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根据课题整体感知题目体现了文章的中心,尤其是题眼,我们可通过它窥一斑而见全豹,准确地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如《阅读大地的徐霞客》:徐霞客阅读大地是怎么回事?结果怎样?《献你一束花》:谁献给谁一束花?仅仅是一束花吗?还有什么?2.带着疑难整体感知如《学会查无字词典》一课,学生根据课题质疑:谁学会了查无字词典?无字词典指什么?怎样查无字词典?引导学生带着疑难读书,就可整  相似文献   

2.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10月第一版的新世纪小学语文教材,五年级下册第10单元第一篇课文是《阅读大地的徐霞客》。原文共有6个自然段,900多字。它采用"总—分—总"的结构,抓住人物的突出特点,通过四件具体事例刻画了明朝末年  相似文献   

3.
【成都师范银都小学余露老师《阅读大地的徐霞客》(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教学片断】  相似文献   

4.
<正>语文教科书中的课文大多是文质兼美的叙事性作品。纵览这些叙事性作品,我们发现其中的"人物小传",如《李时珍》《阅读大地的徐霞客》《白衣天使》等,具有独特的阅读价值。其阅读价值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精神引领与叙事本质。首先,阅读人物传记,能够引领学生的精神成长。学生收获的不仅仅是了解了传主光辉灿烂的成就以及世人对传主中肯的评价,更重要的是,能了解传主面对挫折时的坚韧不拔、本职岗位上的尽心尽责、  相似文献   

5.
王尚文教授指出语文实践要突出的两个环节:一个是感受的实践,一个是将所感受的语言对象转化为语感的实践。在《阅读大地的徐霞客》一文的教学中,我通过多种形式的感性教学,促进学生与课文语言的互动和对话的不断深入,使学生“感知于外,受之于心”,“目击事物,便以心击之”,学生获得情感的共鸣,感悟到了徐霞客光辉的人物形像。  相似文献   

6.
纵观现行各种版本的语文教材,其中都有一定数量的历史题材的课文,如:《虎门销烟》《三顾茅庐》《祁黄羊》《西门豹治邺》《成吉思汗和鹰》《阅读大地的徐霞客》…这些文章都是编者精心挑选的,学生阅读之后会逐渐了解中国的历史,增长知识,提高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7.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阅读名著是阅读教育的需要.阅读名著是人文素质教育的需要.阅读名著是传统美德教育的需要.通过阅读:我们知道玛蒂尔德是一个怎样挣扎在"三个世界"里的女人,由此感慨"人生是多么奇妙,多么变幻无常啊,极细小的一件事可以败坏你,也可以成全你!"  相似文献   

8.
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一学段的阅读目标中,第一条就是“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诗歌的教学更是如此。书面阅读对于低年级儿童来说难点很多,文字符号本身比较抽象,所以我在整个阅读过程中,精心设计“趣”的导向。教学过程及反思一、故事激趣,引导自主性阅读师:小朋友,你们知道一年有几个季节吗?(四个季节)那你知道一年四季是怎么来的吗?我这儿有个故事,想不想听?(故事大意:四季妈妈有四个孩子,他们整天只知道玩。一天,四季妈妈说:"孩子们,你们老是贪玩,这可不好啊,你们应该去给人们做点好事!大女儿春姑娘温柔可爱,她悄悄地来到大地…  相似文献   

9.
新课标强调语文教学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了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促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学习,在教《阅读大地的徐霞客》一文时,我采取多种方法让学生学习,还给了学生主动学习的地位,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一、在教师的引领下,让学生主动学习第一段我首先提问:徐霞客是一位什么样的人?学生带着这个  相似文献   

10.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新课文。伸出手跟老师写课题:阅读大地的徐霞客。(生书空,齐读课题)师:课前同学们已经预习了文章.大家会发现课文中有很多值得我们积累的词语.比如这几个词语——  相似文献   

11.
《四库全书总目》评论徐霞客"耽奇嗜僻,刻意远游",并没有理解其壮游天下的社会意义,更大大降低了徐霞客旅游事业的文化品位。徐霞客是明朝中后期旅游热的产物,他的旅游事业确实有其独特之处,这种与众不同赋予他的旅游以一种恢弘的人文精神,即"徐霞客精神"。明末大学者钱谦益最先使用"徐霞客精神"一词,但未作阐释。本文研究了明朝中后期的旅游热潮和徐霞客旅游的奇特性,总结"徐霞客精神"的文化内涵应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二是坚韧不拔的顽强精神。  相似文献   

