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去年年初收到老友黄华强寄来的普33《中国鸟》邮票首日实寄封,当即去函感谢,得知他手头正着手设计一部有关林业的图书,因此不好意思打扰他;今年5月初,又收到华强从北京原地寄来的(《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八十周年》邮票首日实寄封,想想他因忙于做书,再次放弃了采访他的念头。6月初,新出刊的《集邮》杂志在7月将要发行的邮票专栏中赫然登有“2005-15《向海自然保护区》”“设计:黄华强”的名字。我终干按捺不住采访的欲望,拨通了黄华强的电话。下面是我(称“笔”)和他(称“华强”)的对话。  相似文献   

2.
7月5日发行《藏羚》特种邮票,这是设计家黄华强献给广大集邮者的野生动物题材邮票的又一新作。 自1992年黄华强设计《长白山》邮票以来,他就一直在探索设计"保护野生动物"主题邮票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博览:最近,丹麦国家邮政的官员到中国洽谈邀请中国邮票设计师为丹麦设计邮票一事。决定从九位设计师的作品中挑选一件用于丹麦2012年“安徒生童话”邮票。今天,您又到邮票印制局为中国邮票雕刻师讲课培训。这种文化上的开放.交流会促进两国邮票设计上的借鉴与合作。作为一名雕刻师,您是如何看待这种交流与合作的?  相似文献   

4.
纪11《鲁迅逝世十五周年》邮票是孙传哲设计的。李少华在《孙传哲邮票设计作品集》中介绍说:“这套邮票中的鲁迅像,是根据鲁迅先生的遗像设计创作的。”但李少华未介绍孙传哲是根据鲁迅的哪幅遗像设计创作的。  相似文献   

5.
1.您是什么时候开始接触邮票的,您集邮吗?我是1971年从铁道部调到邮电部邮票设计室以后才接触邮票的,以前多年参与各种形式的美术工作,我不集邮。20世纪80年代,邮票发行局明令从事邮票设计的工作人员不允许集邮。我没有养成集邮的爱好,不过因为工作  相似文献   

6.
《上海集邮》2002,(8):6-6
万维生先生的这篇回忆章,披露了一个长期困惑我们的问题,即全套5枚的《中日青年友好大联欢》纪念邮票,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票目录》上一直只有4位邮票设计家的名字,排名的次序是张克让、万维生、卢天骄、陈晓聪。那么,另外的1枚邮票究竟是谁设计的呢?或是谁设计了2枚邮票呢?现在万维生先生的章为我们揭开了这个谜底。  相似文献   

7.
宋晓文 《上海集邮》2003,(10):3-3,F002
《梁山伯与祝英台》邮票是国家邮政局继《许仙与白娘子》、《董永与七仙女》之后发行的第三套"民间传说"系列邮票。这套邮票的设计者是著名连环画家、江苏美术出版社社长高云先生。早在1987年,高云先生就与邮票结缘,以工笔重彩画技法创作设计了《旅行家徐霞客诞生400  相似文献   

8.
《上海集邮》2002,(1):6-6
邮电部设有邮票发行的专门机构,五十年代专门从事邮票设计工作的有六七人,绝大部分人员都是分工设计纪特邮票,邮政业务上用的普通邮票却几乎都是孙传哲先生一人承担。因为普通邮票一般是两三年要更换一套,有时是更改邮票使用面值,临时要提供邮票图稿。普通邮票使用量大,面积也相对小。  相似文献   

9.
黄山 《上海集邮》2004,(1):33-36
上次说到世界上第一次飞机运邮是在印度,时间是1911年2月,由法国飞行员驾驶英国飞机,启用专门设计的邮戳,但贴用平常邮票,那时恐怕还没想到要专门发行航空邮票。从那以后,还有不少国家试验过飞机运邮,但都是零星的、短距离的,如英国(参见2003年第12期史维文)、法国、德国等,他们也都没有专门发行航空邮票。那么,什么时候出现最早的  相似文献   

10.
《上海集邮》2002,(4):7-7
鲁迅先生诞辰80周年,列入1962年邮票发行计划选题。邮票设计任务都是前一年分配给每一位设计人员,而这项任务似乎非我莫属,因为我是来自以鲁迅先生名字命名的鲁迅美术学校。我比较喜欢学,考大学时,第一志愿填美术,第二志愿就填学。伟人鲁迅诞辰80周年是大庆。  相似文献   

