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现代教育技术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多年来,教师上课靠的是一支笔、一块黑板、一张嘴、一本书传递教育信息、教授知识,在体育教学中,“师傅教徒弟”的现象很普遍。这种落后的教学方法造成的结果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示范、学生模仿;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围绕教师转。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是很难适应21世纪发展需求的,因此将现代教育技术引入课堂顺应了时代发展的潮流,本文拟对此作一探析。  相似文献   

2.
<正> 在体育教学中,每位教师都可能会经常碰到这样的问题,即学生被批评之后,在感情上往往与老师有一个疏远期。这种现象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主要是由于学生受到老师批评后,心理产生了暂时性的情感障碍。这种情感障碍如不及时排除,会使学生产生一种自卑的  相似文献   

3.
<正> 引起运动技能形成的刺激信息,是由人体的感受器来接收的,然后通过传入神经将输入的信息传到大脑,经大脑对信息进行一系列的综合处理后,再通过传出神经将输出的信息传给效应器。如此多次反复,从而形成运动技能。美国心理学家费特和浦斯耐尔(1967年)把大脑对信息的处理分成三大类: 第一类是原封不动地保留输入信息。即把来自外界的刺激保留下来,原封不动地引起应答。换句话说,从应答就可以判断出输入的信息是什么。例如,在体育教学中,学生模仿教师示范的简单动作,学生根据教师简单的指令(如用力大一点或小一点,重心高一点或低一  相似文献   

4.
<正> 体育器材发放是体育课的重要工作之一。然而有些教师对发放器材工作不够重视,课堂上时而会出现学生一哄而上抢器材的现象,这种情况不仅直接影响课堂纪律和教学任务的完成,而且还会造成同学之间情感上的不和,导致班级集体的涣散.为避免这种现象,本人根据多年的实践经验,总结出几种发放器材的方法,供同行们参考. 1.教师直接发放法.此法一般在上球类课时采  相似文献   

5.
<正>教态是指教师在教学中的身姿语、手势语以及语言的表达,是一种非语言和语言相加的信息,是把情感等信息传达给外界所使用的一种媒介。良好的教态能给学生感受到教师专业的素质。特别是体育教师(尤其是新教师)万万不可疏忽。以良好的教态行为去影响学生,给他们树立良好的榜样,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1研究背景体育教师的教态在教学时会给学生最直观的视觉感受,学生能从第一眼看到这个老师,有时就会对  相似文献   

6.
体育小组教学模式浅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问题的提出。我们看到,一堂好的体育教学课,学生得到的信息总量大于教师的输出量,因为学生不仅接受了来自于教师的信息,还接受了来自于同伴的大量信息。在体育教学中,如果教师启发得当,学生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课堂气氛活跃,师生都会迸发出很多闪光的思维火花。以往我国的各科教学,受赫尔巴特及其弟子的传统教育思想影响较深,传统教育把教学过程分为预备、提示、联系、总结、应用五个阶段,这五个基本阶段又经过进一步的发展演变,逐渐成为教学的基本模式。这种模式,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简捷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有利于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但是,由于传统教育是以教师为中心,学生的主体作用,尤其是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得不到发挥,限制了学生个性与素质的全面发展。为了发展学生的社会性,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提高教学效率,人们开始尝试小组教学模式。通过这种模式,学生可以在小组内交流情感,讨论问题,结交朋友,相互促进,发展个性,培养学生的社会意识与合作能力,有利于学生社会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教师在对学生的教育中,一方面是用语言行为教育感染学生,另一方面则是借助非语言行为如目光、表情、手势、身段表情等与学生交流。擅用非语言行为,不仅把许多信息传递给学生,而且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作用。1 非语言行为在信息传递中的功能(1)在体育教学中,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之集中讲解所指向的教学内容,强化师生在心理之间的同步效应,通过非语言行为的恰当运用,可使教师的输出信息更好地转化为学生主动输入出的信息,从而使学生更好的理解技术动作。(2)可以补充和代替讲解示范,使学生在接收讲解、示范的同时,得到鲜明生动的…  相似文献   

8.
<正> 在体育教学中,我们时常碰到脾气倔强的学生专跟教师“作对”。学习动作时,教师要求这样做,他却不理睬,偏要那样做;犯了错误后,你对他进行耐心的说服教育,他不但不听,反而摆出一付不服气的样子,跟你唱对台戏等等。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叫做逆反心理。这种心理是指一种较为稳定的,对外环境的刺激产生与一般人对立的或相反的情绪体验的行为倾向。学生产生逆反心理的原因是复杂的。首先,与学生的年龄特征有关。学生在儿童时期似乎都把家长,教师视为绝对权威,唯命是从,随着年龄的增长,渐渐地变为持怀疑的眼光、批判的态度看待成人习以为  相似文献   

9.
一、体育教学现状长期以来,高校体育教学中存在着这样一种现象:课堂上教师忙于传授各种竞技运动技术,教学课的组织形式与中学几无差异;在成绩的检验上也以技术动作和运动成绩为依据;至于学生体质情况如何则心中无数,也很少过问。当然,有的教师也希望通过体育课使学生体质得到增强,着意加强课的密度和运动量。出发点是好的,但这种改进仍然是围绕运动技术进行的,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体育教学的现状,也不可能很好地完成高校体育教学的根本任务。二、两个必须统一的认识问题 (一)体育教学的属性:“体育”,顾名思义是身体教育,其主要任务是增强体质。随着科学技术、文化生活的不断提高,体育也在不断地发展。本来属于同一体系的体  相似文献   

