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 毫秒
1.
美国的种族批判法学是20世纪80年代后期从批判法律研究运动中分离出来的一股新的法学思潮。种族批判法学的后现代性主要体现在其法律实体观和法学方法论两个方面。具体说来,体现在种族批判法学概念的多元性、种族批判法学对法律中立性的质疑以及种族批判法学的方法论等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2.
论程序法治文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程序法治文化是与程序法治活动密切联系在一起的,是普遍崇尚程序正义的法律制度,法律活动,法律态度,思想认知,行为习惯等社会现象和生活方式。它认为法治的本质是程序法治,程序法治的核心是程序正义的思想和认知,程序法治文化则是围绕着程序法治而呈现出的,并且弥漫在人们思维、生活和制度等各领域中的程序观念元素和制度、行为表达。是一种化在制度中的程序正义模式和化在人们心中的程序正义思想的多元融合体。正当程序理论和程序法学说分别都是程序法治文化的有机构成部分,发达的程序法理论是程序法治文化不可缺少的内容。  相似文献   

3.
提高大学生的法治观念,必须对我国传统法文化中的人治思想和现实社会生活中的法律虚无主义进行必要的清理和批判,帮助大学生树立法律至上观念、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观念、权利义务观念、民主观念、全局观念等。在法学教学中,必须重视法学教材的建设,进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切实把法律知识教育转化为法律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4.
对正义认识问题的初步思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正义认识的现状,从完善法学理论出发,提出对正义进行理性认识的要求。在界定正义是一般概念的基础上,确认正义是特定抽象的世界观,也称之为正义观。系统化的正义认识是正义哲学,广义的正义哲学是具有实质认识的法哲学。正义哲学来自于思辨认识,因而它具有两个方面的认识特征。一是以体系为理论的外在形式,二是以正义为逻辑思辨诸环节内在同一的精神。在理论领域,这种主观思辨过程所形成的逻辑体系即正义哲学。正义哲学不仅是对正义与法治的一般认识,能够客观地揭示诸多法治现象的本质,而且提供了法学方法论,对部门法学理论具有统领作用。因而,正义哲学在法学理论中占有重要地位,作为一般认识是法学学科的基础理论,在逻辑上可称之为第一法学。  相似文献   

5.
鲁蒙娜 《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1,26(6):186+190-186,190
本文依据美国法学哲学家朗.富勒在其着作《法律的道德性》中论及的法与道德的关系,论述了法律的内在道德以及法律与道德的密不可分性,并依据富勒的自然法理论所定位的八项"法治原则",阐述了正义是法律的道德追求,证据与证据规则在司法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司法活动中程序制度的目标应是实体正义与程序正义的统一的观点。  相似文献   

6.
法治与法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法制到法治,是世纪之交中国法学研究的重大突破和法治发展的历史性飞跃。从法制到法治的转变,要求我们加深对两个概念内涵的研究和探讨;法制侧重于静态的制度描述,法治则追求法的理念、精神和原则;法制的价值取向不明,而法治则执着地表明和追求其正义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法学教育是一国法治建设的基础。法学教育的目标是培养精通法律、信仰法律、忠诚于正义的法律人。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依法治国的目标,进一步为法学教育指明了方向,同时也给法学教育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如何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定位法学教育目标,现存的法学教育体制有何弊端以及法学教育如何发展是本文所要探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法治(依法治国)理论是社会主义法学基本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学过程中讲授法的一般理论时需要突出的主要内容。同时,法治理论也是统率国家各部门法律的指导性纲领,其基本要旨和价值取向当然地体现在部门法律体系之中。因此,在“法律基础”这一课程的教学中,教育工作者应当努力将法治理论、法治观念、法治精神从各个部门法律中挖掘出来,使“法治”成为贯穿整个课程讲授的一根红线唯有如此,才能让教学对象深刻地领会我国法律制度所内蕴的正义、民主、平等、自由等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也才能使他们通过教学潜移默化地形成科学的…  相似文献   

9.
法治概念的性质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治概念是法治理论的基础,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理论前提。对法治概念性质的不同理解,内在地包含着对法治建设内容的不同规定,甚至内在地规定着法治建设的不同模式。从性质上讲.不能把“法治”概念局限在法律自身范围之内而仅仅将其视为一个纯粹的法学概念,法治内在地包含着道德价值追求和基本政治原则,甚至包含着对法律的热忱和信仰。法治应该是一个综合性概念.因而法治建设也就是一个融政治建设、法制建设和道德建设于一体的综合性社会工程。  相似文献   

10.
政府推进型法治道路和社会演进型法治道路各有其合理性和局限。独立的市民社会是国家权力的制约力量,因而是实现法治的重要条件。根据马克思主义法学关于国家和社会在法律发展中地位和作用的理论,我国法治化道路应当是国家和社会双向互动的发展模式。国家应当通过法律制度的变革积极促进市民社会的发育、成长。  相似文献   

