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于阅读文本具有模糊美,阅读过程充满模糊性,所以中小学阅读教学中必然存在模糊性,尊重它的存在并适当运用模糊性教学艺术,既有利于还原语文教学的审美功能。有利于完善语文教学效率的评价体系,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特感受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力。因此,这是中小学阅读教学不可忽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王烨 《教师》2011,(36):68-68
人类的思维活动要求精确性,但同时也需要一定的模糊性;人类的自然语言应该具有精确度,但同时也必须具有一定的模糊度。人类的思维活动和语言活动具有高度复杂性,因此不能片面强调高精度而导致简单化,而应该给模糊性思维以一席之地。模糊数学、模糊逻辑、模糊美学等学科的兴起与发展,给我们语文教学工作带来新的启示:语文教学在运用精确性思维的同时,还要运用模糊性思维,二者应该相辅相成,形成互补关系。  相似文献   

3.
语文学科具有科学性的特点,同时又具有不同于其他学科的一面:模糊性。正是由于语文具有模糊性的特点,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语文难学,见效不明显,这就需要加大力度培养学生的语感。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感呢?第一,语感离不开深厚的文化底蕴;第二,在阅读当中要注意情感的融入;第三,想象与联想的积极参与。  相似文献   

4.
这里说的紧箍咒指的是时下高考语文命题。它严重制约着中学语文教学的改革。语文学科有其自身特点,即综合性很强,语言表达的模糊性很强。语文知识的运用不是孤立的,而是综合的,语言表达能力的高低也难以精确地量化,而是具有一定的模糊性。但现在的高考语文命题恰恰漠视语?..  相似文献   

5.
模糊理论对研究语文阅读教学具有借鉴意义。阅读教学除了精确性之外,还有模糊性,即教师引导学生对言语作品进行笼统认识与模糊理解。具体表现为由模糊到模糊和由模糊趋向精确两种基本形式。决定语文阅读教学模糊性的内在依据,是言与意的非一致性、学生的认识曲线发展和语文阅读教学本身需要学生感悟这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6.
模糊理论对研究语文阅读教学具有借鉴意义。阅读教学除了精确性之外,还有模糊性,即教师引导学生对言语作品进行笼统认识与模糊理解。具体表现为由模糊到模糊和由模糊趋向精确两种基本形式。决定语文阅读教学模糊性的内在依据,是言与意的非一致性、学生的认识曲线发展和语文阅读教学本身需要学生感悟这三个方面。本文仅就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运用模糊理论指导教学谈谈自己浅显的看法。  相似文献   

7.
语文教学追求精确性确实是使其走向科学化的一个重要手段和标志。但语文学科不同于其他科学学科,一味追求精确性必然导致语文灵魂的失落和缺席。语文教学因其自身特点更多的需要模糊性理论的指导。但模糊性的语文教学却又难以物化、量化,这又给语文学习的评估带来了不可操作的一面。究竟是张扬模糊性,还是追求精确性,本文试图从模糊教学的理论基础、合理存在及语文教学片面追求精确性带来的弊端三个角度予以阐述。  相似文献   

8.
语言具有模糊性。模糊语言学在语文教学中对于激发学生发散性思维,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能起到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正>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并不需面面俱到,而应注意语言文字、学生主体认知行为、教学状态中的模糊性特点,巧用模糊性、朦胧性语言,引导学生感受文本情感美、意境美,享受语文审美乐趣,实现个性化解读,提高学生鉴赏力。一、研读语言文字,认识文本模糊性阅读需由语言文字入手,通过品读语言文字,可体悟文本传递的思想情感,发掘文本蕴含的审美趣味。可见,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若要提升学生阅读与理解能力,则需注意语言文字的研  相似文献   

10.
正确把握语文课程的特点是语文学习的关键。今天,重新解读语文新课标,梳理出语文课程的六大特点:凸现语文学科的人文内涵,注重语文学科综合性,把握语文学科的模糊性,强调语文学习过程的实践性,重视培养学生的语感,遵循汉语、汉字的特点和规律,对于发挥语文教育的功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模糊理论最早由美国控制论专家查德于1965年提出。在语文教学中运用模糊方法是近年来语文界提出的一种崭新的教学法,这种方法的提出,是有其科学依据的。因为:1.汉语言本身具有模糊性;2.语文教学要求的阶段性;3.小学生认知的有限与  相似文献   

