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谈引导大学生建立道德信念的着力点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道德信念是道德行为的最基本推动力,是形成良好思想品德的关键。建立道德信念的直接动力和重要影响因素是需要、情感和社会环境。要着力提升大学生的需要层次,使其产生道德需要,以建立道德信念;要用各种方法手段激发大学生的积极情感,使其形成稳定、深刻、强烈的道德情感,以强化道德信念;要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培养其道德判断力,增强免疫力,抵御社会环境的消极影响,以坚定道德信念。  相似文献   

2.
小学思品与社会课程承担着学生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重要任务。在儿童品德形成过程中,情感体验起着穿针引线的作用。情感体验有助于道德认知的形成和内化,有助于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的提高和培养,并能促进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它是道德认知转化道德行为的纽带。  相似文献   

3.
道德情感具有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它影响着高校大学生道德行为的选择,进而影响着大学生道德品质的形成.高校大学生道德情感具有波动性与稳定性并存、内隐性与外显性并存、功利性与道义性并存的特点;同时其形成过程受生理心理因素、道德认知因素和周边环境因素3个方面的制约.因此,大学生高尚道德情感的培养离不开正确的思想指导,需要直接或间接的道德实践和良好的外部环境.同时大学生高尚道德情感要在正反比较中更加深刻,而且应是一种习惯性的情感.  相似文献   

4.
一、以情感培养为突破口幼儿品德教育可分为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三个方面。从道德情感培养的角度来看,移情的培养是我们忽视的一个重要方面。移情是一种对他人的一种替代性的情绪、情感反应与体验,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社会性情绪、情感,也经常被称之为积极的社会性情感,因为它会使幼儿产生一种内在自觉性,要求自己能使别人快乐、幸福。否则,自己会感到不愉快。霍夫曼指出:“移情是诸如助人、抚慰、关心、合作、分享等亲社会行为的动机基础,它激发、促进人们的亲社会行为,是个体亲社会行为的推动器,提高儿童的移情能力,能极大地提高其…  相似文献   

5.
人从来到世间的第一天起,就生活在各自的家庭中。在亲人的照料和爱抚中体验人类社会的情感。所谓社会情感,是指社会性需要所引起的情感。它包括道德感、理智感、美感、实践感等,是人类的高级情感。研究表明,三岁前儿童就有了最初的社会性情感的萌芽。到了幼儿期,这方面的情感便有了明显的发展:在道德方面。幼儿能根据成人的态度简单地区分哪些是好的哪些走不好的,并产生了相应的情感体验;在理智感方面的发展表现为好奇、好  相似文献   

6.
社会性情感是人们对社会生活中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通常认为社会性情感是社会认知的产物和功能,抑或是监测和组织认知活动的动机因素。它包括道德感、理智感、审美感,是人的主体性的最高表现。形成积极的社会性情感的人,在生活、事业中能及时调控自己的情绪,不断自我...  相似文献   

7.
“品德与社会”课程担负着促进儿童品德发展的重要任务。我们在品德教育方面所持的基本理念是一种生活德育的理念。笔者认为,道德始终存在于人的整体生活之中,没有脱离生活的道德,人们是为了生活而培养个体的品德,从而改善、提升社会的道德。人的社会性发展是在生活中实现的,社会性发展不能在脱离社会生活的“真空”中实现。同理可证,儿童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也需要一定的成长环境,特别是需要一个健康的心理环境。  相似文献   

