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程红 《地理教育》2002,(2):16-17
一、本单元教学内容分析 1.地位和作用 从经济地理的研究角度来看,经济活动的空间联系和分布是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它包括生产、分配和消费等环节.生产活动在第五单元已经讲述,分配和消费则通过本单元的运输、通信、商业、贸易来讲述.通过本单元内容的学习,可使学生了解这些经济活动怎样使不同地域之间产生人的联系、物的联系和信息的联系,要使社会正常、顺利地运转,在经济活动中应怎样协调其与环境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一、教材分析 居住是人类最重要的活动之一,聚居地--聚落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本起点,是人类生产生活的基本场所,也是人类文明发展成果的集中体现.聚落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需求和必然产物,人类的各项生产活动都离不开居住地,因此教材在第五单元"人类的生产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基础上,进一步阐述人类活动的场所--聚落.本单元教材主要讲述以下三方面内容:乡村和城市的起源;城市的形成和区位;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措施.其中城市聚落是重点,城市化问题及解决途径是重点中的重点;城市的区位因素分析和世界城市化进程差异是学生相对难以理解的,可定位为本单元的难点.  相似文献   

3.
程志军 《新高考》2006,(11):46-49
一、重点知识拓展本单元的重点问题是农业区位因素、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发展变化对农业、工业区位的影响,核心问题是人类的生产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而不在生产活动本身。教材是本着具体分析两者的相互关系而逐渐展开的。值得注意的是:在人类社会步入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人类生产活动同样面临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即人们根据当地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的特点以及  相似文献   

4.
张萱  郝德 《地理教育》2001,(1):14-16
一、单项选择题 1.关于阿根廷潘帕斯草原大牧场的叙述,正确的是:………………………()  相似文献   

5.
一、考点分析 考点1.农业生产活动的有关常识概念与特点 【命题角度】命题多以农业生产活动因时制宜、因地制宜为载体切入,结合农业区位条件分析考查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一、本单元教学重难点分析 1.本单元教学重点 (1)农业的区位选择 教材是通过"三江平原的种植业"和"青藏高原的畜牧业"两幅不同的农业景观图的差异对比而导入农业的区位选择这一知识点的.通过启发学生的感性认识,逐步上升到理性认识的典型知识点引人法.由于学生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很容易通过气候和地形因素的对比而引出农业区位的概念,教师应及时地让学生关注:①什么是区位?②农业的区位因素有哪些?③农业的区位选择的实质是什么?  相似文献   

7.
8.
本节主要论述了农业生产活动的概念、特点、投入与产出、分类等知识。其中,农业生产的特点及分类为重点,对农业生产特点的理解为难点。  相似文献   

9.
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简称人-地关系)问题,随着世界生态危机的日益严重,已成为当今的热点问题,本试图在分析已有的人-地关系理论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对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作用的机制问题进行较深入的分析,认为,人-地关系本质上是一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双向同构关系,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作用具有直接性与间接性的机制特征,人类活动可划分为物质生产活动、精神生产活动和人口生产活动,这三类活动与地理环  相似文献   

10.
以中国为例,通过第四纪以来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作用过程产生的有利和不利因素的分析总结,认为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间存在着相互反馈作用。根据人类活动在历史上产生的各种环境后果,提出今后中国地理环境定向改造的方向和对策。  相似文献   

11.
在前四单元学习了自然地理的基础上,从本单元开始,将要学习人文地理。在人类的各种活动中,与自然环境联系最紧密、相互影响最深刻的就是生产活动。因而教材将人类的生产活动安排成人文地理的开篇。人类的生产活动也是多方面的,教材按照是纲的要求.只讲述了人类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两种生产活动.即农业生产活动和工业生产活动。  相似文献   

12.
一、直击高考考点1:理解影响农业区位的主要因素【考纲解读】地理环境(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影响农业生产的各要素就是农业的区位因素,不同的区位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是不同的。农业区位选择的实质就是综合考虑各个因素,依照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的原则,对土地利用方式进行合理决策。本考点应作为理解层面的内容,具体要求为两个方面,一是掌握并分析影响农业区位的主要因素,二是理解各区位因素对农业生  相似文献   

13.
一、教学分析 1.教材分析地位教材在最后安排这样一个单元,目的是在前述宇宙环境、大气环境、海洋环境、陆地环境等四大自然环境以及人类的生产、生活活动基础上,对我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作一个总结。本书以地球的宇宙环境为开端,各单元均突出了人地关系,最后又归结到如何协调人地关系上,可以看出大纲对环境教育要求和可持续发展观点贯穿教材始终。  相似文献   

14.
一、课程标准要求1.课程标准解读了解区域的含义区域是指一定的地域空间,是地理学最常用的基本概念之一。本条标准要求学生了解区域的含义、分类、特征等基本知识,为后面学习区域的差异、区域的发展阶段和区域的联系等内容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5.
笔者通过深入分析<高中地理课标>和深刻的思考,以必修课程地理2的第三部分内容"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为例,从教学内容分析与目标解读、知识的梳理与学法指导、教学实施策略三个方面制订整体的教学设计方案,以期为具体课堂教学起到指导作用,使教学更趋合理化.  相似文献   

16.
不能简单地把地理环境对人类社会的作用理解为不是决定性就是非决定性的。实际上地理环境对人类社会发生作用的过程是复杂的,具有可变性、层次性和相对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一、在本章“活动”的学习过程中。应努力达成三方面学习目标 1.概括区域地理研究的主要内容及研究方法本章教材并不是讲述具体的某一区域的地理环境特征,而是从区域的含义、同一区域在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活动方式的影响、区域间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差异、产业转移和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等四个方面概括区域地理研究的主要内容及研究方法,以作为学习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为了让学生掌握好有关区域地理研究的主要内容及研究方法,编写者配合正文内容从不同的角度设置了相应活动,学生应通过这些活动概括出区域地理研究的主要内容及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8.
冯丹 《地理教育》2010,(1):31-33
高中地理必修2是高中地理课程的人文地理基础,包括人口城市、工农业城市、交通线路等内容。本模块的主要原理集中在各种人类活动的区位条件选择,包括人类的生产活动与地理环境中工农业区位因素选择、人口和环境关系原理、城市聚落和城市化原理等。其中人口内容放在学习的第一章是知识结构的需要,也是认知人类活动的需要。  相似文献   

19.
20.
简析贵州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简析了贵州省自然地理环境的特点及其对农业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分析贵州农业适用自然地理开发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