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六年制数学第十册课本“分数和小数的互化”例3是这样的:“把3/4、7/25、1/3、7/22化成小数(除不尽的保留三位小数)。”这道例题是在讲过分母是10、100、1000的特殊情况之后出现的。要求学生掌握化法,明确什么样的分数能化成有限小数,什么样的分数不能化成有限小数,从而掌握最简分数能否化成有限小数的规律。我在教学中,根据教材内容的特点和学生认识水平,对这道例题中的个别分数进行了调整:将“3/4”改为“1/4”,采取对比的教学手段,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为什么要这样改动呢?其理由是——1.突出关键,有利于揭示知识的本质特征。判断一个最简分数能否化成有限小  相似文献   

2.
我对“分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练习课的安排和设计作了一些探讨,并进行了尝试,效果比较好。练习共分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基本练习) 1.把下面的小数化成分数,把下面的分数化成小数。 0.25= 1.8= 0.125= 0.375= 3(3/8)= 7/(25)= 53%= 9/(125)=  相似文献   

3.
五年制第八册“分数、小数加减混合运算”,是以分数化有限小数、分数和小数的互化为基础的,而关键是要能比较合理地选择解题方法:或用小数的方法,或用分数的方法。如何达到解题方法的合理呢?我认为,应让学生在尝试解题中(即解题实践),通过猜想、比较等一系列心理活动,来发现一般规律。尝试一:0.5 4/5 0.7 3/51(1/2)-0.3 3(3/4)-2.45让1、2组同学用小数计  相似文献   

4.
教学内容:一般分数化小数(部编十年制小学数学课本第八册87页例3。四省市合编六年级小学数学第十册76页)。一、钻研教材,明确要求。这一节的内容是在前面所学的小数化分数和十进分数化小数的基础上(例1和例2)进行教学的。教学的要求是:使学生学会一般分数化小数的方法和正确判断一个分数能  相似文献   

5.
统编五年制《数学》第八册《分数和小数的互化》一节教材中的分数化小数,原来的试用本和现行的修订本,所用的例题相同,但对例题叙述的教学思路明显不同。下面摘录例题和两者的顾文进行对比,谈谈我们对备课的体会. 例题:把3/4、7/25、1/3、7/22化成小数。(除不尽的保留三位小数)  相似文献   

6.
“能化成有限小数的分数的特征”是九年制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教材第十册(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一个教学内容,下面是我教学这个内容的一个片段:出示一组分数:1/2、3/4、5/6、5/8、3/14、9/20、3/22、7/50,要求:(1)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把它们化成小数,除不尽的保留三位小数。(2)根据能否化成有限小数,把分数分成两类。(3)“学做一回小小数学家”,找一找,什么样的分数能化成有限小数?提示一:是跟分子有关,还是跟分母有关;提示二:分子(分母)具有什么特征才能化成有限小数?(可以联系以前的知识来分析。)教师根据学生对(1)(2)两题的回答板书…  相似文献   

7.
教学开始,教师让学生完成下面三个问题:①把0.5 4.7 0.83化成分数;②把1/4 1/7 3/83/(20)四个分数中能化成有限小数的化成小数;③口算:0.5+0.43 1/4+1/2 1.25-0.45 1/3-1/5。然后出示一组式题:0.5+4/5 1(1/2)+0.3 3(1/4)-0.45 6.1 5+37/(10)。引导学生将这组式题与上面的口算题作比较,找出异同,并概括导出: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需要进行分数、小数的加减混合运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种运算。接着,教师分五个步骤组织教学过程。 1.自学启思。教师要学生带着下面思考提纲自学  相似文献   

8.
分数和小数的互化是学习分数、小数混合运算的基础。在分数、小数的混合运算中,识别什么样的分数能化成有限小数是一个难点。如果学生明确并掌握了最简分数能否化成有限小数的规律,对于学习分数、小数混合运算,可以减少很多麻烦。为此,对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册“分数和小数互化的例3”谈几点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9.
分数和小数的互化是学习分数、小数混合运算的基础。在分数,小数的混合运算中,识别什么样的分数能化成有限小数是一个难点。如果学生明确并掌握了最简分数能否化成有限小数的规律,对于学习分数、小数混合运算,可以减少很多麻烦。为此,对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册“分数和小数互化的例3”谈几点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下面以北师大版教材四年级下册“小数的意义(一)”一课为例,谈谈作为一线教师如何巧用游戏化教学引发学生的深度思考。对于这节课,以往的教学一般都是利用元、角、分来联系小数与十进分数,进而用下定义的方式来告知孩子:把“1”平均分成10份,其中的1份是1/10,也可以表示为0.1。这样的教学方式使得学生机械性地记忆小数的意义,不容易唤起他们的深度思考。为了让学生对小数的意义有更深的理解,使他们产生探究的欲望,我设计了两个数学游戏:“猜猜猜”和“变变变”。首先让学生在猜数和验证的过程中产生认知的冲突,进而将小数与十进分数联系在一起。接着再变换涂色部分的大小,让学生自己创造出更多的分数和小数,从而进一步理解并总结出小数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十进分数与小数互化有两种教法,现介绍如下: 第一种教法的大致步骤是:复习与新课有关的小数知识后,揭示课题。在讲述小数化为分数时分两步进行。第一步:先重点讲清纯小数化为分数的规律。例1.把0.9、0.03、0.21、0.421化为分数。老师首先提问:“0.9(零点九)的小数单位是什么?有几个这样的单位?因此0.9可以表示十分之几?”学生答后,就写成0.9=9/10,用同样方法写出0.03=3/100,0.21=21/100,0.421=421/1000。接着老师引导学生发现规律:“从以上几个例题中,你发现了小数化为分数有什么规律?”学生面有难色。老  相似文献   

