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巧用跳箱     
跳箱除了用于体操教学之外,还是学习、改进田径跳跃项目技术和进行力量训练的好“帮手”。现将用途及方法介绍如下:一、跳高 (一)俯卧式跳高过杆练习。将跳高海绵垫紧贴跳箱外侧放置。练习者起跳后身体俯卧在箱体上,起跳腿屈膝于箱侧,然后做起一跳腿外展翻转身体落垫的俯卧式跳高过杆模仿练习。 (二)背越式跳高过杆练习。将一块体操海绵垫搭在箱体上,跳箱外侧放置跳高垫。练习者站在助跳板上,背靠横箱站立,然后做原地上体后倒仰卧成“桥”练习,继而进行原地起跳背越过箱的练习。为了有较长的腾空时间体会过杆时的身体感受,也可…  相似文献   

2.
<正> 俯卧式跳高是中学体育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在俯卧式跳高完整技术练习教学中,针对学生经常出现的一些多余动作,我采取了以下的辅助练习,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一、起跳练习:三步或更多步助跑起跳,摆动腿摆起触及悬挂的标志物。目的是加强起跳时的向上跳起和摆动腿的上摆。二、过斜杆:三步或更多步助跑做过一边高一边低的斜杆(可用皮筋代替横杆)。目的是体会整个动作各环节之间的衔接和过杆的身体的空间位置感。三、跳箱练习:站在跳箱(二或  相似文献   

3.
笔者在跳高教学中针对常规教法,对跳高教学顺序进行了改进,采用的教法顺序是:1. 过杆落地技术;2. 起跳技术;3. 助跑与起跳技术;4. 完整技术;5. 纠正、改进提高,并在过杆落地技术的教法上采用横杆不等高的方法。经过此调整后减少了教学环节,节省了时间,且有效地解决了过杆落地技术,增强了自信心,敢于跨越过杆。达到了教程短、掌握动作快的效果。教法提示如下:一、讲解过杆技术要领时,特别强调身体重心腾越到最高点时,摆动腿内转下压,起跳腿外旋上提,因为这是过杆技术的重点和学生掌握动作的难点。如果不能正确地解决好过杆技术,那么所进行的…  相似文献   

4.
背越式跳高过杆技术教学,一 般采用先双脚跳背越式过海绵垫和过杆练习,待背越挺髋、后屈膝、压肩、收腿过杆动作熟练掌握之后,再通过短助跑单腿起跳等背越横杆的练习巩固背越式过杆技术。而单脚起跳背越过杆与双脚起跳背越过杆技术有较大差别,所以学生尽管双脚起跳背越式过杆技术已经掌握了,一进入短助跑单脚起跳过杆总会出现一些技术变形,成为背越式跳高过杆技术教学的一个难点。 单脚起跳背越过杆与双脚起跳背越横杆的判别主要有两点:第一,单脚起跳不像双脚起跳那样背对横杆,而是身体侧对横杆,在空中要转体形成背对横杆姿势,所以在起跳中要注意有助于空中转体的动能形成。第二,  相似文献   

5.
1 问题的提出尽管目前在背越式跳高的具体教法和手段的运用上不尽相同 ,但在教学的走向与程序方面 ,主要表现有 :1)助跑→助跑起跳→过杆落地的完整技术的顺向教学程序 ;2 )起跳助跑 1~ 4步起跳→过杆落地助跑 4步起跳的完整技术的中间突破教学程序 ;3)过杆落地→助跑起跳过杆落地的完整技术的逆向教学程序 (表 1)。上述 3种不同程序的教学孰优孰次 ,迄今尚乏充分的依据定论。表 1 各种《田径》教材背越式跳高的教学步骤分类及内容一览表类别教 学 步 骤第 1类1.使学生了解背越式跳高技术2 .学习和掌握背越式跳高的助跑技术3.学习和掌…  相似文献   

6.
背越式跳高是一项技术复杂、器材多样、学习难度较大的教材。笔者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对教材的重组,实现了一节课教会学生背越式跳高的教学方法,通过与非线性主干方法的良好衔接,产生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一、背越式跳高的非线性主干教学方法的核心教学步骤1.一步助跑起跳过杆所谓一步助跑起跳过杆就是将起跳脚置于身后,起跳脚向前跑出一步的同时完成起跳、过杆、落垫。这一练习可以强调学生助跑与起跳的技术衔接:起跳脚应该采用脚后跟先着地向前滚动式踏跳,同时还要加上起跳脚的外旋,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专项技术动作,如果不设计“一步助跑”技…  相似文献   

7.
在中学体育教学与课外训练中,跳高项目是学生非常喜欢的项目之一。背越式跳高学生所能跳过的高度由三部分高度组成:H1(起跳时人体离地瞬间身体重心的高度),H2(通过跳跃使人体重心升高的高度),H3(人体重心腾起的最高点与横杆之间的距离)。而掌握好过杆技术可以尽可能地减小H3值,同时增大H2值,因此,好的过杆技术直接影响到学生所能跳过的最大高度。在中学跳高教学训练中有很多学生经常会出现坐着过杆的现象,这对成绩提高很不利。本人经过多年的跳高教学及训练对其形成的原因和纠正方法有一点浮浅的体会,现介绍给同仁。…  相似文献   

8.
现代背越式跳高技术发展很快,特别是过杆技术,已经从“拱桥”式过杆技术发展成“卧7”式过杆技术。然而在教科书中一些教学过程被忽视,严重影响了背越式跳高过杆技术的掌握和提高,在此笔者将近年的教学心得与读者分享。一、注意解决从双脚起跳向单脚起跳背越过杆过渡时的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9.
一、前言跳高的过杆技术与身体绕横杆的转动有极密切的关系,但是,身体转动所需要的角动量只能通过助跑和起跳获得,因此,将起跳和过杆技术放在一起来研究,能使我们对  相似文献   