11.
《丙戌年》邮票是第二轮生肖邮票的第三种,由名的中央美术学院教授、民间美术专家吕胜中先生设计。邮票设计以“五彩龙犬”与“国泰民安”作为主要立意,以传统年画的表现手法,塑造了一只把守门户的五彩龙犬的可爱形象。  相似文献   

12.
第27届佳邮评选结果于4月10日在河南洛阳揭晓。笔者在获奖者下榻的华阳国际大酒店采访了最佳邮票获奖者郝旭东先生。[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知道戴郭邦先生的大名是在1984年,因为那年发行了他设计的《中国古典学名一牡丹亭》邮票,而这套邮票设计的深厚功力更给记留下深刻的印象。90年代后期,在一次邮市开张的盛会上,记才见到了这位仰慕已久的画坛名家戴敦邦先生,并请他在纪念封上签名留念。  相似文献   

14.
提起孙传哲这个名字,集邮者无人不晓,尽管孙老已去世多年,但我认为有必要提及他,尤其是他对邮票设计工作的兢兢业业精神,更值得我们大家和一些邮票设计者去学习。这位大名鼎鼎的邮票设计师,自1947年以来为解放区和新中国设计了153套邮票(包括参加设计在内),占同期邮票的四分之一。孙传哲先生设计的邮票不仅数量多,而且质量高,称他是高产邮票设计师并不为过。1980年在对建国三十周年发行的最佳邮票评选中,被评选出的30套最佳邮票中,孙传哲先生设计的就达十余套,占总数的三分之一,他为邮票的设计整整辛劳了40年,鞠躬尽瘁,尽心尽责,人们喜欢孙先生设计的邮票,不在于他的名气,而全在其质量,他设计出的邮票能给人一种美的感觉和艺术的享受。  相似文献   

15.
在’96中国豆腐文化节期间,我国著名邮票设计家吴建坤及夫人来到了“豆腐节”举办城市——淮南。9月16日晚8时30分,笔者专门赶到吴老下榻的洞山宾馆访问了他。 能设计出“珍邮”吗? 一见面,笔者说明了来意,互相作了自我介绍。吴老的夫人与笔者同姓,周大姐风趣地说:“我们还是一家呢!”“您也爱好集邮吗?”吴老问。“我是1958年开始集邮的,1980年的建国30周年最佳邮票评选,由您设计于1962年9月15日发行的《梅兰芳舞台艺术》小型  相似文献   

16.
正邮电部于1993年6月15日发行了由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肖溶先生设计的1993-7《竹子》邮票全套4枚,"毛竹"小型张一枚。邮票画面上的竹子,均是我国的特色和有代表性的竹种。邮票发行时,时值笔者上初中二年级,出于对植物类邮票的喜好,对这套竹子邮票特别关注,萌发了给设计者写信请求在邮票上题词签名的念头。抱着试试看的心态,给肖溶先生写了一封信,信里附上了一枚"毛竹"小型张,挂号寄到昆明植物研究所。在满怀期待中度过了半个月的  相似文献   

17.
赖茂功 《上海集邮》2007,(10):17-18
时年23岁的施秉章有无可能参与北洋政府管辖的北京邮政总局的邮票设计工作,集邮界历来颇有疑议。为此,笔者据多年研究所得,将施秉章参与邮票设计始末考证如下,以正史实。[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司朝英 《精武》2007,(10):25-25
在河南南乐流传着一支形意拳,这支形意拳被称为"河北派形意拳",是聂登山、马二先生传授下来的优秀拳种。恩师聂恩相先生,河南南乐人,出身于武术世家,其祖父聂登山(1889~1967年),早年练洪拳,是南乐一带有名的洪拳名手。其身材魁  相似文献   

19.
集邮九问     
1您集邮的起因是什么?谁是您最钦佩的集邮家?1956年,我在成都上初二,班上让我负责办墙报。报头设计需要参考资料,无意中我发现邮票上的图案很好看,便用它来作报头、插图的"蓝本",从那时便开始寻找信销邮票。有次历史考试,一道关于太平天国的题一时答不全。正  相似文献   

20.
我国著名邮票设计家孙传哲先生,于1995年4月10日在北京病逝,享年79岁。 孙传哲先生从事邮票设计工作近50年,为新中国邮票设计事业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