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状态的物理量,是运动学中的重要概念,处理物体运动问题离不开研究物体运动的速度.中学物理习题中,常将物体运动的速度这一物理量隐藏在各种图象中,要求学生在解题时必须具备一定的读图能力.下面例举常见的几种情况,与大家共赏.  相似文献   

2.
探究物理图象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图象法是高中物理处理问题的一种基本方法.利用图象解题直观,物理过程清晰明了.例如利用物体的运动图象求解运动规律是处理运动学问题的常用方法.  相似文献   

3.
物体的“相遇”问题,是运动学中研究同一直线上两物体运动时常常涉及到的问题,是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在实际问题中的具体应用,能力要求较高,许多同学碰到这类问题时都觉得很棘手.如果处理方法得当,实际上并不复杂,笔者将这类问题汇总、归类为3种运动情景.  相似文献   

4.
υ-t图象是用来描述运动物体的速度随时问变化关系的图象.作为一种数学工具,图象中所包含的信息在解决运动学问题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2004年高考中一些计算题可以借助它来分析,现举两例.  相似文献   

5.
机械运动具有相对性,位移、速度和加速度随参照系的不同而不同,因此,在解运动学题目中,恰当地选择参照系,可以使运动变为静止,使复杂运动变得简单,导致解题的思路和步骤变得极为简捷.本文就两种情况谈谈如何恰当地选择参照系.  相似文献   

6.
黄雄 《物理教师》2007,28(3):15-16
质点运动的位移方程、速度方程都是矢量方程,它们都遵从矢量分解合成的平行四边形定则.作为一种分析求解运动学问题的方法,它的原则是:符合矢量分解合成法则和能使问题简化.例如抛体运动就是将其分解成相互独立的水平分量和竖直分量,使问题大为简化.本文所涉及的运动合成,有直线运动的合成,还有曲线运动的合成.  相似文献   

7.
振动和波一章综合了运动学、动力学和能的转化等方面的知识,讨论了两种常见的运动形式——机械振动和机械波的特点和规律,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对于这两种运动,既要认识到它们的共同点——运动的周期性,如振动物体的位移、速度、加速度、回复力、能量等都呈周期性变化;更重要的是搞清它们的区别:振动研究的是一个孤立质点的运动规律,而波动研究的是波的传播方向上参与波动的一系列质点的运动规律.  相似文献   

8.
几何光学中运动类问题,由于同时渗透了光学和运动学的相关规律,所以对学生来说是一个难点,解这类问题的基本做法是,先根据光的直线传播、反射和折射定律等规律作光路图, 弄清几何关系,结合相关的光学和运动学知识列表达式解答.下面分类谈解法.一、物与影运动类由于物体或者光源运动,导致影的运动,可先根据光的直线传播原理作出光路图,确定影的位置,利用几何关系、运动学知识列表达式即  相似文献   

9.
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结合物体的运动状况,再运用牛顿运动定律和运动学公式列方程求解,是分析解决动力学问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如何引导学生系统地掌握这一思路和方法,可尝试通过三类问题,加深学生对运用牛顿运动定律和运动学公式解决动力学问题的理解.  相似文献   

10.
杨嘉瑞 《物理教师》2008,29(5):26-27
本文介绍将计算机的控制设备——鼠标,通过简单的改装,变成一个实时获取运动信息的数据采集探头,利用计算机软件对获取信息进行处理,从而实现一种简单、准确的、能满足中学物理力学、运动学实验的测试法.  相似文献   

11.
混合驱动机构是一种柔性机械系统,它通过一个定转速主电机和一个可控电机共同驱动一个二自由度机构,这个机构可以实现变规律的运动输出。现从逆运动学角度对其轨迹特性进行探讨,说明混合驱动机构的“逆运动学运动参数条件”和“逆运动学几何约束条件”是影响轨迹输出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近年高考和各地模拟试题中,出现了一种新题型:图形题.这类题一般以大家比较熟悉的汽车的运动为原型,用图形的方式考查学生的观察能力及运用物理的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由于物理情景陌生,条件隐蔽,一些能力较差的学生往往不知所措,花了大量时间仍不得要领.要解决好这类题,首先应仔细观察图形,找出汽车运动位移、速度关系,再利用运动学的规律进行分析求解.  相似文献   

13.
刚性连接两质点球系统是理论力学教学中一种力学模型.流行教参对该问题讨论不多,容易造成对刚性连接两质点球系统的运动学问题不正确的理解.笔尝试从刚体的基本性质出发,导出刚性连接两质点球系统在运动中所具有的特性:两质点在沿杆方向上的动量分量和受到的冲量相等,并利用这些特性解决刚性连接两质点球系统运动问题.  相似文献   

14.
谢恩东 《物理教师》2010,31(4):54-55
图像法是高中物理处理问题一种基本方法,利用图像解题直观,物理过程清晰明确.利用物体的运动图像求解运动规律是处理运动学问题的常用方法.提到图像法,我们很容易想到物体运动的v-t图像,而x—t图线却在教学中很少用到.但是合理使用x—t图线,也能帮助我们解决一些较为复杂的问题,尤其在多物体、多过程的匀速直线运动中.以下例题重点分析如何利用x—t图线巧妙解决物理中难题.  相似文献   

15.
机械振动是在某一中心位置两侧的往返运动.简谐运动是机械振动的一种特例,它的运动关于其中心位置(平衡位置)具有对称性.这个对称性指做简谐运动的质点运动到关于中心位置对称的A、B两点(A、B是振子非最大位移时且关于中心位置对称的两点)时,具有以下一些特征(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16.
蒋永涛 《中学物理》2012,(11):75-76
追及问题是运动学中常见的题型,也是运动学中的难点.高中阶段的追及问题不仅涉及追及物体复杂的运动形式,还由于题目设问的多样性,都给解决这类问题带来了难度.以下是笔者试通过三种方法来求两个作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追及问题的实例.  相似文献   

17.
“带电粒子在磁场中运动”这部分知识是高中物理的重点,也是高考的热点.以此知识为背景的综合题在2006年全国卷和各省自主命题的试卷中大多作为压轴题,引人关注.带电粒子在磁场(或加有电场、重力场)中的运动知识,往往与牛顿运动定律、圆周运动、运动学公式、功能关系等知识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8.
在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通常会遇到运动物体的描述.此时,我们常常选取地面为参考系。分析物体的运动规律,进而运用速度公式、位移公式及其推导结论和适当用数学知识求解运算,往往忽视了参考系的选取在解题过程中的作用.本文通过两道十分典型的运动学问题分别用两种不同的方法求解,从中体会参考系的灵活选取在解题中的妙用.  相似文献   

19.
温玉泉 《中学文科》2009,(11):92-92,118
运动学问题是物理学的基本问题,在近年的高考中,常与动力学、功能原理、电磁学问题综合在一起考查.运动学的规律公式多,题型也多.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对:1.有连续相等时间的打点计时器纸带运动类问题;2.有两个物体的广义追及或相遇类问题;3.运动过程中加速度多变的运动问题进行分析解答,以期引导学生掌握对同类问题的解答方法,  相似文献   

20.
徐高本 《新高考》2009,(10):6-8
平抛运动和圆周运动是两种典型曲线运动,许多问题是以两种运动的综合的形式出现,从综合的内容看,主要有以下两种情况: 1.平抛运动与圆周运动的运动学问题综合 求解这类综合问题的思路是:首先根据运动的独立性和各自的运动规律列式;其次寻找两种运动的结合点,如它们的位移关系、速度关系、时间关系等;最后再联立方程求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