10.
内容背越式跳高:腾空过杆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学生能了解背越式跳高“腾空过杆技术”的特点及其原理和锻炼价值。
  2.通过学习,60%的学生能原地跳起做出背越式跳高的过杆动作,20%的学生能起跳后适时沉肩,空中做出“背弓”,20%的学生能在教师和同学的帮助下完成原地跳起过杆动作;发展下肢力量,提高空中身体控制能力。  相似文献   

11.
我校是省田径传统项目学校,多年来,在学校业余田径训练中,经过自己的探索和实践,在跳高项目训练上积累了一些经验,并取得了较好成绩。下面是自己多年来,背越式跳高训练的教练体会: 一、背越式跳高的教学步骤第一步,主要任务是使运动员初步建立正确动作观念,初步掌握起跳技术和原地模仿过杆动作。第二步,在第一步的基础上,掌握半程助跑起跳技术。初步掌握半程助跑与过杆技术。第三步,提高半程助跑与过杆技术。初步掌握全程助跑技术。第四步,提高全程助跑的准确性。掌握和改进跳高完整技术。第五步,提高运动员的助跑与起跳能力。提  相似文献   

12.
<正>跨越式跳高的过杆技术是跨越式跳高完整技术中(助跑、起跳、过杆、落地)的一个重要技术,其中摆动腿和起跳腿的依次过杆是过杆技术教学的关键。通过多次实践,笔者发现可将两条腿与横杆的关系转换成内、外侧脚与横杆的关系。基于以上认识,笔者试图通过器材的一物多用,以依次过杆这一技术环节为突破口切入跨越式跳高教学,将完整技术动作进行有效地分解与串联,让学生在一根PVC管的多种用法中掌握依次过杆的技术。  相似文献   

13.
<正>一、案例背景在七年级跨越式跳高单元教学中,笔者上了本单元的第1次课——学习过杆与落地技术。本课目标主要是进一步学习助跑与起跳的基本动作方法,体验两腿摆动依次过杆的动作方法,发展弹跳能力与提高学习的积极性。针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畏惧心理,采用橡皮筋和横杆使学生进行双重体验,能够正确认知和体验跨越式跳高的过杆技术。  相似文献   

14.
跨越式跳高整个技术包括助跑、起跳、腾空、落地这四个环节。笔者采用倒叙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即先进行起跳过杆技术的粗线条教学,然后进行助跑、起跳、过杆、落地技术的精细加工。同时在教学中运用多种手段和方法促进学生这一运动技能的形成。  相似文献   

15.
背越式跳高技术是目前最先进的跳高技术,其基本任务是运用自身能力,通过助跑、起跳、过杆和落地等动作形式,使身体重心越过一定高度的横杆,各个部分的技术难度较大。由于受传统起跳理论影响,中学生跳高教学中往往忽视了背越式跳高助跑的理论研究和探索,尤其是对背越式跳高助跑技术教学的研究缺乏足够的认识。笔者正是基于此问题  相似文献   

16.
<正>在跨越式跳高的教学中,常规教学的步骤一般是:助跑——起跳——过杆——落地。从学生的心理分析来看,他们在学习跳高的过程中更多的是关心怎样跳过去(过杆)。所以,教师在对助跑、起跳进行教学时,教学效果并不明显。而采用逆向教学就可以改变这一现象,激发起学生练习的积极性,有效地提高跳高教学的质量。依据运动技能形成的规律,逆向教学可采用了以下几个步骤:  相似文献   

17.
跳高起跳动作的任务是使运动员获得适宜的身体重心腾起角,并获得最大的腾起初速度,以便使运动员能够获得最高的身体重心腾起高度,并为旋转过杆提供力的来源。背越式跳高起跳的动力,是由起跳腿的蹬伸以及摆动腿的摆动效应共同构成的。正确认识和掌握背越式跳高的起跳技术,是有效完成背越式跳高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保证。  相似文献   

18.
跨越式跳高的动作方法是直线助跑后迈步起跳,两臂和摆动腿快速摆动配合,起跳腿充分蹬伸,过杆后摆动腿先着地,屈膝缓冲。整个技术包括助跑、起跳、腾空过杆、落地四个环节。经过教学实践,我们先从腾空过杆和落地技术着手粗线条地教会学生跨越式跳高方法,再从助跑、起跳技术细线条地精加工,  相似文献   

19.
本课亮点:1.巧妙运用体操棒学练跨越式跳高。运用体操棒学练原地摆腿、起跳练习、上步起跳过杆、助跑起跳过杆等练习,让学生体会两腿依次过杆的动作,解决本课助跑与起跳的衔接之难点。2.尊重差异,区别对待。根据学生技能或素质水平进行分层练习,激发学生练习的积极性。通过"分类学练,达标升级"的分层教学法,技能  相似文献   

20.
人们在研究俯卧式跳高直线助跑起跳技术时,发现运动员起跳离地一刹那,人体重心偏离起跳点垂线,形成一定的偏心角θ(图1),这种起跳用力的方式称为“偏心”用力。偏心用力虽然减弱了俯式起跳时的垂直分力,但却获得了俯式过杆所必须的沿人体纵轴旋转过杆的动力。因此一定的偏心用力对俯式跳高的顺利过杆是不可缺少的。背越式跳高采用弧线助跑起跳技术,是否也像俯卧式一样必须偏心用力?能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