12.
中师《小学教学基础理论和教法》第一册书中,有一条这样的定理:“如果一个既约真分数 a/b )的分母b 只含2和5以外的质因数,那么①这个分数所化成的小数是纯循环小数;②这个纯循环小数的循环节的最少位数,与分母能整除(?)时9的最少个数 t 相同。”由于这条定理在该书中已详加证明,所以此处不作重复论证。根据这条定理,易知2/3、5/7、4/(11)、8/(13)、等分数所化成的小数均是纯循环小数,又因3|9,(?),11|99,(?),故它们循环节的最少位数依次是1、6、2、12位。  相似文献   

13.
沈子兴 《现代教学》2013,(1):116-116
案例:“分数四则运算” 近期,我听了一堂六年级数学“分数四则运算”氅课。执教教师提出两道题:计算(1)3/4-0.25;(2)2/3-0.55。很显然,这两题的设计目的是让学生明确在进行四则运算时,何时化分数,何时化小数?教师在教学时首先让学生自己思考,然后进行班级交流。  相似文献   

14.
这部分内容是让学生在原有小数和分数意义的基础上理解和掌握分数和小数互化的方法。通过教学,一方面沟通分数和小数的联系,深刻理解分数、小数的意义;另一方面为学习分数、小数的混合运算打好基础。 教材共安排了三个例题,例1是小数化分数,例2、例3是分数化小数,其中例2是十进分数化小数,例3是一般分数化小数。 教学这一部分内容,一要注意新旧知识的联系,理解互化的依据;二要注意教学的重点。 教学例1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复习小数的意义以及分数和小数的关系,指导学生完成。后面的几个题可放手让学生自己完成,最后引导学…  相似文献   

15.
小学第十册数学第106页上有一道分数、小数的加减混合运算例题。题目是: 例4 计算3 1/6 4.5-1 3/7 ≈3.17 4.5-1.43 =6.24 书上说明在允许取近似值的情况下,可以把分数化成小数,取它们的近似值,再计算。就这道例题,我提出两点看法,与同行们商榷: 其一:题目应注明“得数保留两位小数”。这样题  相似文献   

16.
数和数的运算整数、小数、分数和百分数的认识一、知识概要这部分内容包括整数、小数、分数和百分数的意义 ,整数与小数的数位顺序 ,小数、分数的分类 ,整数、小数、分数的计数单位 ,整数、小数、分数和百分数的读写方法 ,整数、小数的大小比较 ,分数的大小比较 ,多位数的改写与省略 ,分数、小数和百分数的互化。二、学法指导(一 )掌握知识的重点和难点。这部分内容的重点是 :整数、小数、分数和百分数的意义 ,整数与小数的数位顺序 ,多位数和小数的读写 ,分数、小数和百分数的互化 ,数的大小比较。难点是 :中间有“0”的多位数的读写 ,小…  相似文献   

17.
读了贵刊1993年第8期的《关于“1÷7”的阅读与思考》一文,受益匪浅,但又感到言犹未尽。正如文中所说,要真正弄懂分数化小数这个问题,必须弄通人教版中师数学课本《小学数学基础理论和教法》第一册 P_(200)“化分数为小数”(或人教版小学教师培训教材《算术》P_(176)“小数与分数”)这一单元。但这对许多小学教师来说,一时难以做到。这里试图用一简单方法说明“1÷7”这种类型的除法,所得  相似文献   

18.
一、教学目标1.认识小数的产生,小数和整数的关系。记住小数的定义。2.理解小数的实际意义,小数和十进分数的关系。3.把十进分数改写成小数和把纯小数改写成分数。二、教学过程(一)基本训练,奠定基础。1.把下面各数改写成用元作单位的小数。1角=()元3元4角5分:()元9分=()元6角7分=()元  相似文献   

19.
教学比较两个分数的大小时,要善于引导学生采用多种方法进行比较,以培养学生灵活、合理的解题能力。现举例说明如下: 例如:比较9/(10)和8/9两数的大小。比较两个分数的大小,除了用化小数法(把两个分数分别化成小数进行比较)、化分子相同法(把两个分数的分子化为相同,分母小的分数比较大)、化分母相同法(把两个分数的分母化为相同,分子大的分数比较大)以外,还可用以下方法进行比较。 1.交叉相乘法。将两个分数的分子分别做被乘数,与分母交叉相乘,哪个分子与分母相乘的积大,那个分数就大。即9×9=81 8×10=80 ∵81>80 ∴9/(10)>8/9(此法实质是化分母相同法)  相似文献   

20.
一、现象透视 案例:“老师.我有不同意见!” 有位教师在教学分数、小数四则运算时,出示以下两道题让学生练习: 0.75+0.5-3/8 0.5-1/3+3/4 学生做完后,教师让学生说说是怎么算和怎么想的。一生说:“第1题,我是把它化成小数来计算的,因为能化成小数的一般化成小数计算比较简便,这样不用通分;而第2题不能化成小数,所以只能化成分数来计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