10.
体育课堂教学必须借助特定的内容、手段、场所和时间去完成特定的任务。因此要求教师必须对有关因素进行有效的调控,以利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一、对教学量、度、序的调控1.对量的调控课堂教学的容量包括教师的输出量和学生的活动量。教学容量受到学生个体差异与教学条件、气候条件及偶发事件等因素的影响,特别是在强调个性化教学的今天,要求教师不仅要调控好群体的教学总量,更要调控好个体的活动量。其基本原则是:删繁就简,确保重点;因材施教,各得其所。2.对度的调控课堂教学的度,主要是指教学的深度、难度和速度。三者都必须适合学生…  相似文献   

11.
我们对参加第三届全运会的中长跑(男、女),马拉松,自行车(男、女)运动员83人,用阻抗容积描记法,间接地测定了安静(坐位)和固定自行车工作后即刻的心率和心搏量,并计算出每分钟的心输出量和单位体重的心输出量(见表1)。一、同一运动项目不同组别之间的比较从表1中看出:中长跑男子甲组(成年组)在准备活动、最大负荷后即刻的心搏量、心输出量均明显地大于中长跑男子乙(青少年)组;也明显地大于中长跑女子甲、乙两组(P<0.01),中长跑两女子组间在相同条件下各指标的变化无明显差异。马拉松两组,在相同条件下,各指标之间均无明显差异。自行车男子赛车与公路自行车两组,在相同的机能状态下各指标间,没有明显的差别。在准备活动与最大负荷后即刻的心搏量与心输出量及最大负荷后的单位体重心输出量,男子两组均较明显地大于女子组(P<0.05)。  相似文献   

12.
<正> 教学过程,用信息论的观点来解释,是信息的传输和调控的过程。也就是说,教师以知识(包括技能)为媒体,通过传输成为学生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在这一过程中,教师是信息的输出者,处于主导地位;学生是接受信息的输入者,是学习的主体。教与学二者缺一不可。教师全心全意地教,学生  相似文献   

13.
<正>讲解法是体育教师或体育教师(或教师指定的学生)通过简明、生动的口头语言传授体育知识、运动技能等相关信息的方法。动作示范法是教师(或教师指定的学生)以自身完成的动作、练习、活动为范例,指导学生进行体育学习、获取体育相关的知识技能信息的  相似文献   

14.
<正>跳跃是发展学生腿部力量和弹跳力的重要手段,以往都是教师讲解、学生练习,学生开始阶段很有兴趣,不等教师讲完就跃跃欲试。时间一长,便会感到枯燥乏味,教学效果不理想。针对这种现象,通过教研组讨论,我  相似文献   

15.
所谓反馈信息,也就是指一个系统输出的信息,又返回到本系统,而对本系统起调节作用。体育教学的反馈信息与各种反馈信息一样。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输出体育知识与技能(讲介、示范),通过学生练习、从观察学生掌握知识与技能的情况获取信息;学生通过接收教师所输信息(知识与技能),然后通过自身练习获取反馈信息。师生将这些信息进行分析、综合,使之成为新的信息,及时返回到体育教学过程中,以调节教学,可称之为反馈的教学,这样便能不断改进教学从而达到最佳教学效果。教学是师生双边任务,其效果的好坏,一方面取决于教师对教学过程的调控程度,  相似文献   

16.
<正>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体育管理学》称为:管理者与被管理者。教师(管理者)在教学中若能讲究管理艺术,就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和发挥学生(被管理者)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一般说来,教师的管理技巧主要有以下七种方式: 一、融通式 融通式包括情感融通和信息融通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17.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如能及时的抓住时机,正确地运用非语言信息,可以超过语言功能,使学生迅速地接收信息,作出反应,常常起到一种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教学效果,使之快速、准确地掌握技术动作,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  相似文献   

18.
<正> 在目前的学校体育教学中,有些教师、特别是年轻的体育教师,对一些调皮不听话的学生采用罚站、罚跑圈、罚做俯卧撑等体罚学生的方法。我想,这种现象实在值得我们认真思考。体罚这种现象之所以还被某些教师所采用,是因为这种方法对学生、特别是对年龄较小、胆子也小的学生,确实能起到暂时的威慑作用,但从根本上看,这样做会严重挫伤学生的自尊心,进而导致学生对教  相似文献   

19.
<正>在小学高年级体育教学中,教师常常会遇到一些行为意识差、自控能力弱的学生,他们一般对教师的劝解不理不睬、懒散甚至出现逆反对立的现象。而且这种现象如果不及时制止,很可能像一场传染病一样迅速在学生中蔓延开来,导致出现"教师乏力,学生得  相似文献   

20.
在现行体育院系体育基础理论课教学中,多数仍是“教师——学生”的单向信息传递,是一种传统的“灌——收”的教学模式(见图一)。它的最大缺陷是限制了学生学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也限制了教师教的指导性和艺术性,它把生动活泼的师生双方的创造性活动,弄成一潭死水。采用集体思考教学法,则能变单向的信息传递为多向传递,使学生能对多种信息作创造性的加工组合(见图二),从而达到对问题的全面深入理解。集体思考教学法是一种特殊的课堂讨论。它要求教师将“引起、展开、深化、归纳”这一过程分为“发表意见”(引起、展开)及“评价意见”(深化、归纳)两个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