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5 毫秒
1.
教育公正在本质上是教育关系公正,追求教育公正其实是追求教育关系公正,因此关于教育公正的研究在实质上就转化为教育关系公正的研究。追求教育关系公正的价值是为实现以人为本的教育提供现实的权力场。在市场经济体制背景下,只有建立公正的教育关系才能实现这种价值追求。  相似文献   

2.
公正是人类的始终追求。在社会教育关系中实现公正。历来是教育家、思想家们竭力倡导的价值目标。就我国而论,孔子在两千多年前主张“有教无类”,实质就是为普通人争取受教育的机会。  相似文献   

3.
从教育本身具有的权利性质出发,结合公民权说、生存权说和学习权说,揭示教育权利的内涵。同时指出教育权利对公正的价值追求,分析教育机会权、教育学习权和教育结果权在实现过程如何体现教育公正,并以生活中弱势群体的受教育权问题和就近入学政策所涉及的教育公正问题为例,进一步探讨教育权利的实现。  相似文献   

4.
教育公平与教育公正、教育平等、教育均衡有着某种关联和意义的相近表达,但人们在混用中模糊了教育公平的内涵。教育公正体现的是教育制度、教育政策、教育规范等在价值取向上的正义性及个体发展的公正性,教育平等反映的是教育活动中主体间关系的客观事实和实然状态,教育均衡是在平等原则支配下的教育资源配置的合理优化。教育公平则包含着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成分,是一个反映相对性、主观性、规范性的范畴,反映人们在教育领域中的现实状态和理想追求。  相似文献   

5.
教育公正是实现社会公正的重要基石。教育公正的根本是个体个性化发展,个性化教育则是实现教育公正的价值所在,二者相互包容、并行不悖,教育公正与个性化教育发展之间具有价值目标、研究对象和现实标准的一致性。狭隘的教育目的观、单一的教学模式和刻意营造的教育心理环境,是个性化教育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教育个体享用功能社会化、尊重学生受教育权、实施个别化教学,是实现教育公正与个性化教育融合发展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6.
论教育行政的伦理精神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教育行政是一种追求伦理价值的活动,伦理精神必然贯穿于教育行政管理活动的始终。教育行政中的伦理精神主要体现在维护与增进公共利益、追求公平公正、坚持民主原则以及重视责任与义务等方面,即以维护和增进社会的公共利益为最终目的,以追求公平公正为价值取向,以民主原则作为价值判断。教育行政是一个权力与责任对等的领域,教育行政伦理精神体现为在行使权力、履行职能的同时应具有为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的能力。追求教育行政的伦理精神,需要重视制度的重要作用,重视教育行政人员的道德意识的培养与个人修养的提升。  相似文献   

7.
一、男孩被边缘化:事实还是假设教育性别公正是教育公正诉求的重要维度,追求教育公正的实现,显然不能忽视教育中因性别差异带来的公正问题。多年以来,在女权主义的推动下,教育界一直在为实现处于弱势的女性教育的性别公正而孜孜追求着,相关的分析和研究汗牛充栋。但近年来,一个明显的事实是:许多男孩已经成为当今基础教育领域容易被边缘化的弱势群体,阴盛阳衰的现象日趋凸显,很多男孩在学校生活中越来越被悬置、压制、忽视。  相似文献   

8.
学生评价改革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公正与否直接关系到教育公正能否实现,因而愈来愈为人们所关注.公正分为实质公正和程序公正两个方面.在基础教育阶段,学生评价公正的实质在于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评价学生时,老师和学校应努力做到不偏不倚,追求程序上的公正.  相似文献   

9.
公正是社会的首要价值,也是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促进社会公正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教育公正是社会公正的一部分,而且是关系民生问题的重要部分;同时,教育又是培育公民的公平意识和正义毒,实现政治公正、经济公正和文化公正的前提和基础.因此,教育公正是朝向社会公正迈进的不可缺少的"王牌".  相似文献   

10.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以此来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教育的价值问题不等同于教育的目的,却直接影响教育目标的达成。职业教育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追求职业自由和养成终身学习的理念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职业教育水平高的社会,文化繁荣,经济昌达,社会公正。教育的价值在个人和社会发展中得到了体现。通过职业教育目标的实现,达成和谐社会的最终价值。  相似文献   

