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应经历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等数学活动,发展合情推理能力和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可长期以来,我们一直过多地强调数学的严谨性和科学性,而忽视学生猜想能力的培养,出现了学生想像力与创造力欠佳的现象。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猜想能力。  相似文献   

2.
教材是体现课程标准,实现教学计划的重要载体,也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主要依据。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摆正教材的位置,如何处理教材,笔者通过多年的小学数学教学,总结出处理教材"六字诀"。  相似文献   

3.
数学猜想实际上是一种数学想象.是人的思维在探索数学规律、本质时的一种策略。它是建立在已有的事实经验基础上,运用非逻辑手段而得到的一种假定,是一种合理推理。数学猜想能缩短解决问题的时间;能获得数学发现的机会;能锻炼数学思维。历史上许多重要的数学发现都是经过合理猜想这一非逻辑手段而得到的,例如,著名的“歌德巴赫猜想”、“四色猜想”等。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猜想可以营造学习氛围,激起学生饱满的热情和积极的思维,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自始至终地主动参与数学知识探索的过程。  相似文献   

4.
数学“猜想”是数学理论的“胚胎”,正如弗赖登尔所说:“真正的数学家……常常凭借数学的直觉思维。作出各种猜想,然后加以证实。”在数学中运用“猜想”教学,是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对要学习的数学结论及解题途径苦苦思索而不得其法时.教师引导学生由联想到猜想,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一个再创造、再发现的过程。这是激活主体,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有效手段。因此,在小学数学中,教师深入挖掘教材中的可猜想因素,恰当处理教学过程,这是十分必要。也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5.
语文课是富于美感的,通过课文的美感,可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从而净化学生的心灵,培养他们高尚的道德情操。语文教材体现了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调动学生的审美能力,通过感知与体验,使学生在课文中获得美的感受。  相似文献   

6.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具有公共基础的地位,要着眼于学生的整体素质的提高,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发展。课程设计要满足学生未来生活、工作和学习的需要,使学生掌握必需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学生抽象思维和推理能力,培养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都要得到发展。""数学教学活动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由此可见,对小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小学生是祖国的未来,他们的思想品德的发展方向、水平如何,关系到自身能否全面发展,能否适应现实社会各方面的要求,更为重要的是能否成为一个社会主义祖国合格的有用之才。  相似文献   

7.
小学数学教材是课程理念和目标的直接体现和具体呈现,既是教师实施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据,也是小学生获取数学知识的主要来源.教师只有对教材的编写意图进行深度挖掘,对教学内容有深刻的领会,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掌握数学的本质,发展数学思维.具体策略有:动静结合,丰富概念内涵;图式沟通,明晰算法算理;双向推理,渗透论证方法;靶向探究,提升策略理解.  相似文献   

8.
小学数学教材中的“想一想”贵州遵义县团溪区辅导学校陈建才现行六年制小学数学教材中,穿插着“想一想”这类思考内容有八十余处。这些内容或穿插在教材的讲解和例题中,或在习题中出现。从类型结构看,主要着眼于通过引导学生对知识的进一步理解,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9.
教学实践使我感到:发展学生智力,决不能单纯在教学中补充一些发展题和智力题而己,而应充分利用教材,从教材的例题和习题的编排中挖掘发展学生智力的因素,使教材真正成为学生智慧的源泉,现以教材中的例题和习题为例,浅谈这方面的几点做法:  相似文献   

10.
猜想是对研究的对象或问题进行类比、操作、分析、比较等,依据已有的材料知识作出符合一定的经验与事实的推测性想象的思维方法。在数学课堂中,如果能引导学生调动自己已有的数学信息,适当运用猜想,就能帮助学生促进知识的迁移,经历知识的形成,挖掘适合的学习方法和训练有效的思维。  相似文献   

11.
秦岳文 《广西教育》2012,(34):58-59
数学教材即数学课本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基本工具。学生通过课本,进入数学世界,学习用数学的思维方法来观看生活,解决在生活实际中产生的数学问题。然而,在当前的数学课堂教学中,部分教师对教材所呈现的教学内容,  相似文献   

12.
<正>《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数学教学要注重知识的生长点与延伸点。数学知识环环相扣,联系紧密。要让学生知其然,必须挖掘教材中知识的内涵。下面我以认识分数单位一课为例讲一讲我的做法。一、明确数数的数学本质师:同学们,你会数数吗?跟老师一起数:1、2、3…师:数数的时候要用到计数单位,我们刚才是一个一个地数的,1就是计数单位(板书:计数单位:1),2里有几个1?师:刚才数数的时候,计数单位是不变的,那什么在变呢?  相似文献   

13.
猜想验证,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是一个重要的学习方法和解题手段。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应当积极引导小学生猜想验证能力的发展。本文简要讨论了猜想验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通过对学生猜想能力的引导,对验证过程的学习,最终有效提升小学生的数学水平。  相似文献   

14.
有关猜想的四种方法,指出学习数学必须具备对未知世界大胆的猜想和坚持不懈的探求精神。  相似文献   

15.
在小学数学中应用"假设—猜想",我们必须遵循给予学生足够空间、允许学生出现失误和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等基本原则。本文结合实际,提出了在教学中、实践中、巩固中应用"假设—猜想"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猜想是根据某些已知的事实材料和数学知识 ,通过理论思维的能动作用 ,对未知量及其关系作出的一种猜测性的推断。数学猜想是数学研究的一个科学方法 ,也是数学发展的一种重要形式。无论研究数学还是学习数学 ,令人最感到困惑也是最引人入胜的环节之一 ,就是如何发展定理 ,以及怎样才能证明定理。长期以来 ,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着一种忽视猜想思维的倾向。认为数学具有严密性 ,培养的是逻辑思维能力 ,不能把非逻辑的思维引入课堂 ,教给学生。在课堂提问、作业练习中不允许学生带有猜测的成分 ,假若某个学生猜出问题的结果 ,教师还要进行批评…  相似文献   

17.
18.
作为课程的载体,小学数学教材具有很强的普适性,但整齐划一的内容无法满足教学情境的多样化和个性化需求。研究表明,教师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有必要根据教师的课程理论和学生实际情况,对教材内容、结构、顺序、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适当的增减和有机整合,加深、拓展教材的内涵和外延,使之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要求,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9.
要备好课,就应在认真学习《大纲》的基础上,首先处理好教材。笔者从教过的一些中师毕业生的跟踪调查了解到,大多数毕业生钻研教材、拟订课时计划都是借助于教学参考书,对教材独立处理的能力较差。一旦离开教学参考书就无从入手,以至一道简单的例题,也不知如何处理。所以处理好教材也是小学数学教师必具的基本能力。要处理好教材,大致可以从两个方面去考虑。  相似文献   

20.
初中数学中的定义有许多“不等于零”的规定,教师在教学中必须予以强调,否则易造成学生解题的错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