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温和慈爱的范老师,可能并不认为他对我的影响有多大.事实上,他改变了我的职业理想,决定性地影响了我的人生方向,只要他在那里,就足以让我相信和坚定我的选择;不仅如此,和范老的忘年之交更是他留给我的一段温暖又美好的记忆.在老师作古之后,这也是我唯一愿意和能够细细回忆的时光.  相似文献   

2.
找到自己     
经过双向的选择,当得到聘书的时候,我们就成了一名职业的新闻工作者。选择这个职业,是因为我们相信自己在很大程度上具备了这个职业所需要的技能,能够完成供职媒体交给的各项工作任务,并且获得的报酬足够维持自己的生存需要。此外,我们选择这个职业还因为它是受人尊敬的,而这个职业的光环,在很大程度上能满足我们精神需要。于是,我们白天四处采访,面对各式的笑脸和冷遇:晚上冥思苦想,调遣词句连缀成文。我们激情四射,痛并快乐着。  相似文献   

3.
曾被称为“垮掉一代”的“80后”、“90后”的青年人正在深刻地改变中国.中国的媒体,似乎是在一夜之间才认识到,这些经常被他们批评的年轻人,其实是我们可敬的老师.  相似文献   

4.
在少数民族传统乡村社会正面临较大变迁的当下,一些生活于其中的行动个体有着极强的自觉意识,他们能主动将现代传媒和民族文化的传播进行有效连接,进而将民族文化资源转化为社会资本,以谋得本民族和本社区更大的发展.本文通过观察一个土生土长的普米族年轻人,探究其文化传播行动的轨迹,尝试解释他何以能够做出这种选择、行动的条件如何、会对个体及村落造成何种影响等问题.  相似文献   

5.
教师,人类灵魂的塑造者,阳光下最受尊敬的职业。 他们是希腊神话中的普罗米修斯.把智慧之火带到了人间。 当教师节到来的时候.我们欣喜地约到了中央电视台节目主持人王志的一篇赞美老师的讲稿.这是他在博士学位授予仪式上的热情洋溢的讲话,光明日报韬奋新闻奖得主韩小蕙和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陈昌凤也送来了款款深情的文章。 一声“老师”.满脸泪花。老师——吐丝的春蚕,燃烧的蜡烛。他们的收获——是祖国的满园春色、遍地英才,是一颗颗金子般闪耀的心。[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近期以来,三亚市小额贷款担保中心招考工作人员考试中,出现让人大跌眼镜的“99分事件”,引起了社会的极大关注。究竟是什么人考了这么高的分数,人们为什么会如此关心,它对正在寻求就业的年轻人产生了什么影响,它暴露出我们现实生活中的哪些问题,我们怎样才能给年轻人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怎样才能树立他们对社会的信心,这就是我们要关心和讨论的话题。  相似文献   

7.
戒指的价值     
李群 《档案管理》2007,(5):96-96
从前在埃及有一位著名的学者叫尊南.一位年轻人拜访他时,迷惑不解地问道:"老师,以您的身份,为什么要穿得这样简朴?"  相似文献   

8.
我记录的,是三组很平凡的小故事.究竟什么才是好故事?我觉得,朴实真挚的,能给人力量的,就是好故事吧. 一、两个年轻人 2014年春天我采访了一位80后小伙子.我见到他时,他正在一间破烂的教室守着三十几个午睡的山里娃.小伙子是这间幼儿园唯一一名50岁以下的老师.2012年,他从市里的教师进修学校科班毕业,班里40名毕业生,只有他选择到农村幼儿园工作.他没有编制、没有医保,也没有五险一金,每个月工资1200元.  相似文献   

9.
正《职业发展规划教程-树立品牌营销自己》2014年终于与大家见面了!这是中国财富出版社推出的一部难得的职业规划的力作。它为大学生以及刚进入职场的年轻人提供了清晰的职业发展规划路径,是一部实用性极强的行动指南,是中国财富出版社隆重推出的年轻人职业规划的宝典。该书由中美两位职业规划专家合作撰写。美国作者Lee Kitchen,曾就职于多家五百强企业,从普通员工做到公司高管,对于职业规划有着前瞻性的国际化视角,他的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10.
吴峥岚 《传媒》2015,(13):19-20
《中国少年报》获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认可为优秀报纸,并被推荐给全国的小朋友,作为媒体人,感到非常高兴,也倍受鼓舞.笔者能够在《中国少年报》工作,能够从事这样一份职业,是人生的幸事.今天,职业选择多元化,但仍然有一批优秀的年轻人,坚守在为孩子办报的岗位上,无怨无悔.为什么?《中国少年报》到底是一张什么样的报纸?从创刊到现在,如果按照人的年龄来计算,她已近65岁高龄了,但在孩子们心目中,《中国少年报》就好像一个永远长不大的知心朋友,为什么?在这里,笔者想和大家分享一个真实的故事.听完这个故事,也许你心里就有答案了.  相似文献   

11.
1980年在对187,000位大学新生的一次调查中(注一)发现,没有一个人愿意选择图书馆员职位。这种情况使约翰·贝里(注:美《图书馆杂志》主编)很快作出结论:这些大学生之所以不被这一职业所吸引,是由于这行业的薪金低、职业难找。更为重要的是,这些年轻人在他们的性格形成期间,在图书馆里常有过消极的经历。  相似文献   

