(b c)·2a/(c a) ∴ (1 x)(1 y)(1 z)=(1-x)(1-y)(1-z) 二、通过已知条件之间的相互变换,得出求证式。例2.设x=by cz,y=cz ax,z=ax by 试证:(a 1)x=(b 1)y=(c 1)z  相似文献   

12.
众所周知;a=5的一个充要条件是a≥b且a≤b.利用这一事实证明有关恒等式,思路别致,独树一帜.下面举例说明.例1(1983年合肥市数学竞赛题)在是直角三角形证将已知等式变形,得由(2)知,A、B均为锐角,于是综合(2)、(3),命题获证.例2已知a、β、γ为锐角.且cosa=证由对称性,不妨设将题设代入(2),得比较(1)、(3),得由β=γ及题设命题获证.例3已知证由已知不等式,得两式相乘,得例4在矩形ABCD中,BC=2AB,E为AD上一点,且∠DCE=15°,求证:BC=BE.证如图1结合假设假设BE≤BC,则上述推理过程中不等号均反向,导出BC≤BE…  相似文献   

13.
文[1]中收入三角形旁切圆半径(ra,rb,rc)和高(ha,hb,hc)间的三个不等式∑hahb≤∑rarb;∑ ha+hb/ra+rb;∑ ha+hb/ra=rb≤3;∏ hb+hc/ra+ha≤1.我们把它们“加强”为等式:  相似文献   

14.
1.证两角相等例1 已知在等腰△ABC中,∠A=90°, 在AC上取AE=1/3AC,在AB 上取AD=2/3AB,求证∠ADE =∠EBC.(04年福建南平中考) 图1 证明如图1,设∠ADE=a,∠EBC= β,AE=BD=a,则 AD=EC=2a,AB=AC=3a, 作AP上BC,EF上BC,P、F分别为垂足, 则 EF∥AP, 所以 EF/AP=CE/CA=2/3,  相似文献   

15.
郑彩萍 《考试周刊》2012,(43):62-63
不等式不仅出现在中学数学各个分支中,而且在以后的继续教育中也会频频露面,它的应用问题体现了一定的综合性、灵活多样性,对数学各部分知识融会贯通,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所以在中学阶段,学生掌握不等式是十分必要的.而不等式的证明,方法灵活多样,还与很多内容相联系。  相似文献   

16.
本文阐述如何用计算机实现“全代入法”证明逻辑等式,并给出用BASIC语言编写的程序,代入的数据由机器自动产生,对任给的两个逻辑式自动作出它们是否相等的结论。  相似文献   

17.
关于组合等式的证明问题,在初等数学的范畴中,是一个较为复杂的问题。它不仅与代数中的排列、组合及二项展开式等问题有密切的联系,而且在另一角度上说,又与函数、分析及概率等知识相关联,这就造成了问题可解的多样性与复杂性。  相似文献   

18.
对于与自然教n有关的等式的证明问题,如果能够利用其特征建立一个迭代关系式,则问题可迅速获得解决。由下面几个例子,可以略见迭代法之一斑。 [例1] 已知:a b c=0,求证:(a~2 b~2 c~2)~2=2(a~4 b~4 c~4) 证明:设f(n)=a~n b~n c~n,ab bc ca=-p abc=q,为a、b、c为根的三次方程为x~3-px-q=0 由上可得(a~n b~n c~n)-p(a~(n-2) b~(n-  相似文献   

19.
从一个或几个等式(已知条件)推出另一个或几个等式(结论),这欲证的等式就是条件等式.其证明的关键在于发掘已知条件与欲证结论间的联系,手段之一便是将已知或结论变形.  相似文献   

20.
等式的证明是初中代数的重要内容,它有利于训练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等式的证明题在各类初中数学竞赛中频频出现.把一个代数式变换成另一个与它恒等的代数式称为代数式的恒等变形.恒等式的证明,就是通过恒等变形,证明等号两边的代数式相等.其关键是要善于寻找等式两边的差异,并迅速作出消除差异的变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