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8 毫秒
1.
强巴 《西藏教育》2011,(10):55-56
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作为信息化国家建设的组成部分,对于实现西藏教育的信息化具有重要意义。在项目建设过程中我们要深刻认识到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是推动我区农牧区教育快速发展,促进农村繁荣和社会进步的战略需要,是提高西藏劳动者素质,服务“三农”的重要举措,是缩小城乡教育和区内外教育差距,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实现西藏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机遇,也是我国农村教育课堂教学改革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2.
<正>民主改革60年来,西藏不仅实现了社会制度的伟大历史跨越,实现了经济发展的伟大历史跨越,更实现了意识形态的伟大历史跨越。百万农奴从政教合一封建农奴制的压迫下解放出来,从封建神权的桎梏中解脱出来,成为了具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新西藏主人。这是半个多世纪西藏社会发展进步最伟大的成果之一,更是西藏各族群众思想教育工作最伟大的成就,是社会主义新西藏最鲜明的时代标志。  相似文献   

3.
本文根据笔者2005年7—8月在西藏自治区达孜县、堆龙德庆县和尼木县农村的实地调查资料,对1999年以来西藏农村村民自治制度的发展状况进行了实证研究。对若干案例的分析表明,1999年以来,西藏农村村民自治实践在法制体系上更加完备,农民参与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积极性和实际能力增强,新老班子权力交接更加规范有序,新型能人的崛起使西藏农村基层治理精英的类型发生了明显转变,党支部与村委会关系的协调有利于农村和谐稳定。西藏农村村民自治的新发展对西藏政治发展和现代化进程具有明显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4.
公共产品的供给能够产生一定效用,但就不同区域而言,自然环境、地理位置、经济能力、个体素质等不尽相同,不仅对公共产品的需求类型和程度存在差别,而且效用程度也存在差异性。西藏农村的特殊性使得公共产品的一些属性发生变化,更具有复杂性和动态不确定性,某些私人产品转化为准公共产品,某些准公共产品转化为纯公共产品。特殊性思考下的西藏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应对措施是完善西藏农村公共财政体系,加大转移支付力度;适应西藏农牧区特殊性情况,优化公共产品供给结构;衔接农牧民实际需求,构建合理公共产品供给决策机制;发挥非正式组织作用,实现西藏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多元化。  相似文献   

5.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关系到西藏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应该有明确的目标体系作为指引。本文分析了西藏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的积极成效和面临的矛盾与困难,在此基础上从建设美丽西藏视角对构建转变西藏经济发展方式的目标体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中国职工教育》2014,(22):74-75
西藏职业教育伴随着西藏和平解放、民主改革、社会主义制度而蓬勃发展起来的,由于受西藏经济发展的制约,发展水平还比较滞后,然而在西藏经济发展中仍然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西藏职业教育发展进程、现状、重要性的阐述,探索西藏职业教育未来发展的趋势及模式。  相似文献   

7.
共创美好明天─—记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草章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成员─—少数民族的社会经济发展,与祖国现代化建设事业息息相关,时时牵动着我们每个人的心。看西藏面临好机遇谈起西藏,西藏自治区党委书记陈奎元高兴地说:“今天的西藏进入了历史上发展最好的时期,...  相似文献   

8.
一直以来,西藏地区的经济发展与东部相对发达地区之间存在着较大差距.对口支援西藏是实现东部相对发达地区再发展和西藏地区发展,以缩小地区差距的一项重要措施.自西藏和平解放以来,中央一直将西藏作为长期且重点支援的对象,实行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优惠政策.从全国支援西藏到确定由东部发达省市对口支援西藏,在党的民族政策的正确指引下,西藏经济社会得以快速发展,援藏已成为推动西藏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央先后就西藏发展问题召开了四次工作座谈会,援藏规模和力度不断加大、内涵不断深化.但,这一举措产生在计划经济条件下,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以及国内外形势的变化,援藏工作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  相似文献   

9.
一直以来,西藏地区的经济发展与东部相对发达地区之间存在着较大差距。对口支援西藏是实现东部相对发达地区再发展和西藏地区发展,以缩小地区差距的一项重要措施。自西藏和平解放以来,中央一直将西藏作为长期且重点支援的对象,实行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优惠政策。从全国支援西藏到确定由东部发达省市对口支援西藏。在党的民族政策的正确指引下,西藏经济社会得以快速发展,援藏已成为推动西藏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央先后就西藏发展问题召开了四次工作座谈会,援藏规模和力度不断加大、内涵不断深化。但.这一举措产生在计划经济条件下,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以及国内外形势的变化,援藏工作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  相似文献   

