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问少平 《吉林教育》2006,(11):39-40
创新教育是指依据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对人才的需要,有目的培养青少年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的教育。它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关键。中学教育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的重任,推进创新教育责无旁贷。那么,在中学地理教学中,如何实行创新教育呢?下面我结合教学实际谈谈自己的一点认识。一、营造良好环境,培养学生的确创新精神创新精神是一个人创新的灵魂和动力,它主要包括好奇心、探究兴趣、求知欲、对新事物的敏感性,对真知的执着追求,对发现、发明、革新、开拓、进取的百折不挠的精神。在课堂教学中…  相似文献   

2.
在地理教学中渗透创造教育,关键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教师要善于提练出能渗透创造性思维的素材,然后,创设问题情景、有意识地巧设疑点,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同时,要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在渗透创造教育过程中,教师要注意一些重要的原则和问题,这样,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吴传江 《考试周刊》2009,(46):167-167
培养创造型人才是教育发展的共同趋势.同时也是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重要任务。今天的学生.是21世纪国家建设的主力军.他们的创新能力如何,直接关系到国家未来的发展。因此,今天的教育,应在各门学科中.有意识地渗透创新意识,一点一滴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地理教学是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提高民族素质、  相似文献   

4.
素质教育是当今教育改革的主旋律,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及实践能力的主阵地。如何转变教育观念、吐故纳新,培养一代有扎实基础、创新精神和开拓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是当今教育和教师的首要任务。在英语教学中,我们要抓好课堂这个中心环节。运用各种手段,实施行之有效的创新教育。  相似文献   

5.
黄连瑞 《考试周刊》2013,(24):138-139
<正>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而"创新"的关键在于人才,人才的成长在于教育。面对知识经济的挑战,面对素质教育的潮流,在地理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仍存在许多误区,把创新教育误认为非知识教育、非考试教育,甚至还有人以为上活动课,减少主课时,不打百分而改为等级加评语等就是创新教育。面对这些误区,应如何优化地  相似文献   

6.
赵吉波 《时代教育》2006,(12):106-106
创新意识是个人根据社会和个体生活发展的需要表现出来的创造的意向、愿望和动机。创新意识是人们进行创造性活动的出发点和内在动力,是培养创新能力的起点。  相似文献   

7.
学生只有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创造性,才能将知识学牢、学活,而且将其转化为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把握学生的学,善于发现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8.
初中地理课程具有知识性、趣味性、综合性等特点。在地理教学中开展创新教育,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探究精神,激发学生学习地理课的兴趣和爱国主义情感,启迪他们的创新精神,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9.
地理学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地理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在地理教学中注重实施创新教育。  相似文献   

10.
创新意识是个人根据社会和个体生活发展的需要表现出来的创造的意向、愿望和动机。创新意识是人们进行创造性活动的出发点和内在动力,是形成创新素质的起点。  相似文献   

11.
陈佳 《现代语文》2006,(2):56-56
创新思维是一种具有主动性、独创性的思维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发展创新能力,是现代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江泽民总书记曾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教育在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创新教育需要渗透到各科教学中。语文学科也毫不例外。语文教学进行的是母语教学,是一门基础性的、工具性的学科教学。因此,创新教育如何巧妙、有机地渗透到语文教学中,并为语文学科教学服务就显得至关重要,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去实践。  相似文献   

12.
13.
刘江云 《教师》2010,(19):98-98
在《学习的革命》一书中提出教师要坚持每天问学生同样的问题:“我今天教给你们的东西,你们将来会在什么地方用上?”这充分表明教育的目的是:学生是否学会了学习和思考.能否坚持终生自学的习惯和能力.能否创造性地应用知识。我在教学实践中。尝试了以下几种方法:  相似文献   

14.
张哲 《中学文科》2005,(8):77-77
在地理学科领域开展创新教育,具有独特的优势.地理涉及自然科学及人文社会诸多知识.综合性、实践性、时代性都很强,因此在地理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不仅能发展学生的地理才能.而且能养成学生超越自我、勇于创新的品格。  相似文献   

15.
在课程改革的今天,高中地理新教材旨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文化科学知识、审美情趣和身心心理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终身学习的能力和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6.
何荣 《陕西教育》2011,(7):59-59
地理学科虽然比一般学科更重于理性,以说理为主.但一味追求理性的东西.会把课堂变成死气沉沉、枯燥乏味的一潭死水.要让地理教学过程变成一泓活水.必须注入美的情感,渗透审美教育,让学生在接受理性观念的同时,能感受美.获得丰富的美感.使地理教学成为一种生动活泼的、引人入胜的活动。  相似文献   

17.
教育在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在学校各科教学中开展创新教育是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8.
杨世芳 《甘肃教育》2014,(15):68-68
正创新教育是指依据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对人才的需要,有目的地培养青少年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的教育。那么,在地理教学中,如何实施创新教育呢?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一些认识。一、构建校园文化,培养创新精神创新精神是一个人创新的灵魂和动力,它主要包括好奇心、探究兴趣、求知欲,对新异事物的敏感性,对真理的执着追求,以及不断地发现、发明、革新、开拓、进取等。构建具有本校特色的校园文化是  相似文献   

19.
地理作为一门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学生往往会将课堂与生活相结合,这的确对实际生活有着很大的帮助。可如何在地理课堂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如何将地理知识与心理健康有机结合等一系类问题依旧等待商榷和解决。在不断研究学习的过程中发现,地理课堂已经逐步与心理健康教育相融合,二者相辅相成,对学生的成长也有着极其重要的辅助作用。但就目前中学课堂现状来看,中学生的心理问题并没有引起广大教师群体的充分重视。教师、家长总是统一战线,一味地要求孩子考取高分,这也忽略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对学生的教育不能只是简简单单停留在分数的层面。更进一步来说,成人才能成才,只有将德育与智育共同作为教育目标,才能促进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  相似文献   

20.
王桂成 《宁夏教育》2003,(11):26-27
每个正常的孩子都孕育着创造力,如同一粒沉睡在土壤中等待萌发、盼望破土而出的种子。教师要为这一颗颗珍贵的种子培育土壤,唤醒他们,催发他们。现代意义上的教师已不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同时也是播种者、唤醒者、鼓舞者———播撒创新的种子,去发现创新的潜能,去鼓舞创新的志向。因此,在教学中挖掘创新因素、树立创新观念、训练创新思维、提高创新技能,是每个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一、找准学生创新教育的突破口在平时的数学教学活动中开展创新教育,必须立足于实际,从平时的教学着手,循序渐进,逐步把创新教育一点一滴地渗透到学生的学习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