12.
《初中生》2009,(2)
阅读导航:莎士比亚说:"宽容就像天上的细雨,滋润着大地.它赐福于宽容的人,也赐福于被宽容的人.我们应该学会对别人表现宽容……"  相似文献   

13.
作为一名语文教育工作者,充分调动语文课程的人文教育资源,可以在引导学生建立完善的土地伦理方面,发挥独特的作用。"阅读大地"课程倡导让学生投入大地的怀抱,亲手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阅读大地"课程主要通过"听读""闻读""摸读"等策略,让学生拥有丰富的身体实践生活,拥有丰富的土地感觉。  相似文献   

14.
一、词语为线,整体感知,挑战教材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生:阅读大地的徐霞客。师:请大家拿出你们的积累卡,我们听写几个词语。哪位同学愿意到黑板上写?(请三位同学)师:(听写词语)卓尔不群、艰苦危险、锲而不舍、准确感人。(师评价:写得很漂亮,请同学们注意写字姿势。)师:写完之后请同桌互相检查,到黑板上书写的同学写得很漂亮,我们谢谢她们。好,  相似文献   

15.
赵妍 《学子》2013,(6):49
阅读在英语测试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然而,高中生在进行英语阅读时,常常耗时很多,收效甚少。有以下几点原因:1.学生"bottom up"的阅读习惯,过于关注语言的结构和形式。2.语篇意识较差,对英汉两种语言在语法结构和语用上的差异缺乏敏感。3.缺乏必要的阅读技能和策略,不知道如何找主题句及相关细节信息,看不出文章的功能,无法通过文脉  相似文献   

16.
张国学  景晓茹 《华章》2011,(11):26-28
【原题回放】 以下两个作文,任选其一。 作文1 题目:以心灵温暖心灵 作文2 阅读下面材料,选择感悟最深的一点,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2011年3月2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决议,将《徐霞客游记》开篇日——5月19日定为“中国旅游日”。旅游日当天,在徐霞客开游地浙江宁海,多家机构联合举办了“2011百所高校大学生寻访徐霞客足迹”活动,参与者亲身体会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知行合一的徐霞客精神。  相似文献   

17.
《考试周刊》2022,(3):67-70
现行的政策提出科学利用课余时间,开展阅读活动。苏教版数学教材"你知道吗"栏目蕴含丰富的阅读素材。通过对该板块的文献综述研究,发现目前没有专门第一学段"你知道吗"板块学生数学阅读的教材,也没有该板块数学阅读的课程。基于此,围绕某校数学组前期开展的"适宜儿童"的数学阅读特色活动,文章通过实践研究,开发出"适宜儿童"的第一学段数学课外阅读的校本课程引领数学阅读。  相似文献   

18.
徐霞客及其《徐霞客游记》被前人评为"奇人""奇书",然而对"奇人""奇书"形成的深层心理原因在学界尚无深入研究。笔者根据《好奇心理学》理论,对旅游动机"好奇心"中的"旅游好奇心"的概念作了新的阐发,并结合《徐霞客游记》,探索徐霞客旅游好奇心的产生、实现及其领域的拓展过程。认为"奇人""奇书"的来源,即其深层心理原因在于奇心,亦即他的旅游好奇心。徐霞客的旅游好奇心,是属于积极的好奇心,它启示我们:在人们的旅游实践和旅游管理中对游客积极正常的好奇心要尊重、保护和满足,提倡文明旅游、高尚旅游,同时要避免和劝阻游客消极有害的好奇心。  相似文献   

19.
我们都知道,儿童接受启蒙和学习文化的开始就是识字教学,通过识字,儿童才能进行简单地阅读,《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也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因而识字教学是整个语文教学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在中华民族的文明史上,有许多伟大的科学家.他们的治学精神和卓越成就,在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历史上,闪耀着灿烂的光辉.出生在明朝末年的徐霞客,就是其中的一个.徐霞客(1586—1641年),是我国十七世纪杰出的旅行家、地理学家,也是一位长于写景抒情的文学家.他原名宏祖,字振之,号霞客,江苏省江阴县人,出生在一个"世代书香"的封建地主家庭.徐霞客的高祖徐经,与唐寅齐名,曾祖徐洽,祖父徐衍芳,都在明朝作官,父亲徐有勉由于对明末的腐败政治不满,隐居不仕.徐霞客在这种家庭长期熏染下从小就厌弃仕途,独喜涉猎历史、地理和探险游记一类的书籍,有"问奇于名山大川"之志.公元1604年,徐霞客十九岁时,父亲因病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