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董志浩  刘瑶瑶 《文教资料》2007,(20):100-101
理想化的中国形象大量出现在十七、十八世纪的英国文学作品中,究其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但是宗教因素是其中非常重要的原因之一。本文运用比较文学形象学的理论和方法,考察了十七、十八世纪英国重要作家文学作品中理想化的中国形象并分析论证了其产生是和宗教因素,即传教士在华执行的传教政策和为争取对在华传教的支持所做的努力,有着密切联系的。  相似文献   

2.
陈蔚 《文教资料》2016,(4):17-18
二十世纪初,不少英国作家塑造了乌托邦式的中国形象,他们心目中的理想中国是历史、文化、美学意义上的中国,与当时中国的现实无关。实际上这些形象是对自身文明危机进行精神救赎的一种"文化利用"策略,对今天的中国仍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中国不是中国":英国文学里的中国形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国作家通过中国题材所展示的中国形象,包含着三重意义:关于异域的知识;本土的文化心理;本土与异域的关系.对英国作家而言,中国与其说是一个地理空间存在意义上的国家,不如说是他们想象描述的一个神话,是激发他们写作和表达思想的灵感和素材.不管他们以何种途径来认识中国,从何种角度来观察中国,用何种心态来评价中国,都无一例外地把中国视为与自身相异的"他者",倾向于把中国想象为与西方不同的"文化构想物".中国对于英国作家的价值,是作为一个"他者"的价值,而不是自身存在的价值.套用萨义德那句"东方不是东方"的名言,英国文学里所展示的中国形象,同样可看作是"中国不是中国".  相似文献   

4.
由于宗教敌视、种族自负和民族隔阂基础上的偏见和英国文学文本的互文性,英国作家对阿拉伯人的形象刻画带有极大的偏见。英国文学中对阿拉伯人的形象建构是损誉参半的"一手拿弯刀、一手拿可兰经的异教徒"的形象,即由十字军东征前野蛮、贪婪、文明的敌对对象和神秘莫测、勇猛、忠诚的异教徒形象,到殖民时期的腐朽、混乱、衰亡的弱者形象,再到戏拟中愚昧、荒诞、落后的现代形象。  相似文献   

5.
由于东西方文明的交流,在各自文学作品中均会出现异国情调的因素,笔者列举了17~18世纪、19世纪以及20世纪三个阶段的英国文学作品中的中国因素,并分析其形成原因以及影响。  相似文献   

6.
十九世纪中国妇女的生活成为西方来华人员广泛讨论的议题.传教士、外交官和文学家、诗人在写实作品和虚构文学作品中共同塑造了愚昧落后、狡诈无耻而又封闭麻木的中国小脚女人形象.这一形象既是中西权力关系互动的结果,又是意识形态的文本建构的结果.直到今天,这一形象还有一定的市场,形成了西方观察中国妇女的“套话”,影响了其对中国女性的正确认知.  相似文献   

7.
解读英国文学中的基督教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方文学,特别是英国文学,在其发展过程中深受基督教的影响。许多伟大的文学家及其作品都与《圣经》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8.
《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中要求:英国文学课程应促进英语专业学生语言基本功和人文素质的提高,增强学生对西方文学及文化的了解,并熟悉中国文化传统,具有一定的艺术修养。在英国文学教学中适当嵌入中国文化内容,既有利于学生深刻理解英国文学内涵,又可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还可培养出具有大我民族情感和世界意识的人才,达到双赢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英国文学经典并不等同于中国的英国文学经典,那些成为了中国的英国文学经典必然经过了文化的过滤和转换.英国文学经典的中国化与中国译介者的眼光和视野是分不开的,并与中国的政治意识形态、主流文学传统紧密相关.英国文学经典中国化后,对中国文学和读者产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影响,对中国文学的发展和演变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影响并改变了中国文学的基本精神和特征.  相似文献   

10.
在英国文学中,从笛福到罗默,由于中英两国关系的不断变化和一系列文本参照的结果,"黄祸"形象愈演愈烈。本文结合萨义德东方主义理论来探讨18—20世纪初英国文学中的"黄祸"形象,指出这种"黄祸"形象是英帝国主义对中国东方主义观照的产物,英帝国主义除了在军事上对殖民地进行独裁统治以外,还通过这种文化上的渗透和传播控制着像中国这样的殖民地。  相似文献   

11.
存在主义产生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德国和法国,是二十世纪一个影响极大的哲学流派。后来它影响到英国文学。概括地说,存在主义对当代英国文学的影响主要见之于戏剧(尤其是主宰今天英国剧坛的荒诞戏剧)和小说。本文从当代英国文学的角度来分析存在主义的五种主题模式。  相似文献   

