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离骚之义,历来是研究者们关注的问题,其意义众说纷纭。传统以来有三种解说方式,一是从训诂的角度解释,二是从歌曲的角度探讨,三是综合众说。而把诸种说法结合起来研究者尚属少数,也未得到学界广泛认同。  相似文献   

3.
"落英"一词最早见于《离骚》,学者对其义的训解莫衰一是。纵观各家说法,多着力于"落"字的探讨而忽视"英"。"落"乃"英"之形容词,"落"作何解释取决于"英",通过对"落"与"英"的考释,可得出新解:《离骚》中的"落英",可作"初生的苗叶"解,其中"英"应读作"央"。  相似文献   

4.
《离骚》的隐喻象征的意义蕴涵丰富。其中花草的比兴象征义,清晰地展示出屈原变革兴楚的远大政治抱负,反映出他终生追求完美无缺的人格以淳化世俗这一人生志趣,传达出屈原一生的价值取向和他所坚执的正道直行的基本精神。  相似文献   

5.
一、《离骚》题义关于《离骚》题义诠释,古今学者主要有以下观点:一、“离忧”说。刘安“离骚者,犹离忧也”。二、“遭忧”说。班固《离骚赞序》“离,犹遭也。骚,忧也,明己遭忧作辞也。”三、“别愁”说。王逸《楚辞章句》“离,别也;骚,愁也,言已放逐离别,中心愁思”。四、“离隔扰动”  相似文献   

6.
《离骚》诗题体现了音乐意义和文章内容的统一,体现了屈原复杂而深厚的思想内涵,是屈原人格精神和艺术精神的点晴之笔。《离骚》的艺术品格对中国文人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诗经》二题新解李子伟“彤管”究竟是什么《邶风·静女》是首非常动人的情诗。对于这首诗的主题,历来的解者看法是一致的。但对待中“贻我彤管”之“彤管”的解释,却众说纷坛,莫衷一是。毛、郑皆以为是赤笔管,即红色的缄笔之管。有人说是一种管乐器。有人说是红管草...  相似文献   

8.
《离骚》是伟大诗人屈原的代表作品。早在汉代,刘安、司马迁就称赞它“虽与日月争光,可也。”两千多年来,它衣被词人,光照文坛.一直焕发着绚丽的光彩。但是,自古至今,对这一篇伟大的作品,从标题到内容,从语言到形式,存在着各家各派、各种不同的看法;一般读者在读它时,也往往难于把握。之所以产生这种情况.其原因何在呢?固然,《离骚》将制宏伟,古语方言,加上诗人奇特的想象,为人们理解它带来一定的困难;但是,从什么角度去理解它、分析它,对把握住作品,也应是极其重要的方面。现在一般人都把《离骚》说成是一首直接的政…  相似文献   

9.
《离骚》题名作何解释方才确当,至今没有定论。司马迁《史记·屈原列传》: “离骚者,犹离忧也。”班固《离骚赞序》: “离,犹遭也;骚,忧也。明己遭忧而作辞也。”王逸《楚辞章句》:  相似文献   

10.
《离骚》     
教学目的   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古代优秀文化的兴趣。   2.了解屈原忧国忧民、献身理想的爱国情感。   3.学习、掌握文言实词、虚词,培养学生阅读古诗文的能力。   4.学会吟诵古诗词,注意节拍和重读。 教学重难点   1.赋和比的写法。   2.屈原的精神及理想。   3.背诵。 教学设想   教学方法:诵读法、点拨法。   (解说:本文是一篇节奏感很强的古代抒情诗,读起来朗朗上口,教学时应以朗读为主,以激发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兴趣,培养对古诗的感悟能力。在读的过程中,教师适当点拨、引导,以完成教学目标。 )   媒体设…  相似文献   