11.
中国法学教育的发展趋势与改革任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水平的法学院应当同时担负五大使命:培养治国理政和从事法律职业的杰出人才;改善对正义的管理,营造社会的价值观;创新法学理论和思想,以指引法治实践;补漏社会付阙和改革完善制度,为国家、社会和公民提供优质的法律服务;营造和弘扬法治文化,推动社会成员把法治作为稳定的生活方式.法学教育是一个国家法治建设的基础工程.因此,中国法学教育的现状和未来发展,已经成为全社会瞩目的一个焦点.法学教育的发展,需要在准确把握发展趋势的基础上,积极稳妥地推进各项具体制度的改革,同时通过完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把握好中国法学教育的特色和方向.  相似文献   

12.
柏拉图以理念论为基础,从抽象的人性出发,提出了人性正义的理论,并用逻辑推理的方法,将人性的正义等同于国家的正义。他以法律概念的二元论为依据,提出了人治乌托邦的理论。在政治实践受挫后,他又发展了自己的法律理论,走向了法律概念的一元论,提出了法治乌托邦的理论,最终实现了法律理论的转变。柏拉图的人治乌托邦和法治乌托邦在最终目的上是统一的,即实现国家正义,在逻辑上也是相通的。他的法治理论奠定了西方法治思想的价值基础,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凯尔森纯粹法学的基本概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纯粹法学的含义、法律规范、法律秩序、基本规范以及国家等概念构成凯尔森纯粹法学理论的基石。对这些基本概念进行了研究和分析,可以更准确地把握凯尔森纯粹法理论特点,更好地吸收其精华,促进我们社会的法治理论的完善和发展。  相似文献   

14.
正当程序作为理念,是西方法律思想、法律传统的体现,蕴含着人类对自身命运的关怀和对正义理想的追求。正义观念往往同自然法概念联系在一起。正当程序作为制度,通过程序实现自然法的正义理念,建立起通过程序的正义和通过程序的法治理论。正当程序的价值体现在对人的权利的保护之上,既具有相对于实体的程序价值又具有自身的独立价值。  相似文献   

15.
程序法治的理念在现代社会已经确立,程序法治是程序正义的保障和通往实体正义的必由之路,违反程序法治会损害司法公正、侵害人权。但是,法律程序并非完美无缺,程序正义与实体正义存在割裂,遵循程序法治会付出代价,有时造成实体正义的牺牲。这是法治所必然付出的代价,我们仍然要选择程序法治,制定和遵循正当的法律程序,并不断地加以完善,来弥补程序正义与实体正义之间的裂痕。  相似文献   

16.
正义是人类普遍认为的崇高价值,具有公正性、合理性,人们追求正义,同样也追求程序正义。而当前研究程序正义,往往是从操作层面和正义价值论上研究,研究制度改革,忽略从立法角度探讨程序正义设立。立法模式下程序正义,就是以立法视角对法律制定的过程中可能影响程序正义的因素进行分析、判断,从而揭示立法对程序正义的影响,进而制定出具有正义性的法律程序。本文以立法模式下程序正义设立的概念为基础,分析我国立法模式下程序正义设立的现状,以期说明立法对程序正义的影响;从司法者的价值、司法职业群体和法治建设等方面进行理性探究,引起人们对立法模式下程序正义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  相似文献   

17.
沈家本是中国近代法学的奠基者,他在清末法律变革过程中,对中国古代法学和西方新兴法学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整理和总结,并初步形成了自己的法律思想。沈家本在总结中国古代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接受了近代西方主权理论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思想的影响,深切认识到法权统一对于维护和加强国家政治统治的重要性。因而,他在法律规定方面、执法方面和司法主权等方面都提出了必须统一的新思想,这些思想对于批判封建主义等级特权观念,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为清末的法制改革和促进传统律学向近代法学的最终转型,作出了重要贡献,并对我们今天的法制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8.
法学教育是培养法律人才、建设法治社会的重要途径,直接关系到法治建设的进程。开放大学法学教育是法学教育体系中的有机组成部分,由于开放大学特殊的历史使命,开放大学的法学教育在重构人们法律认知的同时,肩负着宣传弘扬法治、树立法律信仰、培养公民法治意识和提高法律职业者法学素养的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19.
作为一种异军突起的法学思潮,美国女权主义法学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从批判法律研究运动中分离出来,并与种族批判法学一起构成了批判法学的新的发展阶段,即所谓“后批判法学”,业已引起美国社会的极大关注。章拟以美国女权主义法学代表人物麦金侬的思想为重点,对这一方兴未艾的法学思潮作一简短评介,以期更好地服务于我国相关的立法和司法制度。  相似文献   

20.
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有机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法学具备极其鲜明的特征。它既是一套系统的法律学说,同时也是一种重要的法学方法论。这种集法学实体理论与法学方法论为一体的表述方式为马克思主义法学所特有。作为一种外来法律学说,马克思主义法学在中国的传播历史经历了初期与发展期两个阶段。在构建现代法治国家的语境下,马克思主义法学基于其特性仍然可以发挥巨大的指导性作用。若要实现马克思主义法学与中国法治建设实践相结合,则需紧握马克思主义法学的理论精髓,坚定不移地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领悟马克思主义法学的核心精神,实现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的一体化建设;践行马克思主义法学的历史使命,推进依宪治国步伐,建构以人为本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