12.
李海荣 《现代语文》2014,(8):154-155
语文作为一门人文学科,具有综合性、朦胧模糊性的特点。随着时代发展,科学和人文的美丽邂逅,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进行理性思考。当认知心理学理论发展,语文知识问题重新进入人们的视野,对于初中毕业生,如何使复习效果达到最优化?  相似文献   

13.
正语文教学是语言教学,也是民族母语的美育教学。语言大体可以分为两种,即科学语言和文学语言。英国新批评派批评家燕卜逊认为,科学语言的特点是明晰,文学语言的特点是模糊。我们的民族母语,鲁迅说是有三美:形美、音美、意美。汉语之美是含蓄和模糊的,可意会而不可言传,这是中国特色。模糊性是汉语的特征,也是中国古典美学的特征。因而,语文教学必然具有模糊性,也有必要体现模糊性。所谓"诗无达诂",让读者有想象的天地,获得心驰神往的美感。  相似文献   

14.
美国数学家查德于一九六五年创建的模糊集合,不仅开拓了数学新领域,而且对于语文教学改革也有积极意义。在人们的思维和语言中,模糊概念比比皆是。下面概括模糊数学基本原理,对语文教学改革提出点滴浅见。模糊数学的基础是模糊集合论。它是用模糊的“模式识别”方法,对具有许多组成因素的事物进行识别,不用数学的精确方法。语言文字的模糊性是普遍存在的。现行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规定,初中阶段学生“能写一般的记叙、说明、议论文章”,高中阶段学生“能够比较熟练地阅读一般的政治、科技读物和文艺读物,能够阅读浅易文言文”等,其中“一般的”、“熟练”、“浅易”都是模糊概念。所以,语文教学不但不能或不应该消除这种模糊性,而且还要利用这种模糊性,把语文教学改革提高到一个崭新阶  相似文献   

15.
汉语言除具有生动性外 ,同时还具有模糊性 ,许多词语的意义常常是不确定的 ,要根据文意来理解。因此 ,在语文教学中 ,采用多角度阅读和体验性阅读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多角度阅读所谓多角度阅读就是 :阅读一篇文章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入手 ,去领悟文章的内涵 ,达到领会主旨的目的。德国哲学家黑格尔有句名言 :“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这说明事物都是千差万别的 ,语文也不例外 ,它的特点是模糊性、灵活性、广泛性的结合。在语文教学中 ,我们也应该抓住语文这一特点 ,从不同的角度来整体把握文章 ,感知意思 ,领悟主旨。l.创…  相似文献   

16.
赵萍 《考试周刊》2010,(40):57-58
中学语文语感教学具有较强的“模糊性”,这就要求语文教师正确运用模糊理论指导学生,促进学生模糊思维的积极活动,通过想象的再创造,补足想象的空间,提高学生的创新性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7.
模糊理论指导下的中学语文语感教学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学语文语感教学具有较强的"模糊性",这就要求语文教师正确运用模糊理论指导学生,促进学生模糊思维的积极活动,通过想象的再创造,补足想象的空间,提高学生的创新性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8.
张志公先生说过:无论阅读还是作文,首要的是字词。这说明了字词教学在语文教学中举足轻重的地位。在语文教学中,存在着词语释义教学的落后现象:教师让学生硬背词语释义的现象时有发生。许多词语的含义具有模糊性,如果只注重让学生  相似文献   

19.
一篇文本是由模糊性语言和准确性语言共同构建的语言内容。阅读教学除了要关注准确性的语言之外,还要关注模糊性的语言。在教学中,要紧扣模糊性语言进行推敲品析、拓展想象、迁移运用,以历练学生的语用能力,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20.
试论语言的模糊性和精确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们运用语言进行交际,既需要精确的语言,也需要模糊的语言,模糊性是自然语言存在的必然属性是语文的模糊性和精确性之间存在着辩证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