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的教育传统性的理念应该说是十分先进的,有很多理念是跨时空的。如“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授人以鱼,弗若授人以渔”、“不悱不启”、“因材施教”、“有教无类”、“三人行必有我师”等,都是经过不同的历史时期,经过千百次的“抛弃”而留存的有价值的东西。这些东西实质上仍然是我们今天的课程标准里的核心理念。  相似文献   

2.
中国是个农业大国,“两型社会”建设不能忽视农村地区。但是,中国农村具有自身特点,不能完全沿用城市“两型社会”建设的做法。通过对比社会主义新农村、和谐社会、农村全面小康社会的内涵.文章构建了农村地区“两型社会”建设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以用于分析农村地区“两型社会”建设的差距和问题。  相似文献   

3.
复习课一向以不易把握、难度较大、效率较低而让许多教师感到头痛。复习课型应该怎样设计?这是困扰很多历史与社会老师的一大难题。在听课调研过程中。我们发现,有的老师注重知识的罗列堆砌,有的老师倾向于题海战术.多是强化记忆、强行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因而激发不起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所以有“炒冷饭”、“吃夹生饭”之称谓。  相似文献   

4.
上海市家庭教育研究会调查发现,如今“家庭教育母亲唱主角”这一重大缺陷,应该引起我们重视和解决。考上北京大学的杨立,其成功原因之一是受惠于“严父慈母协同型”的家庭教育。读小学时,杨立曾拿了同学的东西,爸爸命令他在寒冷的院子里罚站。站了很长时间,妈妈就和爸爸商量了一个解决办法,由妈妈带着儿子把东西还给人家,赔礼道歉。父亲常对儿子说,男孩应该有男子汉的阳刚之气,办事干净利落,不要拖泥带水。母亲则善于和儿子交朋友,进行心灵沟通。杨立深有体会地说,妈妈的教育和爸爸的教育,一样都不能少,少一样都不是完整的。有些家庭是自然…  相似文献   

5.
《大连大学学报》2010,(4):F0002-F0002
中国诗性文化区别于西方理性文化传统的最大的特征就是:“天地人”三才的相感相通性,也可以说是:“乐感文化”。在其感合中,情感起着重要的中介作用。在中国当代,我们无法用一种像西方社会进程的明确阶段来说是后现代,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我们的精神正在遭遇后现代文化中的一些消极东西。  相似文献   

6.
《水浒传》由于其内容贴近百姓,所以流传甚广,对中国人产生的影响极大,因而包括由它所培养出来的“侠气”,与受它的感染而产生的“匪气”,都在所难免。我们应该以清醒的头脑,对《水浒传》中的梁山好汉的行为用现代的文明和法律的准绳去解读、分析,既要将其正面的东西传承下去,使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发扬光大,又要清除其糟粕的东西,以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7.
完美与快乐     
不快乐是因为生活和预期不符。我们的要求不能满足,认为人生不是它“应该”有的样子,我们就会快乐不起来,所以我们会说:“要怎样怎样我就会快乐。”但人生没有那么完美的。人生常出现愤怒、沮丧、成功、失败,提出快乐的条件其实是自欺。  相似文献   

8.
仁和礼是孔子社会思想最重要的概念和范畴。其社会思想的核心就是“克己复礼,天下归仁”。在孔子那里,这两个概念都有不同层次的多重内涵,而在最高层次上,它们是同一的,因此不能说哪一个概念更为根本。无论是仁还是礼,孔子都主要是针对社会上层而言的;“仁者爱人”中的仁者和所爱的人,都有特定的等级意义,并非泛指所有的人。如果排除仁和礼这两个基本概念,排除周代的社会规范即周礼,关于孔子的社会思想我们不能说出任何具体的有意义的东西来。  相似文献   

9.
有比较才会有发现.比较不同时期的课堂教学,我们会发现自己的教学技艺中以前的“幼稚”和现在的“成熟”;比较同一主题下不同教师的课堂教学,我们能发现多样化的教学设计和不同的教学风格.历史与社会课究竟应该怎样上?课堂教学中的无效行为到底有多少?通过对课堂无效教学行为的研究,我们才能由衷也有资格地说:“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是新课程课堂教学改革的重头戏.”  相似文献   

10.
《师道》2008,(10):62-62
在当今中国,承认自己是教育改革的“保守主义”需要极大的学术勇气和道德决心。(见《教育学报》,作者:朱成科)邓小平同志曾经说过:“我是改革派,不错;如果要说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保守派,我又是保守派。所以,比较正确地说,我是实事求是派。”因而辨识中国教育改革中的“保守主义”不仅仅要观其“名”,更要察其“实”,也就说“保守主义”是不是“保守”了应该“保守”的东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