12.
几年前,我们在一所小学的五年级搞了一次儿童选择职业性别倾向的测验。美术老师让全班同学以“我长大以后”为主题画一幅画。同学们的“作品”交上来以后,我们发现了许多有趣又令人深思的问题。男女学生画中明显地带有性别倾向,女孩子选择未来职业的范围是狭小的、传统的和女性化的,她们基本上不选择具冒险性和挑战性的职业。我问一些女中学生:“为什么这些小女孩子(小学生)都选择这些职业?”回答是:“探险、吃苦、赚大钱的职业都应该是男人的。”  相似文献   

13.
对于美国人,特别是年轻人来说,驻外记者这一职业确实具有很强的诱惑力。它被看作是当今世界上最为浪漫的差事。在他们的眼里,驻外记者大都身着军用胶布夹衫,腰挎手枪,周游世界,大出风头,过着极其浪漫.刺激的生活。为了能亲身体验一番,一些美国青年加倍努力,想方设法挤进这一诱人的宫殿。《费城问询报》的大卫·左契诺便是其中的一名佼佼者。左契诺在上高中的第一年便立志成为一名驻外记者。他喜爱旅游,喜欢冒险,更渴望出人头地。  相似文献   

14.
创业成为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一些年轻人不得不考虑的一条出路,但对创业是否能成功,很多人却很迷茫。而在25年前,一位40岁的科研人员,也选择了创业之路。如今,他已成为中国企业家中教父式的人物。他的传奇经历书写了中国最大的IT集团联想的发展历程,他的管理理念在业界被奉为经典,荫恤了一代代职业经理人。他就是柳传志,2009年2月重新上任的联想集团董事长。  相似文献   

15.
2013年末至2014年,法国《图书周刊》对出生在1980年至1990年的法国青年进行了出版行业求职抽样调查.部分参加抽样调查的年轻人是法国大学图书馆系和文学系的学生.这些学生认为,尽管他们成长在全球遭遇金融危机的年代,近年来在出版行业他们所见所闻的是纸介图书销售量下降、阅读人数减少、一些实体书店关门停业的现实.但是,面对未来职业的选择,这些大学生确信将来会继续从事出版行业,下文里的例子代表了参加抽样调查人的想法.  相似文献   

16.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 从小到大。从启蒙老师到大学导师,每一个阶段,我们的成长都离不开老师的指点。当我们离开学校,进入社会以后,老师这个定义似乎宽广了许多,每一个对我们工作或者做人能够起到指点的都能称之为老师,甚至是一本不会说话的书,在你研读它的时候,你也能从中学到很多东西,这样看来,书也能成为我们的良师益友。而这个“老师”可以教会你方方面面的知识,只要你需要,只要你愿意学,你可以随意选择,让她成为你的家教,成为你的专职老师!  相似文献   

17.
中国的年轻人,已经在生活方式上进入了百无禁忌的时代,一方两,上一代人在生活方面几乎没有什么可以做他们的老师——至少他们这么认为;另一方面,汹涌的商品经济让他们精神层面的许多东西都显露出物质的面目。  相似文献   

18.
忆颂华师     
今年是我们的老师俞颂华先生诞辰九十周年,他离开我们已经三十六个年头了。尽管时光流逝,却不能冲刷掉对他的怀念和记忆。他那和蔼长者的形象,教诲我们时的音容笑貌,在我们头脑中总是那么清晰而长在,思绪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我们有幸成为他的学生,是在1945年秋进入社会教育学院新闻系后。该院是在1941年创办的,后来鉴于国内高等院校设置新闻专业者寥寥,遂于1945年创设新闻系。颂华师是国内著名报人,院长陈礼江与他有旧谊,他们都曾任江苏省立教育学院教授,陈礼江就到重庆张家花园去看颂华师,要他出任新闻系主任。俞师正在主编中华职业教育社的《国讯》,且有病,答以不能应聘。陈只是借重颂华老师的声誉,说;“只要你把新闻系的教师请好,安排好课程,并请一人帮你办理系务,你  相似文献   

19.
这期组稿实现了我一直以来的想法.缘起是三年前在一次"‘80后’作家群研讨会"上,听到上海译文出版社赵武平先生的发言,赵先生运作出版了一系列国外年轻人的文学,让他很觉奇怪的是,在国外"80后"作家(我估计应该是指一些欧洲的作者)的写作中,对于人的命运、对于终极关怀的思考十分常见,他们不迎合出版社、不讨好市场,因为有公共图书馆、学院和大量基金会都能够给他们提供写作资助,这为他们的独立写作提供了良好基础……听着赵先生的发言我心头一震.  相似文献   

20.
(一) 在我们国家,有一种职业被多数年轻人忽视了.而这一种职业,或许在十年甚至更长时间内,也将是人才奇缺.这就是同声传译. 同声传译,简称"同传",一般用于大型国际会议时各种语言的相互转换.同传是当今世界流行的一种翻译方式,目前世界上95%的国际会议采用的都是同传.联合国开会时都有大量同声翻译在幕后工作,也就是说,同传译员一般都不在幕前,而是"躲"在幕后工作.它要求译出语和译入语几乎同步进行,当发言人的话语传到与会者耳中时,已经是与会者各自熟悉的语言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