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关于报告文学真实性的讨论,近年来从总的提法上看,已趋于一致:报告文学反映的是真人真事,是生活中实际存在的真人和生活中实际发生过的真事。报告文学家应该是时代的记录员,历史的见证人。这个总概念,大家都赞同,但当进一步探讨,真实的内容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时,便有了各自不同的理解,实际上是对真实性的认识仍然没有统一。比如,有人说:“细节处理和景物描写则不属于虚构问题”;有人说:“对某些细节的艺术加工,也决不能违反真实”;有人又说:“应该允许作家有一定限度的想象和虚构”;有的人则主张:“一定要绝对真实甚至在细节上也得准确”;有人主张:“允许略有虚构,不离真实的虚构”;有人主张:“报告文学必须完全真  相似文献   

2.
报告文学是不是文学,这是一个争论不休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争论,又扯出另一个问题的争论,报告文学能不能虚构。实际上,这两个问题的争论,围绕着一个中心问题,就是报告文学的真实性问题。文学论者认为,报告文学是文学,当然可以虚构;新闻论者认为,报告文学是新闻,当然只能纪实。可以说,这何种意见都说对了一半,也都只说对了一半,因为报告文学虽然是文学,但不能虚构。它是一种不允许虚构的纪实性文学。  相似文献   

3.
报告文学是以真人真事为直接对象,以文学技巧为表现手段,迅速及时反映现实生活的文体。它是由新闻发展衍变而成的,带有新闻的“血统”,真实是它的基础,如果失去了真实的品格也就失去了报告文学自身存在的价值。它受到真人真事的局限,不能虚构,不能以某一原型为“模特儿”再“杂取种种人”的性格特征加以“缀合”。那么,在报告文学中是不是就没有想象了呢?不是,报告文学是文学的一个部类,应  相似文献   

4.
首先说一下这个题目。“戴着镣铐的舞蹈”,是对报告文学特点的一个著名的概括——比喻,它的意思是说,报告文学这种文学体裁,要求写真人真事不能象小说那样虚构。但是又不失去文学的特点,使读者欣赏以后得到一种美的愉悦。“戴着镣铐的舞蹈”,受到了严重的束缚,但是却跳出优美的舞蹈.电大的辅导课,有受主讲课制约的一面,这类似报告文学的不允许虚构。但正象报告文学不乏脍炙人口的精品一样,电大的辅导课,也可以上得有声有色。我就是在这个意义上借用这个题目的。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报告文学的繁荣,引起了人们对报告文学创作过程中的一系列理论问题的强烈兴趣。前几年,围绕了报告文学创作中是否允许合理想象和略有虚构的问题,曾引起过热烈的讨论。它的核心实际上是艺术想象在报告文学创作中的作用和地位问题。某些文章把个别报告文学中的失实,归咎于合理想象和略有虚构上。从而对之大张挞伐,一时几乎很少有人再敢坚持艺术想象在报告文学创作中的重要作用。然而,报告文学创作实践上的巨大成就,却继续从事实上不断肯定着艺术想象在报告文学创作中的地位。八二年第九期上海《社会科学》上张万基同志的文章,重新提出了报告文学创作中应允许略有虚构的问题,而且指出了有的反对报告文学有任何虚构和想象的同志,自己却在创作实践中运用艺术想象的事实,证  相似文献   

6.
散文虚构说     
写散文不能虚构.众多书章如是说:——"散文所描写的一般是真实人物,或在真人真事的基础之上,进行某些剪裁和加工";"它可追忆一件年代久远的事,也可记述一件刚刚发生的新事";"而作品所描写的景物,都必须完全真实,不允许夸饰和虚构".(中山大学出版社:《写作大要》)——"散文,一般写的是真人真事,作者夹叙夹议,抒发自己联想".(秦牧:《散文创作谈》)  相似文献   

7.
报告文学有不同于小说的新闻真实性的特点,它在塑造人物时不应采用多少有虚构因素的“典型化”方法。报告文学描写的对象本都是社会典型,因此在描写人物时只需且必须以“挖掘、再现”的方法,“不夸饰、不贬损”地描写出动人的人物形象。在具体运用此种方法时,应注意再现典型形象的准确性,挖掘、再现典型性情节,挖掘、再现典型性细节。  相似文献   

8.
《江苏教育》一九八一年第十一期发表了杨道隆同志题为《不应该移花接木张冠李戴》的信稿,同期也发表了焦亦斌同志的意见相反的文章《要允许学生作文中有一点虚构》。我也想争鸣几句,旨在探讨问题,改进教学。我赞成焦亦斌同志的意见,应允许学生作文虚构。理由何在?众所周知,学生写一般的记叙文并不完全受真人真事的局限。常用的写法是将某个人为模特儿把两个或两个  相似文献   

