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加强编辑人员培训进一步提高图书质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编辑队伍的变化及对图书质量的影响 近几年,编辑队伍发生了很大变化,主要表现在下述三方面。 1.新聘编辑人员大大增加 由于图书市场竞争激烈,各出版社都不同程度扩大了出书规模和领域,上品种,上码洋,力求做大做强。全国图书品种增长迅速,由2001年的十五万多种上升到2005年的二十二万多种,短短4年就增加了七万多种,但销售册数始终在70亿册左右徘徊。为了完成急剧增加的图书策划和加工任务,出版社纷纷扩大招聘,加上老编辑逐年退休,出版社也需要补充新编辑,新聘编辑人数急增。  相似文献   

2.
一、图书市场新话题:图书生命周期缩短 这几年,随着图书市场竞争的越来越激烈以及出版业整体市场化程度的提高,出版领域出现了不少新现象,需要我们用新的观点、新的思维来认识。图书的生命周期缩短就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重要现象。当然,这里所指的图书的生命周期,是指图书的市场寿命,即图书在市场上存在的时间,其长短受读者需求变化、图书被同类读物所取代的速度等因素的影响,而不是图书的使用寿命或称阅读价值。  相似文献   

3.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出版工作责无旁贷地应为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做贡献,这就要求出版科技类的图书时特别注意科学质量。《论把握图书的科学质量》一文,对此问题做了探讨,希望能引起编辑工作者的重视。  相似文献   

4.
所谓“图书的整体质量”,有两层含义。就一本书而言,整体质量是由选题质量、书稿的政治质量及学术质量、编辑加工质量、校对质量、装帧设计水平和印刷装订水平等构成。就一家出版社而言,衡量整体质量高低则是看它选题思路是否科学、品种结构是否完善、特色是否  相似文献   

5.
图书编校质量的保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周奇 《中国编辑》2003,(4):16-19
二十年来,图书的差错率一直居高不下,成了困扰我国图书出版的老大难问题。新闻出版署先后颁布了《图书质量管理规定》和《图书质量保障体系》,并从1993年开始,不间断地对全国图书的编校质量进行检查。但是,从总体上讲,“无错不成书”的问题却未能得到根本性的解决。最近,新闻出版总署再次敦促全国各出版社采取有效措施,加强编校工作,提高编校质量。编校质量保障问题,又一次成为我国出版界的重要话题。  相似文献   

6.
从教材生命周期的角度,指出策划编辑在图书质量保障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结合笔者的工作经验,介绍策划编辑为提高图书质量而应该采取的一些做法。  相似文献   

7.
孟建华 《出版广角》2014,(16):76-77
中小学教辅图书有使用的广泛性、内容的非独立性、作者的非职业性、严格的时效性和计划性、学科的专业性和品牌的可持续性等特点。教辅图书出版是一个系统工程,保障教辅图书的质量,必须把握教辅图书的特点,有针对性地采取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8.
9.
市场经济的一大特点就是竞争,图书市场的竞争就是产品质量的竞争。质量是出版物的生命。   我们所说的图书质量是指整体质量,作者原稿质量、编辑质量、印校和装帧质量的综合质量,是作者与出版社各个部门工作质量的总和。   一、优化选题,精心加工   衡量一个出版社的工作,主要是看它出版了哪些出版物,内容、质量如何,对人类科学文化的积累和传播作出了多大贡献。作为文化产业的出版社,选题的文化价值取向,出书的文化品位,是其立足的基点。选题对图书质量起着决定性作用,而且直接反映了出版社的能力和水平。选题是出书的…  相似文献   

10.
市场经济对图书质量的负效应及其对策黄宗鋆【福州】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潮中,出版社毫无例外地允走向市场,投入到图书市场的竞争中去。市场竞争机制给出版社带来了新的活力,促使出版社研究图书市场,研究读者,努力生产适销对路的图书。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负效应,主...  相似文献   

11.
论图书质量的宏观与微观管理广西民族出版社廖汝年一、图书质量宏观管理宏观管理是指图书质量的整体管理,是从根本上管理。宏观管理要抓好以下几方面:1.导向质量管理导向质量管理是指出版社在制定选题计划之后,根据社会的需要,按照一定的价值取向,对书稿进行选择和...  相似文献   

12.
图书是人类文明的重要载体。它以其思想政治、文化科技内容,影响人们的精神世界和社会的实践活动。思想健康、格调高雅、取材新颖的图书,会促进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相反,内容腐朽,格调低下,谬误横生的图书,势必腐蚀人们灵魂,阻碍社会进步。因此,古今中外有识之士莫不注重图书质量。然而,不同社会,不同时代,衡量图书质量的标准却不尽相同。显然,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应  相似文献   

13.
编辑的精品意识与图书质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几十年来,一代又一代的编辑默默耕耘,严格要求书稿的质量,力求使书稿达到至臻至美的境界,这已成为我们后辈编辑的楷模.市场经济条件下,出版竞争加剧,严谨细致的案头工作日益被忽视,出现了"有本事抓策划,案头工作没出息"的错误看法.于是,审读书稿在一些人眼里已沦落到"辅助性劳动"的地位,文字加工成为雕虫小技,面对书稿,只是批字号、字体,难以见到其在文稿上改动的墨迹,一连串的差错也应运而生,例如,把"明日黄花"错改为"昨日黄花","象"与"像"无从区分等等.  相似文献   

14.
15.
16.
17.
图书质量管理是出版社管理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出版社应立足于编辑实践,从规范图书的编辑出版流程、健全审读制度、明确岗位职责以及加强业务培训等方面对图书质量实施动态管理,以建立保障图书质量的长效机制,切实提高图书质量。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图书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入手,阐述了图书质量管理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19.
吴波 《中国编辑》2004,(3):25-27
想要预测明天会发生什么,就应该回顾过去曾经发生过什么。当作为“编辑”的从业者们在年复一年的书市、选题论证会和年度回顾中抬起得意、焦灼或茫然的目光时,2004年出版改革的步伐不会因此放慢或者突然加快,2004年的书业也不会因此有太多的惊喜和失望。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