8.
道德情感:班主任专业化的价值取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道德情感是人的一种高级的社会性情感,它是人们无声的交流方式、无形的联结纽带。班主任道德情感是班主任在教育活动中,运用一定道德规范评价自己与他人的职业道德行为而产生的内心体验和主观态度,它是构成班主任价值观的基础,是构成优秀班主任个性的重要因素,也是班主任专业成长与成熟的重要标志。班主任道德情感是班主任积极工作、开拓进取的内在动力,是培养班主任优秀的道德品质、保持高尚的道德行为的重要精神力量。因此,培养道德情感是班主任专业化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9.
网络时代新的生存方式和生活方式,正影响着今天人们的认知、情感、思想和心理。当今社会文化、思想道德出现了某种“失范”和“滑坡”,大学生深受其影响。当代大学生网络道德问题,成因于网络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大学生自身修养和素质的不足与高校德育的不适应性。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建设,需要以网络为阵地,弱化不良因素,去粗取精;全面建立校园网,开发有校园特色的网站板块,吸引大学生;强化网络道德的培养;提高网络主体自身的网络道德素质,培养大学生的自律意识;创新网络环境下的道德教育机制,充分体现出与网络化社会相适应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中学历史课程是重要的人文课程,其内容构成是以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与规律为线索,涵盖了人类社会古往今来的方方面面,必然包括人类的政治思想、道德标准、行为规范、人生价值观念与情感态度的发展变化等诸多内容。因此,历史学科以它固有的特点,成为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的主阵地。  相似文献   

11.
中学历史教学中“美”的表现形式及其功能赵克礼在人类诸多情感中,因社会性需要而引起的情感为高级情感。这些情感按其性质和内容可分为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它们在人的情感生活中起着主导作用,直接影响着人们的意志和世界观的形成和确立①。在这些高级情感中,美感又...  相似文献   

12.
试论当代大学生的道德情感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德情感作为人类特有的一种高级情感,是人类道德心理中最深沉又最活跃的内容,同时又是人们完善自己的一个方面.那么在党中央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加强对大学生道德情感的培养,对于提高他们的道德素质,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3.
文化是人类的创造物,但它绝不只承载着人类的社会性。人类对于其生物性,也会载录下来,传于后世,而后世基于其需要也必将代代相传,形成文化的另一种。但文化决非简单地承载着人类对其生物性和社会性的反映,它常常会是人类生物性和社会性的混合体。  相似文献   

14.
情感是人在对客观事物所持态度中产生的一种主观体验.当一个人对客观事物持肯定态度时.他就会感到愉快、满意和热爱等,持否定态度时,就会感到厌烦、愤怒和憎恨等。心里学研究表明,情感与人的社会性需要和客体属性有关,人的主观情感是可以适时调整的。本所论说的情感分配是指情感主体由于其社会性需要和客体属性之间关系不同而造成的情感投射的差异现象.如当客体满足了情感主体的某些社会性需要时.主体就会对它投射贬斥、厌恶和冷落等情感。  相似文献   

15.
"品德与社会"课程担负着促进儿童品德发展的重要任务。我们在品德教育方面所持的基本理念是一种生活德育的理念。笔者认为,道德始终存在于人的整体生活之中,没有脱离生活的道德,人们是为了生活而培养个体的品德,从而改善、提升社会的道德。人的社会性发展是在生活中实现的,社会性发展不能在脱离社会生活的"真空"中实现。同理可证,儿童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也需要一定的成长环境,特别是需要一个健康的心理环境。  相似文献   

16.
“道德情感”是根据一定的社会道德标准对他人或自己的行为进行道德评价时所产生的态度和体验,它是一种高级形式的社会情感,是人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引起的心理状态,是和道德认识密切联系着的。如爱国主义情感、集体主义情感、责任感、荣誉感等等都是根据一定的道德标...  相似文献   

17.
角色游戏又称为主题角色游戏,是幼儿园开展的所有游戏中与社会教育联系密切的一种,它有助于幼儿形成健康的情绪情感,掌握社会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从而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道德情感是德育过程中最具魅力的环节,通过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效果的调查,论证社会实践活动是大学生道德情感培养的有效途经,能够最优化的促进大学生道德情感的培养和发展。  相似文献   

19.
情商是一个人在与他人的交往中表现出来的情绪智力商数,它具有社会属性,是一种社会性情感。社会情感主要有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音乐教育在培养大学生的社会情感、提高其适应社会能力的情商方面具有独特的功能。  相似文献   

20.
人际交往和人际关系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前提条件,也是大学生心理正常发展的基础。人际交往是人类活动的基本形式之一,也是大学生面临的重要人生课题之一。尤其是现代社会更需要大学生之间广泛的联系与协作,我们不能漠视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大学生人际交往训练从四个方面入手,第一,社交意识培养;第二,社交态度训练;第三,社交情感训练;第四,社交行为调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