9.
《中学语文》编辑部:在中学语文课本中,选有《地质之光》、《包身工》、《探索星空奥秘的年轻人》等报告文学作品。在讲解时,学生提出了“报告文学是否允许想象”的问题,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在教研活动中进行了热烈的讨论。有的教师认为报告文学写的是真人真事,不能想象,否则就是掺假;有的教师认为报告文学现在属于文学作品的范畴,说文学离开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报告文学的文学性和真实性两方面的特征入手,阐述了报告文学在写作过程中允许适当虚构的观点。  相似文献   

11.
由于一般的文学创作允许或需要虚构,虚构必须借助想象,于是有以为想象必然是虚构的误会。有人甚至公开著文指责那种主张报告文学创作也需要想象的理论,认为正是这种“偏激”的理论导致了报告文学的“失真”。这种不利于报告文学创作而又有一定普遍性的误解,至少出自对想象功能的低估或将其  相似文献   

12.
在小学作文教学中,强调写真人真事,不说假话,这无疑是正确的。但在教学实践中常常遇到这样的问题:允不允许学生作文有虚构的成份?怎样对待小学生虚构的萌芽?《有这样一位营业员伯伯》是一篇较好的习作,文中的人物和主要情节都是实实在在的。但其中也  相似文献   

13.
虚构,既是一个故事材料问题,也是一个叙述方式问题。面对同样的非虚构题材,因采用不同的叙述方式,会一定程度地发生实录与虚构分野。因此,报告文学的生命线———不可虚构性,不仅应该从其对象的真实性中去寻找,还应该从叙述本身的真实性中去寻找。同时,报告文学的"新闻性",也不仅是叙述对象范畴,还应该从写作姿态、叙述方式上理解。因而,不是"展现"(showing)式叙述,而是以作为叙述者的记者的行走、采访等"在场"的"讲述"(telling)式叙述构成其主导性的叙述方式。这应该成为报告文学文体叙事学的基本规定性。  相似文献   

14.
报告文学是一种在真人真事基础上塑造艺术形象,及时反映现实生活的文学体裁。报告文学把生活中刚发生的、能引起人们注意的事件以最快的速度传达给读者。但是现今报告文学创作中出现了"报告多"、文学"少的现象,并且越来越严重。笔者认为,要解决这一问题,就需要提高报告文学作者的文学修养,让他们不仅会作"报告",而且还会使自己的作品具有"文学性"。  相似文献   

15.
小说是一种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广泛地多方面地反映社会生活的叙事性的文学样式。它允许在塑造人物形象时进行虚构,这是小说和一般记叙文的根本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16.
报告文学的真实和虚构一直是一个争论不休的问题。作为新闻和文学的交集,报告文学应该坚持真实性,排斥虚构。如果有虚构,不妨转向写作社会问题小说,而不必非要是报告文学。  相似文献   

17.
本人执教的学校是一所乡镇中学,寄宿生占在校学生的70%以上。学生们过着教室——宿舍——膳厅三点式的单调生活,他们的写作素材来源贫乏,在习作中虚构事件、虚构人物时常发生。如写《引以自豪的一件事》一文,就有不少学生写拾到贵重款物,或写救出落水的小孩。要求学生写作严格控制在“真人真事”范围内,原本就是难以做到的。只要引导好,我认为可以允许学生进行适当的虚构,允许适度的“失真”。  相似文献   

18.
人们对允许学生虚构想象进行作文,不必拘泥于写真人真事的做法,有的赞成,有的反对,众说不一。应该说,旨在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任何尝试,都是有益的,都有助于研究探讨中学生作文的一般过程及其规律。但也毋需讳言,并不是任何一种  相似文献   

19.
<正>【主持人语】新的世纪,从中国报告文学的稳中有进,到美国非虚构写作的流行,以及德国尤利西斯国际报告文学奖的设立,都表明了这是一种全球性的重要的时代文体,值得学界对这一文体作深入的探讨。本期推出报告文学研究专栏,表示了我们对报告文学文体发展和理论批评的关注。这里刊发5篇论文。作者大多为活跃于报告文学评论界的评论家,论文的选题大多关涉报告文学创作和批评的重要存在。报告文学的理论批评既要守本,维护文体非虚构的写实伦理,强调去虚构是报告文学文体的底线和原则;又要吸纳提炼报告文学新  相似文献   

20.
记叙文是以真人真事为主要内容,以记叙和描写为主要表现方法的一种文章体裁。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记叙文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歌颂毛主席的革命路线,反映三大革命运动中工农兵英雄人物的先进事迹,成为团结、教育人民,打击、消灭敌人的有力武器。 记叙文的种类和特点 记叙文从内容上分,有写人为主的和记事为主的两种。从形式上分,种类很多,常见的有:消息、通讯、特写、报告文学、散文、三史(家史、村史、厂史)、访问记、革命回忆录、解说词、纪实等。 拿记叙文和论说文比较,有下面三个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