12.
我国自引进苏联莎士比亚批评以来,《哈姆莱特》的主人公形象便长期以乌托邦式的人文主义者的形象活在中国学界和社会中。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时代的变化,以及我国学界的独立思考研究,哈姆莱特在中国的乌托邦色彩开始逐渐淡化,脱去人文主义者的外衣,并具有意识形态的色彩。这种转变在中国莎士比亚学界乃至世界莎士比亚研究都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3.
《面纱》是毛姆以中国为背景创作的一部小说,因其异域形象在中国备受关注。小说中的"中国形象"徘徊于意识形态和乌托邦之间,一方面是丑陋的、低劣的;另一方面,又是神秘的、理想化的。这一"中国形象",远非真实的中国,而是想象的"他者"。它是毛姆对中国的文学想象和文化利用,传达出毛姆作为英国人的文化心理和深层需要。  相似文献   

14.
周朴园是曹禺的代表作《雷雨》中的一个主要人物。人们过去惯常以主流意识形态话语对其进行论定,冠之以“狠毒”、“残忍”、“专横”、“伪善”、“自私”等带有明显憎恶的情感色彩的词语,让人们更多地看到的是“政治的”、“道德的”周朴园。作为一个成功的立体感的典型人物,周朴园身上一定存在有人们很少深入分析的“情感的”、“心理的”、“个性的”更为复杂、人性的周朴园。对这个人物的这些侧面进行深入分析,有益于还原这个人物的真实的全貌。  相似文献   

15.
法国著名导演弗朗素瓦·特吕弗曾深有体会地说过:“电影是女性的艺术”。电影海报中的女性形象是一种“真实”的女性人物性格、生活方式、追求目标的反映。让人们认识到中国女性的善良坚韧,温柔自尊,和勇敢面对社会变革的风貌;认识到文明在女性思想观念上的融合与冲突;认识到女性形象变迁是中国历史的浓缩。分析解放前后不同时期女性在电影海报中传递的信息作用,对如今的电影海报展示女性新形象、完善女性内涵、理解女性在生活中承担的多重角色、赞扬女性的价值有深刻的社会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16.
文章利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借助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统计分析了1956年至2011年这半个多世纪以来我国英国文学研究领域的研究成果,总结了我国有关英国文学研究的现状,对国内英国文学研究论文的年代分布、作者分布、主题分布等进行了定量分析,以期为我国英国文学研究者们提供些许参考。  相似文献   

17.
建国以来,在文艺方面尤其是影视剧领城中,塑造了一系列个性鲜明、魅力十足的领袖人物形象,可以说取得了令人振奋的成就。但从塑造完满的人物艺术形象方面来考量,由于领袖人物特殊身份以及政治意识形态的限制,在人物性格复杂性,情感丰富性、形象鲜明性等要求上,与一些典型人物形象相比,还存在一些不足。比照政治意识形态和艺术形态的关系,通过对一些影视剧领袖英雄人物形象分析入手,根据时代对艺术审美标准的要求,按照艺术规律对影视剧领袖英雄人物进行塑造,突破现存的局限,无疑会产生深远的美学意义。  相似文献   

18.
《大街》是美国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辛克莱·刘易斯的代表作之一。小说中出现了多种中国形象,如中国人、中国器物和中国饮食等。本文从比较文学形象学的视角入手,通过对小说中乌托邦化的中国形象、"东方热情"影响下的中国形象以及西方中心论下的中国形象的分析,挖掘作者的真实意图,即利用他者审视自我、反观自我,更深刻地揭露作为自我的美国的时代弊病。同时,由于对中国形象的描述掺杂着强烈的个人情感和西方社会对中国的集体想象,刘易斯笔下的中国形象复杂且独特。  相似文献   

19.
意识形态广告是一种需要具有特定文化背景的想像,用独特视角观察客观世界的方法,以表达受众内心感受、价值观念、潜在需求的一种广告创意形式。受结构主义和后结构主义的影响,现代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将意识形态理解为意义建构的过程,伴随着这一过程发展而来的意识形态广告,以其特殊的创意构建方式,造成了创意解构的重重困难。意识形态广告具有其特殊的信息传达方式以及商业价值、社会价值和美学价值三者并重的价值属性。  相似文献   

20.
西方文学中的中国形象是一道瑰丽的景观。英国作家毛姆的小说《面纱》中有大量对于中国的描写,作品表现的中国形象既是贫穷落后的殖民地,又是使人净化心灵的世外桃源形象,具有矛盾性。本文将运用形象学和后殖民主义的理论,对《面纱》中这一矛盾的中国形象进行具体分析,并进而探究形成这种形象的原因,揭示西方文学建构中国形象的原型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