11.
当代公正观的核心是权利、平等与自由。当代公正观反映在教育领域,在不同的教育阶段应有不同的侧重。教育的起始阶段应坚持平等主义,过程阶段应坚持差异主义,结果阶段应坚持相对平等主义。由于高中教育的特殊性,高中教育公正观应包涵机会公正、过程公正、比例公正和补偿公正四个方面。这一公正观有利于指导高中教育发展实现工具价值与本体价值的结合,达到目的和手段的统一。  相似文献   

12.
教育公平是人类社会一直追求的理念,是教育现代化的基本价值和基本目标,是社会公平与公正、稳定与和谐的基础。教育公平问题已经引起全社会的普遍关注。本文通过对当前我国教育不公平的表现及其原因分析,积极探索实现教育公平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当代公正观的核心是权利、平等与自由。当代公正观反映在教育领域,在不同的教育阶段应有不同的侧重。教育的起始阶段应坚持平等主义,过程阶段应坚持差异主义,结果阶段应坚持相对平等主义。由于高中教育的特殊性,高中教育公正观应包涵机会公正、过程公正、比例公正和补偿公正四个方面。这一公正观有利于指导高中教育发展实现工具价值与本体价值的结合,达到目的和手段的统一。  相似文献   

14.
制度化教育中的公正:难为与能为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以往对教育公正研究的缺失,多是忽视了制度化教育自身的特性。制度化教育作为一种筛选体系,是为少数精英设计的教育模式,难以使弱势个体的发展最大化。制度化教育中的公正主要是程序公正,它基于个体的差异,追求一种应得而不是一种平等。教育公正的另一个方面是公正的教育。公正的教育就是试图超越制度化教育,面向全体公众,维护他们的自由、权利和尊严,促进他们终身最大发展的个性化教育。  相似文献   

15.
论差异发展教学与教育公平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实施差异发展教学与实现教育公平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具体体现为:从公平的内涵来看,教育公平的核心内涵不是“划一”,而是“相称”;从教育公平的发展历史来看,教育公平的理想目标和终极追求是实现教育的个性化。从我国当前教育公正的发展现状来的看,在课堂教学中导致教育不公正的主要原因是划一性教学,倡导实施差异发展教学,正是为了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而非表面的实现教育公平。  相似文献   

16.
教育公正视野下的成人教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公正是社会公正的一部分,它给予研究成人教育一个新的视野。研究教育公正视野下的成人教育,阐明教育公正和成人教育之间的关系是基础;从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受教育权利的补偿性、教育目标的全面性来说明教育公正视野下成人教育的合理性;基于前面的论述,最后提出从实现受教育权利、关注个体生命、展示自由个性说明教育公正视野下成人教育的回归。  相似文献   

17.
国际商事仲裁与法院关系的法律调整的主要依据 ,是《仲裁法》和 1 95 8年的纽约公约 ,其价值目标是实现公正与效率的统一。在我国实现公正与效率相统一的调整价值追求 ,应完善相关法律。  相似文献   

18.
公正是人类社会具有永恒价值的基本理念和基本行为准则。城乡教育资源的统筹安排应遵循公平公正的原则。公正是统筹城乡教育资源的重要价值取向。教育的制度公正是实现城乡教育资源统筹的重要保障。城乡教育资源的分配与统筹应坚持机会均等原则与补偿原则,实现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19.
公正是人类社会具有永恒价值的基本理念和基本行为准则。城乡教育资源的统筹安排应遵循公平公正的原则。公正是统筹城乡教育资源的重要价值取向。教育的制度公正是实现城乡教育资源统筹的重要保障。城乡教育资源的分配与统筹应坚持机会均等原则与补偿原则,实现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20.
教育正义与教育改革的转向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我国教育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存在的教育问题是多方面的,主要是在教育制度改革中的指导原则的定位存在偏差:教育改革追求社会效率和功利、忽视乃至回避了教育公正的问题,没有把公正或正义原则作为教育制度改革的根本性原则。新时期的教育改革必须追求教育正义,因为只有教育正义才能提供教育制度分配权利和义务的合理方法。教育正义是教育制度和教育行动的底线伦理,国家、政府和教育本身的教育行动必须首先追求教育正义,必须实现和保证教育制度的正义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