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养成教育是学校德育的重要内容.从底线伦理的视角,针对学校德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底线伦理在我国学校道德建设中的意义.提出立足底线伦理,倡导高尚人格培养,加强对学生的养成教育.探讨底线伦理的养成教育理念和养成教育方略.  相似文献   

2.
帮助广大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是新时期青少年思想品德教育的一项重大课题。应利用学校德育工作搞好养成教育,创新教育方式,从而使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3.
胡锦涛总书记提出要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抓住了当前社会风气的要害,抓住了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关键,也抓住了学校教育的根本。“八荣八耻”既指出了社会道德建设的伦理底线,又指明了形成良好社会风尚的伦理目标,指导我们教育工作首先从基础性荣辱观教育做起,切实加强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羞耻心和尊荣感是人的心灵特有的奇珍异宝,是一个人道德形成的伦理底线和价值基石。  相似文献   

4.
孙亚萍 《班主任》2003,(11):8-9
“底线”一词原为体育名词,但近来被应用于多个领域,如北京大学伦理学教授何怀宏在他的《底线伦理》一书中就将之应用于道德领域。他说:“我一直试图探讨生活在现代社会中的人的底线伦理学。底线伦理即每一个社会成  相似文献   

5.
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提出,为大学生德育工作带来了新的历史机遇。针对当前大学生道德现状存在的问题,对其原因进行了简要分析,并结合社会主义荣辱观和道德养成的基本规律,对大学生道德养成教育中道德认识的形成、道德情感的培养、道德行为的塑造等方面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6.
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是时代赋予教育者的神圣使命。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品德与行为习惯,使之成为“四有新人”,是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目标。注重养成教育,采取“五教育,一坚持”的措施,使学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高尚的道德品质。  相似文献   

7.
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在指出当代大学生在思想道德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分析了当代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性和应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9.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社会的主导价值体系,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的本质要求,是中国传统美德和时代精神的完美结合,是社会主义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生动体现。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来构建当代大学生科学的荣辱观,进而规范其世界观、人生观及道德观是大学生德育创新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0.
社会主义荣辱观与新时期高校德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胡锦涛同志提出的“以八荣八耻”为具体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确立了现阶段高校德育的具体目标,对高校德育内容中的一些重要问题作了新的诠释,为高校德育方法的创新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
《考试周刊》2018,(27):139-140
义务教育阶段,我们要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合格公民,初中德育是第一位的,是以德治国思想教育的基础环节,是培养四有新人的奠基工程,必须切实抓好。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学校德育教育指明了前进的方向,也对我们进一步认识社会主义荣辱观,加强初中思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集中体现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的本质要求,体现了依法治国同以德治国相统一的治国理念,高校研究生德育工作要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指导,努力创建一个良好的研究生德育环境。  相似文献   

13.
胡锦涛同志提出“要教育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广大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不仅体现了社会主义社会的主流价值导向,而且为学校德育工作指明了方向。作为德育工作主力的班主任,该怎样引导学生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呢?  相似文献   

14.
胡总书记的“八荣八耻”深入浅出,循循善诱,小学生容易理解,也容易实施。由于小学生模仿性强,塑造力强,在小学生中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收效应该最明显。因此,教师引导学生从点滴做起、躬身实践,用“八荣八耻”加强学生的德育。在平时的教育中我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从以下几点加强教育。  相似文献   

15.
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大学生中开展荣辱观教育不仅有利于国家的稳定与发展,也有利于大学生自身的全面成长。高校要发挥主阵地作用,针对大学生的身心特点,采取多种形式的教育手段,做到以理服人、以情动人,切实提高荣辱观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6.
我国高校的公民教育在伦理方面以培养公民伦理并通过大学德育进行道德教育,但现实中大学德育的效用并不高。究其原因就在于大学德育的"知行脱节":道德行为不能达到道德认知和行为规范的要求。站在伦理学高度看,人与人相处所存在的行为准则有多种,但是对于普通人来说,能以最基本的"底线伦理"——"不为恶"原则为行为原则就是实现了道德行为,遵循此原则就是从基本道德行为做起进而逐步达到公民伦理要求。大学生公民同样需要从"底线伦理"的行为准则做起以达到公民伦理的高层次要求。因此,要提升大学德育的效用就需要以"底线伦理"为基础进行道德行为约束,以达到"知行统一"的德育目标。高校基于"底线伦理"才可呈现高效用的大学德育的可能世界。  相似文献   

17.
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为高校德育工作创新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要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作为必修课,充分发挥“两课”教学主渠道作用;要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贯穿于教书育人的全过程,努力形成教育的合力;要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新标杆,努力增强教育的实践性。  相似文献   

18.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应对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社会转型、经济转轨、个人在全球社会中面临社会角色失调的可能问题而提出的,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和鲜明的时代特征,同时也为青少年德育提出了发挥青少年主体性和实现德育社会化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胡锦涛同志关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论述,在社会各界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在人民群众中产生了广泛的共鸣。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我们构建和谐社会,推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了重要的思想理论武器。深入学习和认真贯彻社会主义的荣辱观对于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教育事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在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战线的思想理论工作者深感肩负的重大历史使命,在清华大学召开了《高校德育论坛——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研讨会。本期《本刊专稿》刊登的《知荣辱抑恶扬善辨美丑共建和谐》就记录了十几位专家学者在本次研讨会上的发言要点。大家形成的共识是:高等学校对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负有责无旁贷的使命,我们不仅要教育好在校的大学生,同时还要为整个社会做出示范,真正起到引领时代进步潮流,辐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德育课堂作为对青少年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主战场,教师要引导学生准确理解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挖掘德育课程内容与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结合点并向德育课程外延伸与拓展。引入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要体现内容和目标的层次性、对象的主体性、教育的实践性、教学方式的针对性、载体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