10.
自2001年在西藏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项目以来,目前全区已基本实现了校校都有现代远教资源,实现了在教育资源方面的均衡发展,为农村基础教育的大发展、大提高奠定了良好基础。然而,受传统教育思想、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束缚,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在应用上仍存在一些问题,特别是在高寒边远地区存在的问题更为突出,值得我们认真研究和思考。  相似文献   

11.
加快西藏地区发展,事关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大局,事关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实施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大局,加快发展西藏水利高等教育是实现西藏经济社会跨跃式发展的客观要求。以河海大学为例,通过多样化途径对口支援西藏大学农牧学院进行研究,从而进一步证实高校对口支援是促进西藏水利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现实选择,也是加快西藏水利高等教育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福州是海峡西岸经济区的省会城市,改革开放后经济社会发展成效显著,城乡面貌呈现可喜变化。但目前全市农村仍然是经济社会发展最薄弱的环节,存在农村发展滞后、城乡差距明显等问题,制约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建立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机制,是实现福州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重要保证,需要从福州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出发,研究和探索在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西藏高等学校学科建设的现代化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要实现西藏高等教育现代化,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西藏高等学校必须加强学科建设。本文分析了西藏高校学科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与困难,提出西藏高校规划学科建设要顺应学科发展趋势、适应西藏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以及符合西藏高校发展实际的三个基本原则。并结合西藏经济社会发展和西藏高校实际,提出通过抓队伍建设、科学研究、学科基地建设、强化地方特色,推进西藏高校学科建设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4.
在通货膨胀、经济紧缩、发展转型、统筹城乡的新形势下,农业劳动者面临多重挑战,利益维护和增进颇为艰难。为有效克服农业的弱质性和农业劳动者历史和先天的劣势,需要各级政府担当起"为农服务"的公共责任,在政策、制度、资金、产业等方面给予引导和扶持,吸纳社会各界力量和要素资源向"三农"领域集聚,激活农村内生力量和优势要素资源,以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转型,实现"一乡一业"、"一村一品",最终实现农业劳动者利益的持续和快速增进。  相似文献   

15.
文成公主入藏和亲为推动唐蕃关系的发展、促进吐蕃经济的繁荣、加强汉藏文化的交流、吐蕃佛教的倡兴及高原丝绸之路的拓展等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也为西藏地区成为我国疆域的一部分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为今天西藏的主权归属问题提供了重要的历史依据。  相似文献   

16.
农业产业化是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而我国农业产业化进程中存在诸如农业市场主体制度不完善、农业生产经营的市场秩序混乱、农业产业化宏观调控乏力等问题,制约着我国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因此,需要对农业产业化给予制度保障,尤其赋予其经济法保障更为有效。  相似文献   

17.
快速推进的工业化和城市化,使昆明具备了城市支持农村、工业反哺农业的可能。昆明市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的实现路径是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做强做优城乡产业经济;大力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完善农村流通市场体系建设;实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战略;强化园区、产业聚集效应,推进农民向城镇和农村新型社区集中;先行先试,率先实现滇池流域城乡一体化。  相似文献   

18.
统筹城乡发展不仅是要统筹实现城乡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更为重要的是,要统筹实现城乡居民的公正发展.城乡居民的公正发展就是要实现城乡居民发展的权利公平、发展的机会公平、发展的规则公平、发展的成果分配公平等.  相似文献   

19.
合肥应以底线公平为基本理念,以社会保障建设与经济发展相促进、确保经济增长的活力和效率为原则,建立城乡统筹、统一而非人为割裂的社会保障制度。主要包括建立完善的以最低生活保障为核心的合肥市社会救助体系,建立覆盖全市城易人口的基本养老和大病统筹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从而基本建成“底线公平的社会保障制度模式”,努力使全市城乡居民享有“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困有所扶、少有所学、住有所居”的美好生活。  相似文献   

20.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也开始逐步从单一转向复合,从计划转向市场,甚至进一步实现了国际化。但是,这些看似成功的经济转轨,却并没有从根本上实现我国经济发展体系的良好构造。在中国,经济发展体系当中仍旧存在技术结构单一、生产方式落后等问题,需要国家和所有集体团结一致,逐步实现经济发展体系的良好构造,推动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成功转型,最终提升整个国家经济发展的效率。以经济转轨为背景,探讨我国经济发展体系构造的基本思路,分析我国经济发展体系存在的问题,寻求我国经济发展体系构造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