11.
自屈子之文出,注者蜂起。汉·淮南王刘安《离骚》传以下,千百年米,说《离骚》者不下百数十种,著作宏富,汗牛充栋。其中仅释“离骚”题义者,据游国恩《离骚纂义》所录代表性的便有二十余家,另未辑录者,若《文选·五臣注》等,则又不知有几矣。近人新说,亦层出不穷,一时众说纷纭;或补缀,或争辩,或另辟蹊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综观各家所论,虽皆各自成理,但亦不免有某些诘曲难解、疑惑难通之处,现略述几家较有影响  相似文献   

12.
从现有的史料看,司马迁一生除写有《报任安书》、《悲士不遇赋》和《遗挚峻书》等小的篇章外,其用毕生精力铸就的代表作就是一部《史记》。我们常说司马迁“忍辱负重,发愤著书,终成大业”,指的就是这部50余万字的大书的写成。这部书记载了汉武帝时上溯近3000年的历史。它不仅是一部历史巨著,而且也是一部无所不包的百科全书。鲁迅在《汉文学史纲要》第十篇中,称《史  相似文献   

13.
《卫风·氓》是《诗经》中的名篇,也是我国文学史中最早的叙事诗,差不多所有的《诗经》选注本或选译本以及古代诗歌选本或古代文学作品选本都加选入。清陈澧在《读<诗>日录》中说“此篇绝妙”。钱钟书先生也在《管锥编》中称赞这首诗“层次分明,工于叙事”。但是,这首诗在整体上尽管不难懂,但在个别字句的解释上却还有见仁见智,莫衷一是之  相似文献   

14.
(一)《离骚》之骚为地名说前人解释《离骚》题意,颇多异说,如:一、离骚者,犹离忧也。(《史记·屈原传》)二、离犹遭也。骚,忧也。(班固:《离骚·赞序》)三、离别也,骚愁也。(王逸:《楚辞章句》)  相似文献   

15.
汉司马迁解作“离忧”,班固解作“遭忧”,王逸解作“别愁”,扬雄解作“牢骚”。后世学者多主“遭忧而作”。这里“离”与“罹”通。“骚”就是“忧愁”。即是遭到了忧愁,要发泄一种郁郁不平的感情.现代研究者认为是楚国一种歌曲的名称。楚国有一种叫“劳商”的  相似文献   

16.
本是古帝高阳氏的后裔,我的太祖叫伯庸。正当寅年的正月,我在庚寅那一天降生。  相似文献   

17.
《楚辞·离骚》:“麾蛟龙使梁津兮,诏西皇使涉予。”王注:“西皇,少(?)也。”洪补:“少(?)以金德王,白精之君,故曰西皇。”朱注、蒋注皆采之。王夫之《通释》:“西皇,魄之灵也”。“西海,西之极,魄之藏也。”悉以后世道教诡谬之说比傅。王闿运《楚辞释》至谓:“穷石、洧盘皆在西极,以喻秦也。”“流沙,弱水所入,今西藏地也。西皇,其地君长。”荒谬已极。前此之李光地《离骚经解》意实近此,竟以为屈子曾有投敌之念,“所过山川,悉表西路,然父母之邦可去,而仇雠之国不可依”;朱骏声《离骚补注》  相似文献   

18.
本是古帝高阳氏的后裔,我的太祖叫伯庸。正当寅年的正月,我在庚寅那一天降生。父亲研究了我的生辰,就给我取了个美名:名,叫做正则,表字唤作灵均。  相似文献   

19.
《离骚》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钱钟书先生在《管锥编》中指出了《离骚》中的“前后失照”之处。这是由“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二句切入的。王逸《楚辞章法》说:“‘蛾眉’,美好之人”,洪兴祖《补注》则谓“众女竞为谣言以谮愬我,彼淫人也,而谓我善淫”,似此,则——  相似文献   

20.
宋代著名史学家、词人宋祁说,"《离骚》为词赋之祖,后人为之,如至方不能加矩,至圆不能过规。"这一判断,至今仍然为诸多文学大家所认同,由此可见《离骚》之历史地位。面向高中学生的《离骚》解读,既需要传承已有的传统观点,同时又需要结合时代的实际并赋予这一古老作品以新的意义。前者依赖于教师的口口相传,后者依赖于对《离骚》细节的深入解读,依赖于时代背景下的重新认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